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整理)各家廠牌防手振方式

嗯,話說現在很多人在買相機時都會考慮「防手震」。但是各家廠牌都有主打不同
的方式,而在MOBILE-01搜尋後,並沒有把所有廠商做「簡單的說明」。
---------------------------------------------------------------------------------------------

為什麼需要防手震功能?

其實只要拍攝環境,光線充足、拍攝人物保持不動、照相時瞬間憋氣,
大部分都能拍出理想的照片!但是不是每次拍照時運氣都這麼好,而且
防手震並不是萬能的。它只能只能簡單抑制「輕微」手震!
---------------------------------------------------------------------------------------------

哪些是常用防手震技術?


【光學防手震】
優:是利用移動光學鏡片,在按下快門瞬間,穩定影像!
劣:對於「上下」移動防手震有效,但是「左右」搖晃似乎不太行!

【CCD防手震】
優:不同於光學防手震,是利用CCD位置上下左右偏移,達防手震效果。

【陀螺儀;迴轉感應器;移動感知器、二維感知器等等】
優: 使用專屬的晶片, 快速計算所需的補償值,推算出最佳的拍攝條件。
也就是做左右上下搖晃時,根據其方向程度而去做抑制。


===================================================
電子式防手震,但比光學防手震來的效果差
===================================================
【高ISO值】
優:利用提昇相機本身CCD感光度,在暗處對光線感度增加,達防手震效果。算是另類防手震。
劣:隨著ISO升高,影像雜訊(Noise)也會升高,使得影像變的顆粒較粗。

【光圈F值】
優:光圈值越小,光圈口徑越大,光圈口徑較大時,有利於較多光線進入CCD感光元件中。
劣:有時後有過度曝光等問題,一般消費型機種大部分不會自行調整技術(及光圈固定到最大)。

【高快門值】
優:是一種避免長時間曝光方式,藉由極短開合快門時間,只讓少部份光線進入,達防手震效果。
劣:高速快門拍照時,在光線不足時,往往會使成相昏暗,需要配合大光圈值補足缺憾。

【加寬CCD螢幕】
藉由加大CCD,來增加感應面積,以多餘的畫素,來做縱或橫的補正。所以說某些機種在用此
功能時,會把原本高解析度,強制稍降到較低畫素進行拍照。

(整理)各家廠牌防手振方式
====================================================

Q3一台相機只會有一種防手震方式嗎?

A3不會的,通常是搭配2~3種方式。

---------------------------------------------------------------------------------------------
Q4目前哪些廠商有主打哪些技術?
---------------------------------------------------------------------------------------------

【Panasonic】國際牌
◎【MEGA O.I.S 光學防手震】
(整理)各家廠牌防手振方式
---------------------------------------------------------------------------------------------

【PENTAX】賓得士

◎【CCD 移動型SR防震裝置】Shake Reduction

---------------------------------------------------------------------------------------------

【Canon】佳能

◎【IS光學防手震】Image Stabilizer+【高ISO】

---------------------------------------------------------------------------------------------

【CASIO】卡西歐

◎【高ISO】+【高快門值】=>【Anti Shake DSP】
(整理)各家廠牌防手振方式

---------------------------------------------------------------------------------------------

【SONY】新力

◎【光學防手震】+【高ISO值】

---------------------------------------------------------------------------------------------

【Nikon】尼康

◎【VR光學防手震系統】Vibration Reduction+【BBS系統】Best-Shot Selector
(整理)各家廠牌防手振方式

---------------------------------------------------------------------------------------------

【Konica Minolta】(目前已被SONY收購)

◎【CCD防手震】+【AS光學防手震】Anti-Shake
(整理)各家廠牌防手振方式

---------------------------------------------------------------------------------------------

【FUJIFILM 】富士

◎【Super CCD】+【高ISO值1600以上】

---------------------------------------------------------------------------------------------

【OLYMPUS】奧林巴斯

◎【二維感知器】

---------------------------------------------------------------------------------------------

【RICOH】理光

◎【CCD防手震】+【光學防手震】

---------------------------------------------------------------------------------------------

=============================================
以上資料來源www.mobile01.com,如有錯誤請告知,謝謝
=============================================
2006-5-16修正。
參考資料http://freefall.csie.isu.edu.tw/~k8803108/termpaper.htm



2006-05-14 11:19 發佈
wow-168 wrote:
嗯,話說現在很多人在...(恕刪)


pentax+一個

(Shake Reduction)防手震裝置。

剛出來沒多久 自行研發的
wow-168 wrote:
【ED 鏡片】、【蔡斯鏡片】、【萊卡鏡片】、【SMC鏡片】、【信乃達鏡片】等等。
優:以優良光學鍍膜及研磨鏡片方式,降低光線的損失。
劣:始用較高檔鏡片組,想當然爾;價錢就比較貴。



這跟防手振又有何關係???

【蔡斯鏡片】和【萊卡鏡片】不就是 Carl Zesis 和 Lecia 鏡頭的中文名稱..... 不過是以出產光學有關用品出名, 好像和防手振也拉不上關係吧?

不明白......



SL
http://www.iamSL.com
補充:
Konica-Minolta AS防手震專利仍屬 KM專利資産
Konica-Minolta 僅將相機事業部門賣給SONY,但 Konica-Minolta 仍然存在

讓渡書中指出 SONY對Konica-Minolta的相機資産專利雖沒有擁有權,但是擁有其實施權

由於原Minolta 自動對焦 alpha 系列鏡頭並沒有光學防手震設計
而 AS 機身防手震的開發是目前唯一方式能全面將所有連結上的鏡頭賦予防手震功能

因此,在目前防手震潮流之下,
除非 SONY 主動放棄目前機身防手震 (此舉形同放棄市場)
不然,SONY 沒有道理有技術但不實施

這種顧慮如同 「SONY 將 Alpha系列購入卻更改接環」一樣,
是不符併購效益與邏輯
再補充一點:

手震乃因於「快門速度過低,而手持振動效應明顯的結果」
防手震乃在解決「在手持振動效應明顯的結果之下,仍能保有清晰影像」

也就是說,防手震必需是經設計之補償機構
而非ISO值,光圈值,快門值,感光元件種類,微電腦選擇相片,更非鏡片廠牌或是鍍膜

簡明而言,
僅有Canon IS, Nikon VR, Pentax SR, Konica-Minolta AS
才可稱為防手震系統
這篇看起來有點誤導的感覺

其實最早開發防手震技術的是NIKON的VR系統,最早是使用在該廠牌的小型傻瓜機上面(197X年)
但是後來並沒有重視,到了AF SLR時代,CANON推出了IS的一系列長焦鏡,NIKON才重拾本行

目前為止PANASONIC和SIGMA的OIS和OS系統都是源自於CANON的IS(印象中是有授權關係)

但是變態的防手震方式則是由MINOLTA推出A1同時推出的AS,以搖動CCD的方式達成
後來有跟進者:PENTAX和RICOH都屬於此類方式,但是是不是完全自行研發!???WHO KNOWS,廠商都沒有自行澄清低~~~

在CCD防手震的跟進者推出之前,合併後的KONICA MINOLTA進一步推出了結合搖動CCD以及鏡頭組的X1像機
不過依然算是MINOLTA的AS延伸,本質上一樣是搖動CCD作補償,但是多了兩個自由度<=其實很厲害

比較奇怪的是SONY,目前該公司的光學防手震系統並不知道是誰授權的,不過是屬於鏡片防手震系列

翻譯中的"迴轉感應器"是個怪異的翻譯名稱,正式名稱為陀螺儀
陀螺儀可以偵測各向的加速度,算是近年來微機電系統發展的新寵之一,大到洲際飛彈,小到遙控飛
機都會用來偵測方向改變量,加速度量,某些特定用途上會用來穩定物體的平衡(有個吉米丘兄曾經
勸敗過的"姜"就是這類)

只要是CCD防手震或是鏡片防手震(通稱為光學防手震)的系統都會用到這玩意兒,如果其信賴度無法信任.那就大家都別玩啦

防手震能力取決於廠商的陀螺儀精度,以及取樣率,以PENTAX新出的A10來說,DPREVIEW就再
測試中評論其在突然拍攝的狀況下可能會拍出更糟的照片,例如等校焦長38mm卻在1/160的快門拍攝失敗
陀螺儀算是各家防手震技術的"重點項目"注意一下PANASONIC的各代OIS
其實強調的是取樣率提升多少多少,實際上就是說該公司使用的陀螺儀的取樣率,取樣率不足自然不足以信任,就是這麼回事吧

除了光學防手震以外還有電子型防手震,主要是以影像運算的方式來達到影像穩定,不能說是完全沒有用
但是有時候會被運動中的物體誤導

至於大光圈,高ISO等等其實"不太能算是普羅大眾所認定的防手震"
鏡片種類"根本就是此行的入門條件"當然不能算是防手震技術,另外不論是PANSONIC的LEICA鏡頭,或是SONY的ZEISS
其實都是"授權";何為授權???簡單的說是自行生產送往LEICA或是ZEISS檢測通過的就是授權款
現在PANASONIC新出的L1 DSLR的KIT鏡也是屬於LEICA授權而已,並非LEICA操刀

大概就是這樣

如有謬誤請指正,大感激
恩,是有不錯的一些資料收集和歸類,但是。。。並不合題目。。。的確有誤導概念,讓人加不下去分數。

nikon的VR,canon的IS,這叫“防手震”,甚麼高ISO,大光圈,這些。。。叫高iso和大光圈。。。= ="

然後甚麼ed,smc鍍膜,leica, zeiss。。。這些和震不震根本沒甚麼關聯。。。
Gear Up!
我覺得能被冠上高ISO技術的只有富士~
佳能的部份高ISO只能說是數位單眼部份~

因為多數的 DC 高ISO 基本上雜訊都是比多的,只有富士的才是真正處理的漂亮
佳能的部份 DC 高ISO 並沒有比其他廠商來的好,但是DSLR的部份高ISO的猛度是眾家皆知的~


另外卡西歐的部份, “高iso“ 跟 “高快門值“ 一點都無法稱的上是技術
因為高ISO大家都會做,只是處理出來的結果能不能看還有帶商討
高快門值只要光圈夠大,ISO夠高就可以達到,快門完全只是一個相機基本必備的東西,並不是獨家技術

卡西歐的獨家技術是~ 比較優良的電力管理吧,這是我唯一想的獨家優點......
相機有一種奇妙又難以抗拒的吸引力...........
wow-168 wrote:
嗯,話說現在很多人在...
.................................
【Nikon】尼康
◎【VR防手震系統】+【ED 鏡片】+【BBS系統】
......................(恕刪)

BBS系統是啥?
sctjoa wrote:
BBS系統是啥?...(恕刪)


用連拍的方式,挑出一張比較不振的
Alpha接環鏡頭心得 http://blog.ducknest.com/ 討論區 http://www.dplab.org/deesBB/index.php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