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常說包包沒有100分的產品,永遠要妥協
所以包包總是買不完,也是個坑
一些使用經驗來談談
相機袋:
即海綿布袋,輕便器材放裡面,置於自己慣用的包包即可
單件輕型器材如此使用即可,未必要買什麼攝影包
側背包(郵差包):
側背包機動性最高,擺後甩前取器材極方便
輕型器材用這種包包就是好選擇
但器材超過一公斤之後,側背包的配重開始讓人不好走路,肩膀壓力也會太大

像上面這類型的大型側背包,裝滿器材,掛在身上真的不好走路
比較適合身上後背包已經裝不下,需要額外攜帶器材,或直接拆掉背帶做手提用
或是到治安真的讓你不敢背後背包的地方使用...
(單肩)斜背包:

後背包最大遺憾就是取器材不便,而單肩背包可以即時把包體拉向身前,即時取物
側背包最大困擾就是器材重量一重,配重導致走路不便,而單肩背包可以用束緊機構把包身貼緊身體,不會晃動
斜背包真是好產品,原本斜背包不方正、大小曖昧的缺點,也在微單時代漸漸不再是問題了
單機單鏡出門使用率最高的就是斜背包了,上捷運或是進商店、展場或是要拍照時,直接就把包體轉向身體
移動時只要把包體轉向背後,拉緊束袋,就不再晃動,走路方便
但是畢竟斜肩包只使用單肩,器材若超過兩公斤,肩膀也是會痠的
後背包:
後背包眉角最多了,也是攝影玩家必備的款式
因為重量超過2公斤,沒有雙肩後背的話,真的很不舒服
而選擇後背包時我會注意:
1.胸扣:
曾經買過旗艦型背包沒有胸扣,旗艦就是要背重,結果沒有胸扣讓肩帶總是外滑,只好把包賣了
即便是最輕款的後背包,也必須要有胸扣,長時間移動的時候,才會舒服
2.腰帶:
越大型的後背包,腰帶越粗壯。
若整包超過5公斤,走路不上腰帶將重量讓後腰分擔,久了肩膀會受不了
輕型背包上腰帶則可更為穩定,爬山之類非穩定移動的時候可以更舒服
後背包幾乎都會附腰帶,但我要看的是...
腰帶可不可以拆卸?有些人覺得綁腰帶很蠢,一定要拆下來。或是不綁腰帶的時候甩來甩去很礙手
腰帶如何收納?有的腰帶除了可以卸下外,也可直接塞於背包後背,如此需要的時候可以拉出,不用時可塞回去,不致礙手,這種設計最好
曾經買過5000元價位的後背包,後來才意識到腰帶不可拆卸的困擾,後來也是把包賣了
3.雨衣:
老實說雨衣根本沒用過,如果真的要注意的話,看一下雨衣可否跟背包分離,這樣才有辦法在拆卸後晾乾,看過很多是因為怕遺失所以固定在背包上的
還有有的背包是沒有雨衣空間的,直接就給你一包雨衣,這樣你還要耗費寶貴的背包內部空間內放雨衣,或是乾脆根本不帶出去
4.隔板數量:越厚越好、越多越好...
5.前開、後開:
前(外)開就是傳統開法,就是怕人家偷拿,或是掉出去,其實要整個打開背包都是要找地方放下背包,前開後開都一樣,如此一來我便沒有理由去選擇前開的背包了
前開:

後開就是從背部打開,主要就是怕防盜,另外可以減輕拉鍊負擔,因為背袋是施力於包身,大開口的拉鍊幾乎是不受力的,不像外開式要是器材往後倒,拉鍊都會承受壓力。
背開:

6.上下分層:
很多後背包會做上下分層設計,上面部分放雜物,下面部分放器材
通常上部分雜物區會做外開,比較好拿取。而貴重的器材區就是背開,防偷竊
不過這樣手機或錢包就不敢放雜物區了,所以也是有極少上下分層的後背包是做雙重後開的:
如:百諾 ReebokⅡ 100N (官方展示圖沒有上艙背開的照片) ...上下雙艙皆背開的只找到這款,因為一般常見的是全背開型
7.快取:
快取有各種方式、上開外開側取...有的包做外開又+側取簡直是背在後面讓人隨便開,那種包我真的不敢背
我能接受的就是背開+側取
因為後背包最麻煩之處就是要拍照時還要放下背包,拿出相機,很多時候因為懶得或是不方便做這動作就沒拍到照了
如果有側取的話,只用將單肩先放下,用一個肩膀背,將包身往前拉,即可從側取開口取出相機拍攝
但側取最大問題就是,開口處會少一個放水壺/雨傘/腳架的位置,如果是雙開側取,就完全沒有這空間了
我覺得雙開側取犧牲太大了,完全沒有放水壺雨傘位置
而兩邊換肩背負取來取去東西也不夠拿也是要放下背包,單邊側取就夠了其實...
8.腳架綁附方式
大概就是腳架插側邊,但這樣走久會不舒服(配重關係)
所以綁在背包下方,或是背後置中
但很多背包完全沒有這種設計,如果有腳架需求的要注意一下
9.厚度...
現在是微單的時代了,很多微單高度不高
現在的厚背包多半還是基於DSLR設計,很多內部厚度高達16公分
微單放在裡面根本滾來滾去
市面上已經出現扁型後背包了,配合低高度的微單或甚至沒有軍艦部的微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