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好笑的是,電腦上卻沒有對應的USB host,所以一直還是以Gen1 5Gbps的速度再用。

直到最近弄了一台很香的12代i7,主板除了Gen2之外,居然還有Gen2x2 20Gbps的USB可以用~

為什麼說是唯二哩?還有一種就是直接用電腦主板上的PCI-E轉出來,但是似乎無法熱插拔,要先插進去後再開機,才能認到的樣子,這邊就不討論了。
然後不知道怎麼亂逛拍賣,看到了這台雷克沙的Gen2x2的CFE Reader(現在美亞特價,大概台票16xx,但要超過1700才免運),然後就買回來了(我在電腦家買的2xxx




線材是A/C 可以替換的~


測試主角~Sony TOUGH G 128GB,R 1700MB/s , W 1480MB/s。

直接來看測試結果,上面是雷克沙讀卡機/下面是Wise讀卡機,皆是接在Gen2x2 USB port測試。

除了讀取差了一點,寫入幾乎達標了

用Gen2測試結果,讀寫差不多是腰斬~~~
***************************************************************我是分隔線**************************************************
因為從XQD開始,就是基於PCI-express介面來設計,然後CFE就是從XQD的PCI-E 2.0升級到PCI-E3.0,然後連SD卡也往PCI-E來跑,也有SD-express卡,不過目前似乎沒有支援的相機(可能太晚出,被CFE type-A吃走了)。
所以很早就看過有人討論是否能用一般的NVME m.2的SSD來轉接,當然初期都是弄成一條大尾巴,從相機卡槽接出來,直到最近高性能2230尺寸的NVME SSD越來越多,所以就開始有人直接用2230來轉接成CFE卡。

接下來就直接看說故事~


2230裸卡與CFE外觀尺寸比較。

套件組成~

外殼看起來是直接金屬車削出來的,都有走過的痕跡。

抹上號稱水泥的信越散熱膏


測試結果果然很也是很猛~


放入相機中(D850),預估可拍數24.1K(JPEG/FINE)

另外一張Toshiba 512G,不知道是因為容量較小,還是2x的工作模式效率較低,居然比1T的速度少一半。

後話~雖然目前看起來放在相機中,速度快慢可能比較不容易體現出來(看buffer大小與機身寫入速度),但是如果出去亂拍,加上錄影,回到家將記憶卡中的內容讀出到電腦中,此時差異就會差很多了。

順道加上工商服務時間,這張sony記憶卡與wise讀卡機,想要售出,有興趣的大大歡迎私訊~
因還有一張Sandisk的128G,以及DIY牌的,所以多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