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10/5-7要去嘉明湖
正在煩惱我的20D要怎麼帶上山才好
如果塞在登山背包裡
好像非得在休息的時候才能拿出來
機動性好像限制許多
直接吊在脖子上晃啊撞的
水氣灰塵沾啊沾的好像也不好
脖子應該也會不舒服
剛剛翻了以前的包包大集合的那篇
似乎只有一個前背式的
不知道有沒有背過前背式去爬山的可以分享一下感想
還是說各位有沒有什麼比較好的方式帶相機上山呢?
目前我只打算帶一機一鏡(20D、16-35)、電池、備用CF卡、和簡單的清潔用具.
腳架預計是不帶了(重啊/_\), 各位有特別要帶的原因嗎?
若想隨時可以拿,
http://www.kphoto.com.tw/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AM-6340&Category=59478
這是一個方式....但是怕下雨...以及摔倒
另一種方式是用一個小的相機帶,譬如lowepro NAVA 1 AW左右http://www.lowepro.com/Products/Shoulder_Bags/classic/Nova_1_AW.aspx
或是一機一鏡的...http://www.lowepro.com/Products/Toploading/
或是腰包...http://www.lowepro.com/Products/Beltpacks/modular/
其中腰包會有一點麻煩,因為位置有可能跟大背包的腰帶重疊,所以不見得好用,小一點的還ok,大一點的就要試...
另兩種其實都差不多,重點不是相機袋大小,而是背法...
先背上大背包,然後再背上相機袋,重點是要將相機袋的重量平均分散到大背包的兩條背袋上,所以在背時,頭跟兩隻手都要穿過相機的背袋....(不知道聽的有沒有?)然後相機袋的背袋不要太長,就不會晃了...
但是相機背包最好有雨衣...而且...下大雨時可以放到大背包裡....所以大背包的空間要夠...
基本上這樣應該就ok了...只是祈禱晴天吧...
真好,可以爬山....




路難行 行萬里
較辛苦的路段為~由向陽山屋~~~向陽崩壁
可謂是苦盡甘來...
一路走來...稜線,草原,藍天,白雲,湖泊...美不勝收!
因此...務必帶著您心愛的雞司---DSLR
將滿滿的台灣高山美景"裝填"回來分享!
小弟的經驗...D200 +18mm~200mm+12mm~24mm+1號碳腳
推薦您使用一套極簡易之裝備...Marmot Wet Rib Right #4082 水壺袋 3.8L

www.singularoutdoor.com.tw/shop/product_info.php?cPath=22_47&products_id=763
首先將20D+16~35mm用極輕防水袋or一般塑膠袋收納密封
再直接放進Marmot Wet Rib Right #4082 水壺袋 3.8L
Wet Rib Right 是直接穿掛在原來的中(40L)大(60L)背包肩帶下方之調整帶上
一路走來重量分配得宜,取拿方便, 當然也不畏風雨了!
enrico310 wrote:
因為10/5-7要去...(恕刪)
兄弟: 嘉明湖 是個好所在,也是我嚮往的山,爬嘉明湖 大部份都會順訪 三叉山 向陽山,登山個人淺見,手把 外閃 能不帶就不要帶 因為帳棚 雨衣 行動糧 公糧 基本裝備 就重爆了。
但是電池 多帶1~2個 因為溫度低 電池活性較差~
重點來了~要如何 帶相機上山~
基本上我會建議你 全程都掛在脖子上 爬 嘉明湖 上了稜線之後 有一顆非常漂亮的 玉山圓柏 和美景 掛在脖子上想拍就拍 不用在收了 ~ 如果怕水氣 或臨時下小雨 我建議你 可以去 【城市綠洲】買一個 相機雨套 一個約650元 它是片狀的 可以調整大小 我的鏡頭是 SIGMA 18-50mm 整個套進沒問題 如果用 70-300 還OK
機本上 爬山 一機一鏡 就好了 畢竟爬山 就是 以爬山為主 攝影只是興趣 享受美景 應該用雙眼去體會...
個人淺見~
Jason Chung
bluejeff,
有一個比較輕便的腳架, 不過應該會先帶去車上, 看看分配完公裝之後受不受的了再決定要不要帶上山吧.
謝謝你的提醒.
monlai,
我有一個相機包, 類似nova 1 aw(不記得型號), 不過這種之前背去爬一天的感覺都不舒適, 和一般的小背包都會背負的位置都會有點打架, 登山包一背會不會更慘啊?
相機固定腰帶有考慮過, 不過我運氣有點不好, 去觀霧兩次, 一次下小雨, 一次下大雨, 不得不防啊....
目前有考慮前背式的, 不過想帶機器去看看實品背起來如何, 不知台北地區有沒有推薦的店家?
"先背上大背包,然後再背上相機袋,重點是要將相機袋的重量平均分散到大背包的兩條背袋上,所以在背時,頭跟兩隻手都要穿過相機的背袋..."
真的沒看懂...我地球語言要重修了:P
可以爬山是因為工作悶了, 乾脆請一天假湊六日去爬, 如果可以有5D, 那就更好了:P
singularoutdoor,
我看了Marmot Wet Rib Right #4082 網頁的安裝步驟, 大概瞭解了, 不知哪裡有實品可以看, 畢竟這應該是最便宜的解決方案...
先謝謝各位了, 如果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還請提醒小弟.
為什麼筆記型電腦的IRQ都要擠在一起-_-
是背 Lowepro Toploader 75 AW,
它是前背的槍型包:
http://www.lowepro.com/Products/Toploading/allWeather/Toploader_75_AW.aspx
後面則背一般的大背包~~
我覺得這樣的組合還不錯,
因為前背的關係,
隨時可拿、可收,
而且它有內建雨衣,
下雨也不怕淋溼;
它的大小可以放下我的
Canon EOS 30D
Tokina 12-24mm F4
Canon 24-105mm F4
還有一些隨身的物品,
如錢包、PMP 、CPL等~~
腳架的話我是綁在後面的大背包,
給你參考~~
http://www.flickr.com/photos/rybchen/
monlai wrote:
通常小弟會放在相機袋...
或是一機一鏡的...http://www.lowepro.com/Products/Toploading/
之前這問題也困擾我很久~~
一開始也去楔石尋求過解答~~無奈因為我最常用的鏡頭是28-70(950g)
所以那個完全撐不住我的裝備....
後來想出如同monlai兄這一個一機一鏡的solution (Toploader 75 AW)
因為要再帶一顆12-24,所以就在旁邊加掛一個小袋子
但是缺點是換完鏡頭後,也只能把28-70放進Toploader 75 AW裡面
將Toploader 75 AW先用一條腰帶固定在腰上(本來是穿過大背包腰帶...但這樣據說不太好)
然後Toploader 75 AW本身就有一個附件可以穿過袋子兩個耳朵
再將其穿過大背包的肩帶,如此就可以三點固定啦!!
也可以將重量平均分攤到腰跟肩膀上(D200+28-70+兩顆電池+前面塞一顆閃燈)~~
所以後來又去買了一個Lowepro的三號鏡頭袋(掛在大背包側面,手可拿到)
如此一來前方的重量會小一點
下面是幾次爬山來難得有拍到我的照片~~XD

腳架是SLK 340,插直的掛在大包後面~~
(3號鏡頭袋是這兩次爬山才有用的,最近爬山都只有我帶相機~~唉)
---
一些爬山記錄(建議用firefox)~~
http://jenhom.blogspot.com/search/label/climbing
http://副校.的窩.tw
http://副校.的相簿.tw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