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有了數位單眼(DSLR),你還會想要買傳統單眼嗎?

odyseuss wrote:
很抱歉, 1Ds MKII view finder 的 coverage 是 100%,不知道你是從哪裡得到
比 1Ds MKII 大 10% 的結論?(恕刪)


Minolta X-700 放大率 0.9X,視野率 95% = 0.9 X 0.95 = 0.855
1DS MKII 放大率 0.7X,視野率 100% = 0.7 X 1 = 0.7

其實超過 10% ....

Odyseuss 大可能沒看過 MF SLR 的觀景窗,建議您試試看。

手動對焦時代,完全只靠人眼判斷合焦與否,因此觀景窗倍率是很講究的。
到了 AF 時代,因為大型五稜鏡價格昂貴,且 AF 較不需人眼判斷,所以觀景窗用料會比較不同於 MF 時代,有些甚至是用五面鏡取代五稜鏡。
LEOX wrote:
如果是片幅和觀景窗的問題...
建議你不要再朝135發展了,應該朝中片幅邁進
這幾個月在survey一些120的機種,媽咪亞的機子(腰平、一般片匣、機身)連標準鏡通算起來大概都是一萬多的價格...
相當的實惠啊


被 Leox 大說中了,小弟確實曾對 Rolleiflex & Minolta Cord 這種 TLR 心動不已,但考慮到 120 底片、沖洗較貴,且 120 機身尺寸通常大上一號,就還是算了....

在下對觀景窗要求完美的程度,容不下一粒沙,現有的 X-700 & XG-A 被我拆拔對焦屏"數十次"直到清到一塵不染....

浪費不少時間,卻也得到不少寶貴經驗:

1. 對焦屏禁止任何實體接觸,磨砂很容易刮下來,頂多只能用吹球吹。( 我犧牲掉一片老機對焦屏...)

2. 對焦屏不能裝反,雖然正反面看起來沒啥不同,但裝反了會讓對焦距離判定大幅縮短。(毀掉一捲正片拍攝...)
William5 wrote:
小郭你別鬧了,拿D2...(恕刪)


五哥,不能比喔!我還覺得D200的級數比F3高耶!(可能功能D200比F3多太多了...)
My Flickr: http://www.flickr.com/photos/64443905@N00/sets
johnnie968 wrote:
Minolta X-700 放大率 0.9X,視野率 95% = 0.9 X 0.95 = 0.855
1DS MKII 放大率 0.7X,視野率 100% = 0.7 X 1 = 0.7
其實超過 10% ....

多謝你指出放大率這個因素,我確實忽略了。
100% 的 coverage 對於構圖有極大的幫助,雖然說 95% 已經夠大,但被裁切掉的
部份就是看不見,但這是題外話了。



johnnie968 wrote:
手動對焦時代,完全只靠人眼判斷合焦與否,因此觀景窗倍率是很講究的。
到了 AF 時代,因為大型五稜鏡價格昂貴,且 AF 較不需人眼判斷,所以觀景窗用料會比較不同於 MF 時代,有些甚至是用五面鏡取代五稜鏡。

如果對關景窗亮度有要求的話,五菱鏡是必須的(當然對焦屏的種類也會影響亮度)
的確在 AF 的時代對焦的工作是由機器代勞比較不需要人操心,但使用五面鏡的原因
也很有可能是因為為了大量普及 SLR 相機所作的 cost down。
You don't take a photograph, you make it. - Ansel Adams
我也會.....

不過我正好跟大家相反.....
我是從傳統單眼轉到數位單眼
原來無它, 就是因為它方便.....

我從FM2 --> F4s --> F100 --> D80 ---> 未知

這一路走來, 主要是因為D80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可以滿足我的部份需求.....
所以才決定換了過去, 不過......
傳統裡我只留了一台FM2......

原因也無它......
因為FM2是多麼方便, 多麼好用的一台相機......
而這台也是我爺爺在30年前到日本買回來的(蜂巢式快門喔~~~)

所以再怎麼賣相機, 這台我是不可能賣的囉......
因為是我的傳家寶呀.......

測光準, 超省電..........所以囉......
我傳統就只留一台FM2, 其餘的就交給D80吧.......
當初買20D+17-40後沒多久
就從Y拍賣買了一台30V沒來玩
17-40接30V看出去超廣角
直有一個爽字可以形容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64&t=131374&last=947872
我是從dc開始接觸攝影
後來買過一台底片機來玩玩看,只拍了一卷,
對我而言,電池,底片,沖洗費也是不小的開銷
拍出來的色彩也不覺得比DSLR多優越,
贈送的數位檔解析度也比不上DSLR
於是毫不猶豫馬上脫手.....
這麼說是比較主觀啦,
但我想大部分消費者的需求是便利,不錯的品質
如果不是對銀鹽有特別喜好,不需要再多花時間去接觸
畢竟是快要淘汰的產物
如何把現有的DSLR發揮到極限才是重點吧!
看了前面大大po的照片,我覺得最大的差異是對比及畫質
底片的對比比較強,DSLR用後製應該也可以調整出同樣的風格吧?
但是底片的畫質看起來好像比較差喔....

既然有了DSLR,就不要想太多啦!!
銀河万丈 wrote:
我是從dc開始接觸攝影
後來買過一台底片機來玩玩看,只拍了一卷,
對我而言,電池,底片,沖洗費也是不小的開銷
拍出來的色彩也不覺得比DSLR多優越,
贈送的數位檔解析度也比不上DSLR
於是毫不猶豫馬上脫手.....
(恕刪)


也許你是買一般底片機吧!
所以鏡頭發色沒那麼好
飽和度也沒那麼好
挑選底片的性質也很重要

要是你玩過lomo相機,也許你會愛上底片世界!
尤其是全機械式的smana8M 使用的鏡片是"拉式鏡片" 發色相當特殊
並不見得所有相機必須使用電池換過片馬達及測光系統
像smana8M這樣的機械相機 光圈、快門、焦距、過片、回片...樣樣自己來
沒有測光系統 光圈及快門的參數都要憑經驗去調整(或是用測光錶)
沒有反光鏡 焦距只能用鏡頭上的焦距景深尺去測距(或是買個測距機)

底片本身就是顆粒狀的銀鹽
加上底掃機本身也是用CCD感光及破壞性壓縮格式JPG
自然數位檔看起來就很"破".......(哪裡有在掃TTF的呢?)
相信玩底片的不會想要"乾乾淨淨"的畫面
有那麼點的"顆粒感"才是味道的來源
底片對白平衡比較沒什麼問題!
而且黑白底片的對比是數位機難以比擬的
即使有軟體後製 但不見得每個人都會用 又何必為了製造那份感覺花那麼多時間
套用lomo的一句話:不用想太多,拍了就對了

傳統單反給人的不只是底片給人的味道
還有就是機器給人的操作樂趣(尤其是機械機)
及那份感動!
smena8M


canon kissN
因為不是攝影玩家
當初也是因為對單眼有點迷失
以為相機拍出來相片就會好看
就買了一台來用
但自從用數位相機後
我的canon eos 300就被冷凍起來了
最近還在傷腦筋要如何把它賣掉說
有買賣經驗的朋友們可以建議一下嗎


今天中午剛拿回的照片,FM2+ais 50mm F1.8(陪我14年了)
底片機一直是我背包裡的常備用品,FM2跟數位單眼比起來還是屬於輕巧型的了。
而底片表現出來的色澤,更是讓我願意花時間、金錢去等待、投入。

校園植栽


冬天午後政大教育學院的一角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