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改造] 舊相機包變身相機內袋

[小改造] 舊相機包變身相機內袋
這咖Sony Handycam的攝影相機包,是小弟早年搭配Sony的DV所用,但是由於轉檔的不便,使得DV被束之高閣,而這個相機包也就被打入冷宮。前兩年改投入DSLR的領域後,這個包正好拿來用作一機一鏡一閃(D90+24-70mm+sb900)的隨身包。然而,個人並不是很喜歡這個造型(現在也很納悶當初怎麼會買),因此也只是暫時拿來頂著用,同時也不斷密切注意各款相機包,只不過沉浮在「包海」許久,還是沒看到令人滿意心動的相機包。其實也曾為了舒適而買了一個DSLR用的後背包,但是相機配備較少,放在中大型的背包裡會讓人有一種空虛的感覺,所以出勤機率很低,仍然是以這個Sony相機包為主力。





以下是改造前的再回顧:


[小改造] 舊相機包變身相機內袋
外型相當中規中矩,讓人一眼就能看出它是個相機包。布料的縫製滿紮實的,用了這幾年,雖然沒上過什麼山,更沒下過哪個海,但是仍然保持相當良好的裝態。不過皮件部分因為沒有妥善保養而有些破損。


[小改造] 舊相機包變身相機內袋
減壓背帶上的皮質部分更是慘烈。


[小改造] 舊相機包變身相機內袋
相機包後面有個夾層,可以放置B5大小左右的地圖或文件等,不過我都放小包裝的面紙,相當方便。


[小改造] 舊相機包變身相機內袋
上蓋掀開後,裡面有個人名片的置放空間,萬一不幸遺失包包,被好心人撿到還有找回的機會(還是要對這個社會抱持著希望)。另外還有個拉鏈網袋,可以用來放些記憶卡類的小東西,我覺得放個小包的乾燥劑也不錯。


[小改造] 舊相機包變身相機內袋
包包主要四面保護層的厚度讓人很放心,而內部置物空間很深,內層布面很細柔,還能利用隔板可以分割出上下兩層;上層用來放裝相機,下層放閃光燈。


[小改造] 舊相機包變身相機內袋
隔板很堅固,布面也還算細緻。隔板放進包包後,整個密合度相當高,不會有鬆動的情形,甚至可以說是相當緊的。但是設計上也頗為細心的縫製了一個小帶子,可以用手指勾起,以方便拿出隔板。


[小改造] 舊相機包變身相機內袋
包包前方的置物空間採取雙拉鏈頭式的開啟法。裡面有四個小網袋,開口為鬆緊帶式,用了這幾年都沒有變鬆的感覺。這四個小網袋用來放電池、鏡頭/機身蓋等小物剛剛好。順帶一提,它的拉鏈相當好拉、滑順,就算遇到轉彎處也不會有任何拖泥帶水的感覺,好的拉鍵真的能在使用感覺上大大的加分。


急忙之中,忘了拍側面置物空間,而且由於我剛開始學習用閃光燈,所以光線也沒有掌握好,敬請各位見諒。
接下來小針美容加抽脂的過程因為太過暴力、血腥,所以就省略了,請直接看瘦身的成果吧!






















[小改造] 舊相機包變身相機內袋
脫去了上蓋、前袋、左右側袋後,只剩下輕盈的主體。瘦身後的「內袋」可以放置在一般常見的後背包中,但是側背的單肩式包包可能在厚度上就可能有些困難了。


[小改造] 舊相機包變身相機內袋
正面照:保留兩個網袋,而且加上一道傷痕,可以看得出來裡面有一層保麗龍材質的吸震保護層。


[小改造] 舊相機包變身相機內袋
側面照:保留網袋和扣環。


[小改造] 舊相機包變身相機內袋
背面照:切除上蓋部分時意外的順利,所以沒有留下太多痕跡。




應該不少DSLR的使用者都會有個感覺:相機易尋,包包難找。我也和很多人一樣,在一成不變的單調設計之外,找尋外型和內涵兼具的袋子,但是眾裡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卻仍不見其蹤影。因為要在廣大的市場上,尋覓一個百分百完美符合個人需求的相機包,真的是難上加難,所以,才會起了念頭把手邊的舊包改造,再搭配讓人滿意外型的袋子。事實上,改造後的實用性上可能也並不是相當高,但是與其一直放著佔空間,也無法另外為它找個好歸宿,不如試著幫它找個新的出路。
2011-03-26 22:00 發佈
這咖小弟也有一個乖乖的裝著前世代的DV~~
沒被拆了
不過小的內閣板因材質不錯被我拿去當黑卡~~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