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本個人拍微距,主要是拿NIKKOR AI-S 50 f/1.2
這顆老鏡倒接,不過因為是手動鏡,拿來微距拍攝總是辛苦點
而一般常見的近攝接寫環,利用增加法蘭距來近攝
有電子接點的版本,但為三件式,總覺得用起來很麻煩,雖然C/P高

而某天,看到大陸的網友在討論可調近攝接寫環
覺得頗好奇,因為是是一體式的,運用就方便多了
不過嘛...... 可能是世界首創,價格也比較高.........
.................................
............................
....................
咦!!!!??? 特價!!! 打了快對折!! 馬上衝了
(至於打折的原因,後面會說明)

包裝很簡單!! XPRO!! 不是某陽新高手 XD

臺灣沒人賣,只好從淘寶入手

可調、電子接點!!

連資訊也是很簡潔表達

開盒.....真的很簡單,話說原價也不斐耶 XD

內容物:說明書、絨布袋、AF-16 I

看/摸起來真的很質感,金屬製品
以特價而言,這作工感覺頗超值

For Nikon,為F-mount,對應55-71mm

變焦環的阻尼感頗重手,不過感覺很穩固

很少人會提到的,其實這顆是I代,II代要出了,所以在出清

55mm段

轉一圈行程,達71mm段

前端的F-mount,金屬口

裡頭有電子接點,所以電子鏡可支援AF
不過無對焦馬達連桿,D鏡無法有完整AF功能
所以是對於G鏡(有鏡身馬達)才能AF!!
而AF-16 II代就是增設這功能,可支援D鏡

當然具有光圈撥桿

鎖定鏡頭的機構,這就比較常見了

對機身接口,亦是金屬製,耐用性應該不錯

比較特別的是,電子接點標榜黃銅製

55mm段 (最短)

71mm段 (全展開)

加上這套件,短鏡也會變得嚇人 XD

鏡頭、近攝接寫環、機身

18-55mm、AF-16 I、D3100

AF-16 I跟機身連接

單獨看來,有種鏡頭的錯覺 XD

"機身蓋"打開後,很眼熟 (因為一模一樣 XD)

所以裝上鏡頭的方式也是一樣,很直覺.....但感覺比較緊

變長的18-55mm (大誤 XD)

不得不說,AF-16 I真的很有質感,且相當穩固

55段

71段

用18-55mm於55段之近攝,離被攝物極近
所以後來又為此買了環型燈

I代鏡是無對焦馬達連桿,僅對於G鏡可完整AF
若是D鏡的使用者,可能就得冀望AF-16 II代了
而我本身用的機身是D3100,無機身馬達,不用D鏡
所以AF-16 I反而是我的最佳解,當然馬上衝!
實際用來,G鏡的電子功能完整支援,在光源充足狀態下
AF功能是OK的,不過或許是模具精度還有強化的空間
其鏡頭接口,感覺比機身上的接口,緊了一點
也因為如此,B型機身蓋感覺比A型鬆些
還好對於機身的接口,手感倒是頗OK的

但也能憑著高C/P,還是能發展茁壯
不過也有不同走向的廠商,像是XPRO
持續發展有特殊性的產品,如doublet colse-up
或是這可調近攝接寫環,就光學原理是符合
結構也合理,但就是沒人願意推出這樣的商品
而XPRO就是敢,讓人對大陸廠商有不同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