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功課? 發現如今不只3C商品
很多商家都開始濫用"做功課"三個字
話說小弟和未婚妻日前去台北市有名的喜餅街挑喜餅
除了一家以外,其他每家都是態度很好的招待並詳細解說
對我們的要求可以承諾的就是會承諾
堅持不行的也會委婉的說明
但就唯獨那一家店員,居然對我們說:
「你們有沒有上網做功課,如果有做過功課應該都知道喜餅商能提供的就是這樣,看來你們沒做功課」
當下聽到心裡很火,但還是和顏悅色的離開了
老實說,那家喜餅店我們不是第一家去的,在那之前也去過別家,也問了同樣的內容
其他店家都會在某個條件下願意提供我們所要求的項目
而我們也只是希望店家能多提供一些喜糖盒
店家若堅持不肯,我們也不會怎麼樣,只是會作為挑選的考量之一罷了
有必要如此像在教訓客人應該怎麼做的態度嗎
出了那家店門,我就對未婚妻說:「這一家出局,不用考慮了」
其實每家喜餅都大同小異,價格也差不了多少,最大的不同是禮盒外觀
最後我們選擇了服務態度最好、頻頻自己開餅給我們試吃的那家
因為那位小姐當場一直自己開他們家的招牌餅給我們試吃
所以我們對他們家的餅好吃的印象最深刻
對於我們詢問的事,能答應的爽快答應
真的沒辦法做到的她也用風趣的方式回應,大家就像朋友在聊天一樣
也因此讓我們挑了比本來預想的還要高一個等級的喜餅
會做生意,不會做生意,差別就在這裡
                攝影、PC、Laptop、單車,興趣多敗的多$$也要賺的多(T_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