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uiselisa wrote:
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可能同時都扮演著消費者與服務提供者的角色,相信我們也都希望在我們情緒不佳的時候,老闆或是客戶能夠體貼一點、溫柔一點。
可以如此最好,不過不是必要
louiselisa wrote:
至於服務制度(例如七日或一年)的問題,這倒比較好解決,有依據就去申訴,沒規定就多比較,不想比較就去爭取。另外有一件事我不確定,那就是樓主所提的正揚保固七日這件事,雙方也許認知不同,正揚那種莊稼人,搞不好把免費無條件換貨(也就是所謂的鑑賞期)跟保固期混為一談了。就正揚立場而言,不管是水貨或公司貨,保固是原廠或貿易商的責任,他沒必要幫貿易商省錢才是。當然這是個人臆測,那天我有空過去時再求證。
借一下好野郎兄上面PO的保卡

我只知道上面條文寫
「保證期內,正常使用而自然故障者,可享免費維修....」
保固日期寫在購買鏡頭的7日之後
就這張保證書來說,店家提供你的保證就是七天
當然,若店家佛心來著
提供你七日後的保固,我只能說祖上積蔭,運氣不錯
因為他提供「保證書保證事項」以外的服務(應該算契約外了)
反之七日後(算一年內好了)若發生非人為因素故障
依此保證書店家可以不負責(我沒說店家就是不會負責,假設一下無妨吧)
與其如此擔心保固問題
為何不去找一間信譽良好,不會「混為一談」的店家呢?
和店家交關是一件有趣的事
混熟的話還可以去閒聊,當交朋友
但許多人應該還是僅止於買賣
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不論是對店家或是消費者都是有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