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放在30D壞的~
照到....明華園時掛掉


掛掉~
拿回來~原本的JPEG+RAW
檔名全改了,CR2變成TIF
有30%的救不回來~還有一些我前半年D200的照片在其中....&^)(&_)r*&^&*)(
不管如何~感謝創見工程師幫我救回來~
還幫我燒DVD~
但還是希望有這一張
2G 120X CF 的
攝影同好要小心~
sundow wrote:
@Randolph3...(恕刪)
會不會是沒有用高階格式化,只是用相機的格式化作資料夾目錄的刪除工作,並沒有實際刪除裡頭的檔案?
一般相機格式化,不管2G、4G的通通只要幾秒鐘,當初很納悶,怎麼電腦的刪除速度會比機身慢,後來自己用軟體舊回誤刪的檔案後發現,相機格式化僅刪除檔案目錄而已,讓出空間讓新的檔案可以覆蓋舊的檔案。
只是想不到號稱體質最好的CF卡,頭好壯壯,還是會因為廠商的cost down,弄出包來。如果說SD卡或更小的記憶卡出包,我還能接受,為了讓體積更輕小,卻要達到同樣容量(據我所知CPU要愈來愈快,除了製程、用料的不同,例如90奈米、65奈米等,散熱、耗電更是一大問題),會有更多待克服的困難,可是行之有年的CF,體積那麼大,存入、讀取速度暫時不說,理當更容易克服"出包"(相機存入error、檔案無故毀損、讀取不到等...)這種不應該發生問題。
像之前充電電池,有些廠商很浮誇的聲稱自己擁有"高容量",3號電池甚至到2700mAh、2500mAh的容量,可是卻沒說其自放電的能力也跟高容量成正比,容量愈大,自放電愈快,一般過沒幾天就沒電了,高容量有什麼實質效益? 就算4000好了,今天充完電,隔天出門拍時卻只剩2000,閃幾下就沒電了,根本就是膨風水蛙。
行銷的目的在於隱惡揚善,傳播自己好的一面,大作文章,讓人們不會注意到不好的一面。在省油汽車來臨前,車商絕對都是宣傳品牌尊貴、輝煌歷史、社會地位、操作、性能等...,絕對不會講一公升跑不到5公里,換一次機油要6千塊,跑一趟保養廠要數千元大洋,其對環境汙染的影響、溫式效應嚴重等...
倒頭來還是為了"創造利潤",才又開始發展柴油引擎,然後開始說自己的產品多省油、多環保、參加無數的比賽等等...,其實廠商自己該有這個社會責任、道德良知、永續發展的地球觀念,早就該朝向這方面發展。 我的意思不是說開車的人都有幫兇,而是說廣告、行銷的效果,是精緻、深遠,一種符碼連結價值觀的長久力量。
現在想不不久前的"全聯福利中心"廣告,內容是以自己的小缺點,來映襯自己價位低廉的大優點,"沒有醒目的招牌、沒有偌大的停車位、沒有美麗年輕的店員、沒有刷卡服務、沒有...,就是給你更優惠的價格。",確實很吸引會逛大賣場的消者者,會去101地下室採買舶來品與會去家樂福買國產品的婆婆媽媽,能不能刷卡,有沒有精緻的品牌LOGO扛棒和裝潢,似乎不是後者在乎的重點,我想這是少數會提及自己缺點的廣告,其實是伏兵埋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