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同草地上陳列的鋼球 ... 學習攝影or添購鏡頭可有次序?偶遇阻隔?或有「門檻」?

到底哪一顆鏡頭是各家必作,也必須做好的一顆鏡頭呢?

答案是:

50mm F1.4
50mm F1.4可說是各家的門面,各家最高光學品質的縮影見證。

設計上來說,它既不像超廣角需採用非球面鏡片、也不用望遠需要ED低色散鏡片;只要6群7枚鏡組就可得不錯的光學品質,也因此較輕薄短小。

一開始說,大光圈是為了低光源、提高快門;後來才有淺景深的應用 ... 事實上攸關淺景深的還有片幅大小、與被攝物距離、實體焦長。

淺景深的要件,大光圈不一定是排第一,而真的在微光環境,逼不得已用上F1.4,也還不一定夠用呢。
尤其在不想or不能打閃光燈的時候,大光圈的價值就彰顯而出。
像我就是用它來紀錄我女兒的成長。




女兒滿6個月大了。

而我入門dslr也滿5個月囉。

使用至今很少遇到有人提過的「退無可退」。
(會說50mm在室內退無可退的人,是真的有好好用過一段時間嗎?

當然拍寵物也是好用,小動物&小孩不會乖乖擺pose才好玩嘛 ...

(這隻貓頗有王者之風)
Bokeh(散景)是不能免俗的,可以找個靜物練習,剛開始淺景深還頗像一回事呢。

吃吃喝喝、拍一些美食留念。



最後來杯飲料、來份甜點



當然它也是有先天限制,距離被攝物最近只能到0.45m。

放大率也僅0.15倍,千萬畫素下用crop(裁圖)湊合一下 ...

拍飛鳥就免啦 ... 拍拍水池的雁鴨過過乾癮吧!

光圈全開紫邊、耀光鬼影問題就交給或許以後會推出的 Carl Zeiss Planar T* 50mm F1.2 ZA 來解決吧


而,合照一個清晰一個模糊,縮光圈到4.0以上再拍一張!

追焦就跟鏡頭比較沒關係了(離題了 ...)

天氣好的時候,出門散步就帶著它

輕便、大光圈、高性能、隨拍的樂趣

拍拍小草

拍拍植物

拍拍花卉

50mm在APS-C上視角是32度

也是可以拍全景啊

習慣以後,全片幅+70-200應該可以很快上手


全片幅其實只需要50mm一顆鏡頭

室內半身人像

室外全身人像

50mm F1.4 誠懇推薦給大家!

(我女兒這張看起來很像是個誠懇的男生 ... 哈哈)
以上相片皆為 sony α200 + 50mm F1.4 手持拍攝。
延伸閱讀: [整理]42支常見鏡頭規格售價比較表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64&t=649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