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romel wrote:RAID 5也不安全...(恕刪) 對,所以就算用了 RAID 5,也不是萬無一失了。重點在多顆硬碟重複備份。我也是剛從兩顆硬碟交叉備份升級到 1.0TB RAID 5 + 單一硬碟備份,我打算過個一、兩年再多買一套 2.0 TB RAID 5,或者做 RAID 5 x 2 MIRROR SYNC。
就算用頂級片+放防潮箱,可以撐50年好了,50年後去哪生可以讀DVD的機子?30年前的VHS和Beta都已經快找不到機器讀了,何況現在規格變的更快。現在硬體越來越便宜,壽命也越來越短,與其期待可以長久保存,不如在主流媒體更換時,轉錄到新媒體上
現在一片光碟片都比一顆茶葉蛋便宜了。石油漲翻的,相對的PC料(光碟片塑膠料)也漲了當原料都向上UP時,光碟片也沒見它漲上去。現在碟片廠停線的一大堆,大部分都在清庫存片。片子堆在倉庫時間愈長對片子愈傷(倉庫不可能有空調,悶熱和堆疊片子重量都會影響品質。)又當利潤低時,廠商就要降成本。降成本時對品質標準就會有妥協,在一些消費者看不到的地方著手這也是近年來碟片壽命愈來愈短的原因之一。
以前也是用DVD備份資料,隨著硬碟價格以GB來和光碟片比較也差沒多少,今年開始都直接把不看的資料備份到500GB硬碟囉,硬碟價格今年跌的蠻快的,依照500GB得容量來算,大概兩個多月一顆,所以不算貴。等四、五年後再買一顆大容量的把以前的再複製一次,相信那時候主流容量都好幾TB了,實在是受不了花很長時間一片一片光碟片慢慢燒,曾經備份資料到光碟片備份到睡著。至於重要的資料應該檔案大小都不大,* 第二份備份就上傳到Web Hosting上面* 相片就另外用Flickr做第三份備份現在線上空間都給很大,很多提供1TB空間一個月才不到十元美金,相片用Flickr付費版本不限容量,至於eMail就用兩個email帳號自動轉寄做備份囉。至於這些方案的缺點,硬碟比較怕摔,可以用硬碟果棟套加上防靜電包裝密封,再把包裝好的硬碟裝進防潮箱,線上空間安全比較有問題,可以把檔案資料夾壓縮加密,再把線上空間的網頁加密。還有避免硬碟以後找不到外接盒讀取,準備兩三個外接盒然後真空包裝。
Player wrote:嗯,只是當年一片空白...(恕刪) 沒這麼貴吧記得當初那些補x也大約400-500買的而且賣那種碟片的人通常不會用最好的片子01上面都沒有大大留有當年俗稱泡麵的東西嗎可以交換一下心得真的都沒壞喔
我只用 USB 硬碟, 資料一份存在 NB, 一份存在 USB 硬碟。然後不定期用個 Allway Sync 更新資料, 過程快捷方便。通常兩個硬碟一起陣亡的機會較少, 現在我都不用 DVD 了最重要的是這樣可以保障資料之餘, 成本也不會太高。珍貴照片哂出來是最好, 但現在的人都懶得去哂照片了...給大家作個參考
我的MO片早就找不到MO機來讀了雖然對MO還是感情,但是他實在太慢又容量太小了現在備份資料真的很苦惱,真的找不到理想的Media我覺得最方便最安全的做法應該就是Raid了不過要記得Raid controler要 redundant喔不然會像我有一次用On board的Raid controler結果主機板壞掉之後找不到相同的主機板,資料差點救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