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如645,6x6鏡頭 比135鏡頭吧!ddcatt wrote:
5D尺寸還是比400D或E-400大得多,
重量也重啊,
鏡頭再加上來就差更多了......
前面已經說過了,別拿高階機身來跟入門機比大小,不然E-1也是比E-400大很多阿
5D:152 x 113 x 75mm,810g
E-1:141 x 104 x 81mm ,660g
400D:127 x 94 x 64mm,510g
E-400:129 x 91 x 53mm,375g
ddcatt wrote:
廣角端4/3系統本來就賺不到什麼,
但是也沒有損失什麼,
頂多就是一般大,
旅遊最常用的不就是廣角變焦、標準變焦嗎?
如果一般大,那輕便的優勢在哪裡?
ddcatt wrote:
至於旅遊鏡,
Oly好像要讓給Panasonic來出的感覺...14-100之類的...
但全幅的旅遊鏡,
難不成是28-300L嗎?
還是要屈就副廠的T18-300?
果真如此還不如兩支換效果還好些.....
出遊時能輕一點是一點,
許多人背的不只有相機,
還有小孩的尿布奶粉,
但又不想在攝影方面做出太多讓步,
此時,輕便的APS-C或4/3系統就是很好的選擇。
28-300是很重,全幅的旅遊鏡是沒有APS那麼輕便,但你說的14-100同樣是未來式
我並沒有覺得全幅是萬能,只是感覺4/3並非市場上最佳方案,我前面所說的都只針對大家提出4/3所謂優勢(或者說Olympus所宣傳之優勢)做討論而已,就目前在旅遊鏡的解決方案來說,4/3還比不上APS
PS. 談旅遊鏡,就別講什麼效果有多好,既然要便利,犧牲畫質是必然的,取捨的點在每個人心理
敗家真是無底洞阿~
馬克蘇 wrote:
前面已經說過了,別拿...(恕刪)
那就等有輕便的135全幅好了,
現在的E-1我都嫌大台了,
恨不得趕快有E-400的下一代可以買....
全幅機身的縮小就跟全幅機身的降價一樣,
也是未來式....
而鏡頭的體積則是物理限制,
絕對躲不掉的。
至於你說旅遊廣角最常用,
沒錯,
22mm起跳的焦段,11-22, 14-54, 50-200....
全幅哪一變焦鏡頭有那樣的重量及光學品質?
如果光圈不要那麼大,
28mm起跳的焦段,14-45, 40-150....
全幅哪一變焦鏡頭有那樣的重量及光學品質?
要說輕便,
一定是APS-C及4/3的天下。
而後者的潛力又更大些。
aniceb2k wrote:
銀牙烈虎 wrote:
我用ISO 800拍照,送FDI沖印放大 4.5 x 6的照片,相紙上幾乎完全沒有雜訊,細節也保持得不錯(照片是SHQ 直出JPEG,只用機身設定值)。
我想是你搞錯囉!米粉!幾乎是程度副詞,不代表絕對肯定...
亂入一下@@
我覺得這位兄臺應該要看完整段文章的前後文,你的"幾乎"似乎是在挑銀牙烈虎的語病 = =||:
原文:
[我本來跟大家一樣,很擔心Four Thirds系統在高ISO值的表現,但是實際上拍照結果,根本不需要擔心雜訊的問題。
我用ISO 800拍照,送FDI沖印放大 4.5 x 6的照片,相紙上幾乎完全沒有雜訊,細節也保持得不錯(照片是SHQ 直出JPEG,只用機身設定值)。]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