• 4

全幅機與解放高ISO(可用ISO更高)??

所以這就是我不用所謂的類單眼相機(砲筒型的)..
為了做高焦段倍率..卻犧牲了CCD大小..
CCD小就算了..還要硬上千萬畫素..這樣雜訊怎能不高呢.
通常ISO上到200甚至400..我就不能接受了..
http://www.wretch.cc/blog/TANOKO
不能說解放高ISO
應該說ISO純淨度更高
單位面積上的像素密度跟雜訊成正比
以Nikon D700來說
畫素跟APS機種差不多
但是感光元件面積卻是APS的2.25倍大
也就是單位面積畫素密度低了2.25倍
那位什麼單位面積畫素越高ISO雜訊越差呢?
每一個畫素是單獨的感光元件
當每個畫素靠的太近的時候
兩個感光元件就會互相干擾產生雜訊
這是我的見解
全副機解放高ISO也是要看特定型號吧……
像D700和D3是一種情況……
到了A900就是……
全片幅和高iso一點關係都沒有喔~
以前的kodak pro14/n(?), 不也全片幅, 可用iso比現在的APS還低, 甚至比4/3還低~
iso是靠科技解放的~

全片幅解放的是:
鏡頭
觀景窗
爽度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tsao0516 wrote:
單一畫素的面積愈大, 雜訊就愈少,why??
(單一畫素的面積越大,不是意味畫質會較粗糙嗎?)

你可能把CCD畫素跟螢幕畫素混在一起了... CCD的畫素不管密度多高,圖片到了螢幕上一個畫素就是一個畫素, 不會因為CCD的畫素面積大了到了螢幕上畫素就變大....

用個最簡單的比喻來描述雜訊(cross-talk).
1 一個5坪的房間,裡面有10個人, 用一定的音量互相對談,
2 一個10坪的房間, 同樣10個人用同樣的音量對談
3 一個20坪的房間, 有10個人用同樣的音量對談

你覺得3種狀況的對話品質是否會有差? 房間大小就像感光元件大小, 人數就是畫素, ISO就是音量, 如果同樣的3個狀況, 大家交談的音量都加一倍, 對話品質的差異就會更明顯了,不是嗎?
tsao0516 wrote:
常常看到許多文章中提到
全幅機可解放高ISO_有點疑惑??
...(恕刪)


請問你在哪邊看到許多文章都這麼寫的

這是兩碼子的事情...全幅跟高ISO不同阿..沒有絕對關連
現在到ISO 破萬的小DC, 我都會”封印了”他們高於ISO800的部份...
所以用解放....可能也有點道理...

我所知到的是

每個像表在ccd/CMOS 工作上也會發熱。
偏偏CCD/CMOS本身對溫度也很敏感
如果自身溫度太高會做成誤判而做成燥點(NOISE)

如果像素點在CCD/CMOS 上排得太密
自身熱量就會很容易影響照片的質量 做成燥點的產生

所以大面積的 APS 或 FF 的CCD/CMOS 比對小手機/DC在同樣像素下,
質量就會差很多。

解放iso 這個字 ,要是說成解決可用的高ISO 我覺得可以接受的
因為是解放”我們” 讓我們終於能夠滿意地用上相機上的附加功能









片幅大不代表畫質會比較好,細節比較多,更不保證高iso會更棒...

請以機型做比較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alkwo wrote:
...質量就會差很多。...(恕刪)


中國來的?

質量在台灣的習慣表示:品質及重量
質量在中國的習慣表示:品質

建議:用字要精確。例如權力和權利意思是不一樣的。
令夫人是"女王",令嬡是"公主",請問我們是否該稱呼你為"陛下"?
片幅大小與ISO-ASA的S/N肯定有關

但是以目前機種差異來說
後端訊號解析技術也佔了很大的部分
(A900與D3的差異)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