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總是一邊心中吶喊著恁北以前唸書時生物快被當掉也沒想跟大自然裝熟,一邊故作鎮定溫柔摸摸兒子的頭說 “乖爸爸正在忙等有空再幫你查”,然後繼續裝若無其事滑手機看廢文。
但這種裝死戰術長久下去也不是辦法,不但有損萬事通爸爸的美譽,也會打斷大叔與豬朋狗友遠端打屁賞美圖的愉悅心情。
在這生死存亡之際,大叔只好想辦法來補強一丁點的賞鳥小知識,拯救快要被精明兒子看破手腳的為父尊嚴。
好基本計劃是這樣,先拍下附近公園常出現的小鳥長什麼樣子,再拿照片上網餵谷狗,不就能輕易找出小鳥名字嗎?
這麼簡單明瞭又高科技的戰略,果然是不負身處互聯網產業的大叔我的盛名。
但這時難題出現了,小鳥整天停在這麼遙遠的樹枝上,又跳來跳去飛來飛去,哪可能拍得到他們身上特徵樣貌。
上網看看別人怎麼拍鳥,靠每個人都是扛著一顆貴森森長鏡頭大砲,再加上貴森森單眼機身才能輕鬆打鳥。

這種玩法,對於已經把微薄工資都花在房貸、車貸、小孩幼兒園學費,窮到快被鬼抓走的大叔我(淚),根本是癡心妄想。
就在萬念俱灰潸然淚下即將自我放棄之時,突然眼前出現一個救星:
“Digiscoping”
根據維基百科的解釋,這個單字指的是 “將數位相機架上望遠鏡,拍攝遠端物品” 的方法。
專業示範如下,除了必要的專業望遠鏡和數位相機之外,還需要連結兩者的轉接環。透過這種方式,即使沒有長鏡頭大砲,也能拍到樹上小鳥的樣貌!

想當然,貧窮如大叔我也不可能買得起圖中的高檔望遠鏡 (據說破十萬!) 和專業三腳架 (據說要上萬!)。
幸好天無絕人之路,正好聽說豬朋狗友那裡有一顆小小的望遠鏡暫時沒在用,就死馬當活馬醫借來試試吧。
於是,登登愣登 登登登~ (腦補小叮噹取出道具音效)

經過朋友介紹才知道,原來德國蔡司除了賣常見的眼鏡鏡片、相機鏡頭之外,竟然還有出專門賞鳥、觀賞運動賽事和演唱會、歌劇使用的雙筒、單筒望遠鏡,真是大開眼界了。

豬朋狗友掛保證,這支叫做 Conquest 的小望遠鏡,擁有 10 倍的望遠能力,代表 1000 公尺外的物體,看來就像是近在眼前 100 公尺一樣,再加上蔡司祖傳的T* 鍍膜技術,一定可以看得很明亮清晰。
而且這支單筒望遠鏡重量不到 90 克,不像傳統雙筒望遠鏡一樣沈重,可以隨便放在口袋或隨身小包包裡,隨時帶出門都超方便。
雖然大叔完全不懂什麼多層次鍍膜的世界最先進光學鬼技術,但看在朋友好心出借的份上,只好一邊牽掛著高橋聖子一邊勉強附和聽完這段長篇大論。
望遠鏡到手後,下一個關卡是數位相機和轉接環。
雖然大叔的確有一台萬惡索尼 A7II 機身,但我可不奢望帶小孩出門時還有閒情逸致拿著單眼相機找鳥,於是決定就用手上服役三年的 iPhone XR 作為數位相機吧。
最後,再到萬能的蝦皮用 300 出頭的價格,入手一個手機專用的轉接環。

就這樣,我的人窮志不窮版本的 Digiscoping 裝備大功告成。
合體!

實際拍照時,用橫向握持的方式,兩手托住手機,再用左手食指和中指一邊微微扣住望遠鏡,一邊調整望遠鏡的對焦遠近。
這套組合的好處是因為真的很輕盈短小,所以移動性很強,平時裝在隨身包包或工褲兩側大口袋裡,看到小鳥再隨時掏出來快速組裝。
但是相對地在拍攝穩定性上,就無法和固定腳架的方式相比,需要多花時間練習才能拍出對焦、構圖精準的照片。

裝備齊全後,迫不急待抓住兒子手刀衝刺到附近公園。
“把拔,這是什麼鳥?”
“傻孩子,這是紅嘴黑鵯啊~ “

“把拔,這是什麼鳥?”
“傻孩子,這是大卷尾啊~ “

“把拔,這是什麼鳥?”
“傻孩子,這是夜鷺啊~ “

“把拔,這是什麼鳥?”
“傻孩子,這是白頭翁啊~ “

在兒子目瞪口呆驚嘆爸爸怎麼化身行走的鳥類圖鑑之時,其實我早就偷偷將拍下來的照片上傳到最近剛發現的超強鳥類辨識 APP 進行比對,運用 AI 人工智慧高科技找到小鳥的名稱,也再一次成功捍衛萬事通爸爸的尊嚴。
其實,這種 Digiscoping 拍出來的照片外圍會有一個黑色外框,如果不喜歡這樣,可以拍照時 Zoom in 鏡頭避開外框,或是像我一樣後製裁切掉就好。

最後謝謝大家收看大叔我的窮人版打鳥神器,也歡迎大家一起來玩~
++++++++++++++++++++++
更多介紹內容請見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