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有了數位單眼(DSLR),你還會想要買傳統單眼嗎?

A夢 wrote:
哇....肅然起敬了...(恕刪)


哇....我才要肅然起敬了......

機背不是一般人買的起的
http://zeissfans.net/index.php
看了許多大大的發言

我的結論是:"如果你會打字,你會放棄寫字嗎?" 或 "如果你會寫字,你會放棄打字嗎?"
(這樣寫的原因是前後位置不同讀起來的感受不一樣,怕有人誤會我的意思)

其實這兩種工具各有各的樂趣,也都有各自的背景(光是發明的年代就差好遠了)

正片很漂亮,可是數位很方便阿,其實應該是拍攝的內容才是感動人心的部分吧

也有傻瓜像機拍出來的照片一樣扣人心弦啊
我覺得 數位及傳統 兩種相機都是人類歷史的重要產物,

我使用傳統相機拍黑白照片 讓自己停留在對光線的感動中!

就好像藝術家畫出的創作, 要和大量印刷的海報, 是無法用一般說那個好不好

來比較? 而是依照用途而有其生存空間, 你覺得呢?
奧斯汀0857 wrote:
相當的實惠...........這句話看在我們這些滿手都是機械相機的人而言,真是痛啊


角度不一樣...
而且跟數位機身比起來,機械機身已經算是相當的保值了
試想一下,
如果有人把現在的1Ds mk2和D2X放在防潮箱,十年後的價值會剩多少?
Leica R6.2發表後十年的價格還剩多少?

單純以一個使用者的角度來看,相機有發揮功能,那麼脫手價格倒不會那麼讓人心酸啦
不過如果以一個收藏者的角度,有時候低價是科技進步帶來的必然結果,有時候只能抱怨不是每台機身、每顆鏡頭都是銘機銘鏡啊
討論的蠻熱烈的,數位之所以能取代掉傳統相機,不是沒有原因的,大學時也曾經對攝影有過興趣,用過CANNIN AE-1,存的一點錢後,買了一台EOS-1000(最最低階的),但是還是因為經濟因素放棄了,因為一個窮學生實在無法負擔器材、底片,沖片,暗房等等衍生的費用。

不可否認的,傳統相機拍出來的有很多不是數位單眼所能比擬,但是現實狀況就是如此,無論再怎麼說他好,SLR幾乎已經被取代,並忽視了(135)。就像黑膠唱片-->卡帶-->CD一樣。傳統單眼已經剩沒幾家有要生產(F6應該也是末代了),連底片都已經有廠商停產了。

以我為例,相機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記錄生活(相信大多數的相機使用者也是如此),而方便性,立即性對我來說,SLR似乎已經沒有吸引力,先不說到顏色,因為底片一捲36張,沒有洗出來之前,完全不知道拍的怎樣,雖不至於說像樂透一樣,但是曾經遇到快門簾被機身內部的緩衝膠(店家說的)滴到,一趟台南白河行,兩捲底片只有十張左右正常。再來會遇到,一捲底片拍一半,放了半個月,一個月,甚至一季,才又繼續拍。或是天候狀況,要換不同ISO底片時。相信有不少人有過一個包包放了兩三捲底片,每一捲上面都有貼標籤(標示拍了幾張)。從前,有些沖印店可以手動幫你捲片,將已拍的捲下來,剩下的還你繼續拍,現在不知道還找不找的到這種店。

所以,我個人不會再用回傳統相機
有了數位單眼(DSLR),你還會想要買傳統單眼嗎?
會!

1.可以用比較低廉的購入成本購入鏡頭補足廣角焦段(廣角端24,28的鏡頭現在便宜的很...)
2.可以拍正片重溫一下看幻燈片的古樸樂趣
3.DSLR看到景就猛按快門, 傳統單眼按快門時會三思
有DSLR後....SLR應該就會比較少帶出門吧..


因為我會帶MAMIYA 7Ⅱ.......
因為剛好有一台放了20多年的Nikon F3,所以入手D200後也開始再起封拍底片,後來D200跟F3的底片一比,被底片的色彩給震住了,可由底下照片做比較(F3配50mm/f1.4跟D200配35mm/f2):

F3:(完全不像50/1.4給人淡淡的顏色)

D200:


F3:跟下面同角度相比

D200:


F3:這兩張差更多了,花的顏色非常飽和

D200:(有開閃燈補光)


更多F3的底片可往: 銅鑼賞花
D200數位版可往:銅鑼杭菊
My Flickr: http://www.flickr.com/photos/64443905@N00/sets
小郭你別鬧了,拿D200比F3...

我是買了DSLR之後才買底片機的.
現在有Canon 1V,LEICA M6,PENTAX 645...
人生旅途很長,必須GTR才能坐得舒服...
我是從CANON S2IS→NIKON F80→NIKON FM2 

從數位看到負片看到正片的年輕人....只能高聲大讚:生得逢時阿~~~

別人不用的相機,我都揀來用....

<沒人催促你還他相機,甚至,希望你能低價接手....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