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說明一下好了
大家都用好市多和7-11來舉例
其實這類例子就好比早期沖印店般
沖印照片的市場只是火車頭
可以賺的東西賣場裏面還很多
你去沖印照片不單單只是沖印照片
你可能還買很多東西
東逛逛西逛逛
所以沖印照片可以不要賺錢
利潤可以不要
可是要人潮
可是鄉下的沖印店卻不行了
因為要人潮沒有人潮
要賣別的東西可能也沒有別的東西了
可是價錢咧
卻因為城鄉差距縮小並不能收取更高的價錢
沖印的量會被城市的店或是量販店拿走
為何?
因為交通便利性
可是沖印店在鄉下的成本就比較低嗎
答案是錯的
機器設備是相同的(動輒三百到五百萬)
保養合約每年八萬到二十萬不等
還有那些林林總總的費用(管銷費用)
還有耗材的費用
各位其實可以想想看一台機器可以洗多少張照片(機器也是會壞,壞了要修理費)
去推推看照片洗3~5元可以賺多少錢
一天可以有多少張可以洗
我想答案應該會很清楚吧
其實說起來應該算沖印店笨啦
沖印店讓自己陷入這種泥淖
彼此都聽信所謂業務的話
可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畢竟市場是沖印業者自己造成的
個人造業個人擔
沒利潤怪誰
要怪自己啦!
如果是開沖印店的朋友或是什麼什麼公司的業務在此
我真的要說些話了
業務們
你們真的不要再鼓吹店老闆投資什麼影像商品輸出中心了
這樣又要沖印店投資一筆不小的金額
可是你們又畫了一大塊看的見卻吃不見的的大餅
沖印店回歸市場吧
沒有人天天在印馬克杯(馬克杯人人都有,幹麻弄張照片在上面自己來用)
沒有人天天在印衣服(衣服多的是,叫我穿張照片在身出門我還真的不敢;要我製作卻不穿,那我幹麻還花錢)
林林總總
有多少人真的會花錢去製作
業務一定會說轉型啦
當別家店不能做
店家你可以做
你就不必轉手給上游生產
那你就又可以比別家店便宜
你就又會有生意
可是過沒兩天啦!
附近的店家也被說服了
有著同樣的設備
店家們醒醒吧!
影像商品輸出中心
好漂亮的字眼喔
這是個過度膨脹的字眼
回歸本質吧
本來是弄畢業照相的就好好的去跟別家競爭畢業照
本來是弄商業攝影的就好好的去找客戶吧
至於沖洗照片的價錢就讓他合理化吧
多少錢就是多少錢
不過,時代本來就會淘汰產業,感慨一下就好了。
數位影像商品,並不僅止於馬克杯跟衣服(事實上這兩樣東西我一直覺得很蠢)。
但是因為沖印店家對於時代反應過慢,所以導致他們在很多地方都沒有搶得先機,例如店頭小海報輸出、文件翻拍、數位修片、小卡片的製作(FLICKR能做,店頭其實也可以做),個人化書籤、名片(裁切小印量,用相紙其實質感很好)、店頭商業攝影(可以拍大頭照的設備應該也可以拍拍便當菜色吧?)
進階一點的可以作為一個區域的美工便利店,包辦小量印刷等等的一些業務。
但是,沖印店願意嗎?
技術門檻、行銷門檻、市場規模等等,都會是問題 . . .
我並不認為數位時代就不需要照片,相反的,很多人現在會去沖洗照片,是因為他們想要照片(我太座),好作品想放大,有紀念價值的想要沖印收藏,如果相館能更加強這方面的業務。
例如我去洗一份生活照,他不是給我一本免費的塑膠相簿,而是會給我一本很精美的木質相本,並且幫我把照片整理好,照片一樣跟我收一張4塊,相本隨質感不同定價有高低,讓我在沖照片的時候可以選,也可以選擇封面照片,那我覺得我會很樂義現場選購。
因為這樣不只是沖照片,而是在製作一份精美的旅遊或家庭回憶,我覺得多少有加分的效果吧!
www.cycliving.com
幫幫忙!!不是每個人都能自己拍又自己排版,照相館只要照排版好的檔案印出來就好,彈指之間又何需照相館2400%利潤的排版服務,況且洗證件照只是偶爾&一時的需要,大部份的人還是會去沖洗一般的照片,以我來說,一段時間我會選擇性的沖洗(擔心儲存硬體掛點,沖洗出實體照片也算保存的一種方式),一次都是沖洗100張以上,既然照相館要收取不合理的利潤,那身為消費者的我就只好抵制那些不思檢討又食古不化的照相館,讓他們早點被市場淘汰掉好了!!!
ps: 2400%的利潤請參考89F大大的計算
樓上的大大所言甚是,希望大家把各縣市接受自排證件照不加價的沖洗店名稱&位置公開,樓主再修改放在第一頁讓大家都能看到!!!
況且一般人也都很厚道,不大可能只送洗一張自排4X6,通常都會順便洗其它的出遊照,但是一樣的沖洗程序,卻得多付24倍的費用,有幾個人會心悅臣服呢?
再舉個例子,我的長輩很多都還在用底片相機,即使會用數位相機,也是百分百會送洗,更不可能自行排版,這些人在市場上也不在少數,照相館輕鬆賺他們的錢就視為理所當然,部份年輕世代可以自行編輯大頭照,照相館就無法接受

唉!時代在改變,業者再不改變,就是準備被時代的巨輪給壓扁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