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上一台相機是 35mm 軟片傻瓜相機,配備一個 35-105mm F3.5-9.8 的鏡頭。大概是在國中的時候買的吧,而我現在要升大三了。
「哇靠,會不會一次跳太多阿!」
「那你真的會用嗎? 你該不會只會用 auto 模式吧?」
別急,聽我說完嘛!
話說我上大學的時候,因為我是本系的大學部第一屆,所以從一年級開始就接手系學會,而我被分派作攝影組組長,沒什麼理由,好像抽籤的吧? 攝影組組長真是個閒職,除了活動舉行的時候要拿著相機或攝影機到場,活動規劃、設計等工作完全跟我無關,日子過得頗愉快的。兩年下來,V8、DV、DC 都摸了不少,甚至連暑假班遊,同學帶來的 DVD 攝影機都很自然的落入我手裡(同學:你是攝影組組長耶!當然你負責拍阿!)。漸漸的對攝影越來越有興趣。系學會的相機、攝影機大多是向系上一個發展多媒體、影像處理領域的教授商借的,雖然沒有 DSLR,高階 DC 是少不了的。(對 Sony 系列的 V8、DV 也變得滿熟的,該教授的攝影機都是 Sony 的,連班遊那次同學帶來的都是 Sony 的 DVD 攝影機。害我現在看到其他牌子的 DV/V8 都會覺得極度不適應...)
人類天生的求知慾讓我逐漸對相關資訊感到興趣,幸好在這網路發達的時代,我想了解光圈、快門、焦距這些相機的基礎知識花不了多少力氣。去年初,對 DSLR 開始感興趣,做了一些功課,也看中了某幾款相機,卻遲遲下不了手,畢竟 DSLR 是個昂貴的玩具。我就這樣維持這種經常關心相關資訊,卻又不敢下手的觀望狀態,直到七月初......
下集待續。
(眾毆)
阿,不要打我阿,我講下去就是了~~
七月初的時候,朋友們把我找出來玩,說是某 A 要試相機,就請某 B 帶了自己的相機出來。太可怕了,他竟然帶了 D70s 來。下午,我們跑到碧潭照相,身為一個男人,你說我怎麼能夠不被這響亮的該死的快門聲和高速連拍吸引,天阿!竟然還拿大光圈鏡頭出來荼毒我,我多久以前就想感受一下大光圈那種拍出來糊成一片的感覺阿!
嗯...結果就是隔兩天我就抱著一台 Canon 350D 回家了......。好傷本阿,銀行存款剩下可憐的 500 元,真是痛阿!至於為什麼選擇 Canon 350D 呢? 我也在 D70s 跟 350D 之間猶豫了很久,最後,當我看見 350D + 垂直手把的照片之後...「靠,真帥耶!就是它了!」真是單純的理由吧!我還是有考慮可搭配的鏡頭、色彩表現、雜訊抑制、連拍等功能啦,不過這是讓我傾向 350D 的最後一根稻草。
第一個鏡頭是 Tamron 18-200mm F3.5-6.3 XR 旅遊鏡。窮學生嘛,你知道的,旅遊鏡總是有其方便處。350D 的 Kit 鏡,長得像玩具,又被下一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註解,實在沒辦法吸引我。旅遊鏡至少還有個「一鏡打天下」的優點,我就拿來當作第一個鏡頭了(第一天看到拍出來的照片就理解「旅遊鏡銳利度不足」是什麼意思了...)。做了一點功課,這週又入手了我人生中的第一隻腳架 — Slik 330DX。看中它的價格、穩定性和重量。預計下週會再入手 Canon EF 50mm F1.8 標準鏡。
生命中多了 DSLR 之後的改變:
1. 常出門 — 以前寒暑假都是用一天睡 20 個小時的方式帶過去,現在天天都想出門拍風景。
2. 運動量增加 — 拍風景總是少不了走不完的路。
3. 不會煩惱不知道要上哪去 — 雖然有時會計畫找一些景點,但也可能根本不思考。入手腳架那一天,想找個地方測一下腳架,看到天空中烏雲密佈,還飄著細雨。我毫不猶豫的就朝著雲層最薄的地方去了,最後坐捷運「追」薄雲區追到淡水。
4. 省吃儉用 — 因為窮乾了。
5. 耐熱 — 以前看到大太陽,只會想著「又是熱的要死的天氣」。現在看到大太陽,只會想著「哇!現在拍風景正好阿!」。前兩天去植物園頂著大太陽,滿身大汗的走了三個鐘頭都沒坐下過,曬到頭都暈了。
6. 房間變整齊了 — 不是開玩笑的,本來房間亂到不行。因為買防潮箱,找不到一個位置把防潮箱「塞」進去,就把整個房間整理過了。
所以說 DSLR 真是一機多用阿!簡直比撒尿牛丸還神奇!
總之呢,我終於還是踏入這個敗家的深淵了。最後分享幾張最近拍的照片,畢竟是新手,拍得不好還請見諒。(以下照片除了 resize 之外,完全未經任何後製作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