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接觸單眼相機的朋友,在買選購鏡頭的時候,店家通常都會用一些話術讓你順便也買下貴鬆鬆的進口保護鏡,隨著濾鏡口徑的不同,價格上也有著不小的差異,但接觸攝影一段時間後,個人對保護鏡的要求也不再那麼高,便宜又大碗才是重點,過去只知道看品牌、看產地,例如德國的B+W、Schneider或是日本的Marumi、Kenko、Hoya,鮮少會有人知道原來台灣也有自行研發生產的濾鏡品牌,品牌名稱叫做「Omicon」,讀起來怎麼那麼像日文


紙盒的背後註記了「Omicon 雙面多層膜鏡頭保護鏡 極薄框」的產品特色,包括3.6mm超薄鏡框、99.4%高透光率、0.2%超低反射率、抗污防潑水、人性化壓紋邊框、...等等。

市售白色款的是Omicon CEH 超亮麗增艷鍍膜保護鏡,具備綠色增豔的效果,但並非我這次要介紹的保護鏡。他們家濾鏡的外盒設計都滿有質感的,不像一些日、德廠給的收納盒就很兩光,就像是消耗品一樣,拆封後就可以丟掉了...(完全沒有想留下的意願),而Omicon的收納盒從外觀就能看出品牌的用心程度,黑色款使用的是霧面烤漆。

收納盒展開後,可以發現Omicon不僅用紮實的橡膠墊來保護濾鏡,左方剩餘的空間也特別設為記憶卡的收納槽,可存放三片SD記憶卡與兩片CF記憶卡。

這片保護鏡遇到光線後會出現紫色的鍍磨反射。

鏡框平面的地方也寫上了型號名稱及口徑,重點是它來自台灣。

強調極薄框的Omicon SLIMMAX DG-MRC(W),除了擁有薄框特性以外,鏡片的厚度還是能維持在2mm,小編實際測量的結果就如上圖所示,就僅僅有3.6mm的厚度而已。

這塊B+W 77 010 UV-Haze 1X MRC是小編用了七、八年的保護鏡,印象當年跟偏光鏡一起買才4000多,但現在可能不只這個價錢了...

B+W這塊並不是薄框版本,若是薄框的話價格可是很恐怖的,所以它的厚度約在4.29mm,若是這種厚度的框再搭配偏光鏡一起使用的話,等效28mm的焦段即會出現暗角,而Omicon SLIMMAX DG-MRC(W)這塊超薄框可就沒有這種問題了。

透過上圖的比較各位可以發現,左邊Omicon的壓紋硬是比B+W要來的粗且深,不過這樣設計的好處究竟在哪呢?

其好處就是方便使用者快速且順手的拆卸濾鏡,我想各位應該都有濾鏡卡死或很難取下的經驗吧!

鏡框的厚薄度並不會影響下螺紋的深度,Omicon他們家的濾鏡還是可以很順利的旋入鏡頭前方的螺牙。

市售許多標榜薄框的鏡片,因為技術上的限制,僅能裝上1.0mm~1.3mm的薄鏡片;不過Omicon擁有「彈性阻尼式C環」專利鑲嵌技術,讓鏡框可以僅僅抓牢厚度達2mm的鏡片,這樣的厚度不僅能提供鏡頭前玉更佳的保護性,他們還標榜透光率可達99.4%。

Canon EF-S 17-55mm f/2.8 IS USM是小編使用頻率最高的鏡頭,口徑正好為為77mm,小編裝上Omicon SLIMMAX DG-MRC(W)使用至今也近兩個月了,說實在的跟過去使用的B+W比起來實在沒啥差異,只是薄框的好處就是安裝偏光鏡時,不必擔心暗角的產生。我查了一下B+W也有出一款超薄框,名為B+WMRC X-S Pro Digital,厚度比Omicon要薄1mm,不過價格卻多了1k多,至於鏡片厚度有沒有達2mm我就不清楚了。

這是Omicon SLIMMAX DG-MRC(W)77mm實際裝上鏡頭的樣子。

小編過去也曾買過日系品牌的薄框濾鏡,但缺點就是上螺牙的深度不夠,鏡頭蓋很難完全咬住,有時不小心敲到鏡頭蓋就彈掉了,但Omicon SLIMMAX DG-MRC(W)反而不會有這種問題,這點我覺得滿重要的。
★ 最後就是防撥水與防污的測試了,用影片呈現應該比較有說服力!
▲水潑上去後會呈現水珠狀,傾斜後水珠就會立即滑落,不會沾粘在濾鏡表面。
▲市面上很多濾鏡都具備抗污的功能,但我這次第一次測試,使用"油性奇異筆"在表面畫上幾圈,筆痕居然會呈現細小的水珠狀,然後再拿衛生紙擦一下就乾乾淨淨了,不會留下任何的痕跡。國產濾鏡能有這樣的品質,我個人還滿訝異的,以後就靠它來保護我的鏡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