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眾大們已經講了很多評語了,
有的心有戚戚焉,有的讓我覺得什麼人都有,
但是~~我得先問板大一句~~你們兩個到底在拍什麼??
在問別人拍什麼之前,先想想自己在拍什麼??
既然問的是"感覺",
先把構圖~快門~光圈~ISO等技術面問題擺一邊,
我會選第二張,
老實說雜亂也可以呈現一種故事性,
不過,起碼我可以知道第二張拍的是晚上漂亮的柱子,
第一張~~~你可以先幫照片取個名字先嗎??
當攝影新手有時真的很~困擾。
基本上,要學攝影要先學光圈、快門、焦距、ISO的各項意涵,及基本構圖,通通不知道也沒關係,但至少要知道自己要表達什麼??
有人毒舌說小學生也拍得出來,這到底是不是毒舌呢??我可見過很不錯的小學生攝影作品喲
就像是一座橋,誰都知道那是一座橋,幼稚園小朋友也知道是一座橋,等到小學~手穩定了,自然也能拍出一座橋。那你要表現橋的什麼東西呢??
我也不是內行,但至少修過幾堂藝術課程,構圖的水平跟比例都不對,要破格又沒有破格的張力...也就是,你可以故意讓水平不對,但要有你要的效果;你也可以不按照黃金分割拍照,但要有失衡的強烈張力!!
其實不建議拿照片上01接受公評
一堆業餘的評論,不如一個專業的指導。不想花錢上攝影課,至少可以多買幾本攝影書來看。
真要比的話,
個人總體感覺~2,4拍得實在不怎樣,但拍的人喜歡嘗試不同角度;1,3相對保守,比較像是期待不出錯。保守有保守的好處,錯誤比較少(第3張就很中規中矩,恰如其分),但敢玩不同角度,至少對自己來說會比較有攝影樂趣!!
And,
前面有網友幫忙後製,那個第2張後製出立體感就好多了,沒有立體感,怎麼看都很不舒服。
當然這有一半是器材先天上的問題,不過~用小DC還是避免一下它不勝認的場景比較妥當!!
第二張壓迫感重,色調太突兀,經過版上達人後製方可稱佳。
其實這樣的PK超幸福的呀,兩人世界有相同的興趣是最好的,

而且一起看拍出來的照片特別有感覺,
此外,我認為版大也不必灰心,繼續拍,繼續嘗試,
哪天女王看著你的作品問你要怎樣拍出這樣的作品時,那勝敗就不言可喻了。

拍照是一輩子的事,隨時隨地都想拍,看見美景想要拍,看見深刻感觸想要拍,
看見街角的一幕想要拍,這世界可以拍的東西太多了,加上現在器材又都先進許多。
只要一直有想拍的心,想抓住每一刻的感動,不論甚麼樣的器材都是好的。
甚麼樣的作品都是回憶,也許多年之後,版大會回想起和女王PK攝影還上01找裁判,
那這兩張相片的價值就有了。
我們或許無法天天拿筆寫下令人感動的事情,但是拿起相機拍下一瞬間卻簡單得多了。
小弟以前剛開始玩攝影,用的是國產的一家叫做「威瑞」的數位相機,不到四千元,不可手動,
對焦極慢,但是拍下來的相片一年有兩、三萬張耶(當然有很多是所謂的糖水片,甚至是爛片)。
後來買了類單眼(sony的H5)晚上有腳架竟然也可以享受拍星芒的樂趣,
手腳快一點也可以拍運動場追焦(不過要大好天氣),但是沒28mm廣角是遺憾。
後來就業賺錢了進pentax拿K10D,喜好P家濃郁發色,卻苦於對焦太慢,夜拍常常聽相機拉風箱,
手動對焦是家常便飯。一顆fa50 1.4玩到不亦樂乎,超值的kit也可以練功,後來入手旅遊鏡18-250,姑且不論
畫質,那一鏡到底的便利真是無可取代。

但是玩單眼總是會被那「卡農」和「泥坑」所吸引,於是又入手一台40D,銀彈不多,不追L

20出頭年歲的ef70-210 f4(還是推拉式的,超有趣,不過有點猥褻),

號稱「窮人家的L鏡」,真是一整個讚呀。
雖然紫邊很嚴重,但也是不亦樂乎。但我這兩台機機都太重了


攝影真是太有趣了,雖然我依然是新手,也因為工作的關係而越拍越少,但是我每天還是帶著我的隨身機(A200)
東奔西跑(對很多人來說這台當隨身應該太大台了吧,哈哈)想拍就拍。
現在一個人三機流,p家玩定焦,賞風景,C家主力跑活動、旅遊必備。S家最陽春,但是最隨身,天天都拿在手上。
無奈女王不愛攝影,往往我都是獨跑,自己玩,自己看自己的拍的東西,自己評論,自己講給自己聽,
自己讚嘆攝影器材的進步,自己看神人們的作品。

所以這就是版大的幸福啦。

請原諒小弟的廢話,這是看到版大和版大的女王的攝影比賽之後的心得,話多見諒。
也請繼續加油呀。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