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各位前輩的點閱
前鎮子聽到女性友人已經論及婚嫁,為她感到高興。
而這幾天遇到她,和她談起這方面的事情,聽到一些令我蠻驚訝的事情。
她們住在嘉義,因為工廠同事的朋友正好在台中三民路上開婚紗店
因此這對準新人,就把拍婚紗的重責大人交給了同事的友人
心想反正找不認識的拍,不如給認識的拍比較保險。
最後他們選了四萬出頭的方案,聽到當下,直覺應該是組品質應該相當不錯的方案
但是沒想到經過了兩個月在和朋友聯繫時,
全部開銷居然高達八萬多!?
其中
1.五萬多塊是30組照片以及五套服裝
2.多花了一萬多塊加洗照片〈一張八百多,原價一千多,因為朋友介紹才打折〉
3.外景費用一萬多〈兩天〉
第三點這價格很OK,當初的方案原本是附近取景
但因店家推薦一些較遠的景點也很不錯,因此才會改變原本的行程。
當然外景費用也得增加。
但是關於第一、第二點,在小弟的周遭結婚對象,似乎價格並沒有這麼高
〈姊姊前年12月結婚,拍婚紗5萬多塊,50張照片,5套衣服,跨一個縣市外拍。大家看到都相當稱讚不已〉
然而,準新郎新娘他們對這方面都不懂,店家說好就照辦,也沒有殺價、沒有拒絕。
而現在照片已經拍了,也選了〈不過應該是還可以刪減吧?〉
訂金已經繳了3/4,我想價格上已經沒有再商量的空間。
如果真的價格偏高,可以請問前輩們友人現在或許該如何做,才可以把傷害降到最低呢?
再請店家加送照片or送電子檔?
或是真的是我外行,不懂的現在婚紗店的行情,而造成誤解呢?
謝謝各位前輩的點閱。
婚紗正是因為是朋友的朋友
才造就好講話
再加上台灣人的天性
消費完的比價動作
明明已經購買相機或是物品
一定要上一下y拍比一下價錢看看是否真的便宜
等於"便宜"代表一切
但是完全沒想到一些其他多餘的隱性費用
店面成本
服務成本等類
再加上網路論壇的發達
今天婚紗又不像是汽車類有一定的"公定價"
各家的行情不一
光是三民路58家婚紗店便宜的有兩萬多全部包辦到好
貴的光是本組套系也有56800
等到朋友一聽你的價錢
一妹的抨擊怎麼那麼貴
你被貴到了
等到結婚當天
身上穿的禮服不是當初花兩三萬包套的禮服可以比擬的
臉上畫的妝也不是二三流造型師所畫的妝
拍的照片更不是一般訪間大家都可以看到的統一標準pose而是精心設計屬於新人的婚紗照片
再加上體貼的服務讓新人直覺這五萬多甚至加挑了三四萬讓整體費用直逼十萬大關都會覺得超級值得
---------------------------------------------------------------------------------------------------------
我不是在一妹的剃婚紗店講好話等類
只是在詢問價錢的同時
是否站在中間的立場了解一下
她們這筆錢是否花的值得
尤其是在不了解爲何花費那麼多錢前提之下
後面只是要詢問傷害已經造成如何補救
這邊我見過太多的例子
原本服務品質以及其他萬事ok
只是因為"不知行情""鄉下價錢"的觀念
以他自身在鄉下消費金額或是都市區找便宜金額
然後滿是堂皇大論的說....你消費貴了
我當初在哪裡哪裡消費也才三萬多元
導致被朋友摳洗之後
氣沖沖的找店家理論
到最後原本愉快的氣氛導致不愉快
一個不愉快的氣氛
即使再有涵養的服務人員也是會有點私心
因此我都是建議我的朋友當他問我它定的這各包套好或不好
我只會說
既然已經付完錢
你就專心的去準備挑選你的禮服
挑選你喜愛的照片去跟攝影師溝通
不要再把心思花費在價錢上面
畢竟妳已經開始消費了
在比下去
尤其是沒有公訂價的市場中
只會越比越氣死人
就算它比妳便宜
你永遠不知道他便宜在哪
是因為它會殺價
是因為他不要某些東西
或是因為它就是有辦法
你永遠不知道
因此建議把心思花費在過程中
愉快的過程會讓雙方有良好的互動
甚至門市服務愉快主動送伴娘禮服或是新娘裡服也是有的
-----------------------------------------------------------------------
台中一般的價錢通常是32800-49800之間
當然這是所謂的基本套系
一般都是30組
包含訂婚當天結婚當天以及拍照當天的禮服
至於其他開銷到達八萬多
看看是否因為"加挑"或是加價VIP禮服所造成
台中市一般加挑行情訂價為1000-1200
依照你挑選的張數打折扣
最高可以到700-900
也就是七折
不同的店家不同的人員有不同的價錢
至於兩天拍攝
一般來說而外的增加一天
要給店家3000-5000的額外外拍費用
當然這只是人員費用
不包含所謂的交通費用
當然該公司有交通車例外
但是住宿費用總是要自己來了吧
小弟當初陪伴新人到墾丁取景
前一天晚上住宿在當地
8800+8800以及第二天的中餐也都是新人付費
這也是新人在想要外地美景所必須負擔的額外費用
你也不能摳到要攝影師睡在車上吃7-11麵包吧
---------------------------------------------------------------
既然你已經付款到第三次完成總金額的3/4
在去理論只會讓人覺得有點難理喻
如果只是在挑片完隔天馬上反應
公司好點會請你再來重新挑過
如果已經很久了
畢竟設計公司都已經幫你修好片已經美編完成
你才說不要
那麼這又怎麼算呢
加送東西本來就是台灣人天性
反正不凹白不凹
但是前提是在你必須了解該家婚紗公司有哪些東西你才能有所動作
不管是桌上框或是謝卡或是親友卡或是黃金喜帖等類
最後是在婚紗公司
盡量不要以他人之可行然後就去聽從或是就是要跟他一樣
除非妳們是再同一家婚紗公司消費
要不然等級不同的婚紗公司
你只是會被婚紗公司的服務小姐列成奧克
而不是要結婚的妳
卻是造就這種結果的推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