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
我承認這一篇是非常另類的
但是當攝影走到某段路時
135系統的觀景窗絕對無法滿足你的眼睛
就算有加倍鏡、放大視野的觀景窗零件
你依然必須要把眼睛埋在那個小小的觀景窗前
4x5相機是最古老的相機
由攝影發明以來他就一直存在
至今結構仍然沒多大改變
又重
又難操作
又沒有什麼電子結構輔助
但是要學會如何操作他
你就必須了解整個攝影的流程
什麼光圈快門景深移焦變焦閃燈同步...............
舉凡想的到的攝影知識都要了解
就算不精通也要了解
要不然在操作這台大怪物時絕對會很痛苦
通常4x5系統運用在攝影上都是風景攝影以及商業攝影
人像攝影上則因為器材結構的限制
通常只在大團體合照或是商業廣告大看板或是精細寫真攝影需要才使用
另外偶爾會聽到還有所謂8x10系統相機
他跟4x5系統其實是一樣的
差別只在於後板的底片取景框不同
4x5系統相機其實是可以自由更換不同廠牌零件的
只要裝的上去就可以了
他的機身結構只是由一堆支架組合而成
除非最頂級機種
否則你看不到任何一個機械零件
說的不好聽一點
當你把一台4x5相機拆散以後放在地上
應該每個人都會誤以為他是一堆破銅爛鐵吧
說了一堆
這麼難用的玩意為什麼歷經百年卻依然是許多攝影家的最愛??
我們先來看看他的底片大小

最右邊是135底片
中央是120底片
最大的就是4x5底片
可惜我還沒用到8x10底片,要不然會更嚇人
這樣一比較就知道4x5的魅力了吧
所謂的4x5底片就是4x5相片那麼大張
同理
他的取景框就是這麼大
當在拍攝時光是眼睛在看那大小就夠讓人感動的了
談了這麼多
也該放張本尊的樣子了


可以看到他的結構很簡單
雖然說沒有任何電子結構
但是操作時一如剛剛說到的
必須了解所有攝影的原理
關於這部份要談就是一整堂課的時間了
所以恕我就略過
在進入數位領域之後
4x5系統也產生了數位機背來做對應
同時因為本身鏡板就大
所以相對的感光元件也大
6000萬、8000萬畫素的數位機背都不是問題
只要你有錢...........
這就是問題了
好吧
爲了因應這個窮人買不起上百萬的機背的悲哀
廠商發展出了轉接135系統的接環
雖然說不好用
但至少也算是4x5系統轉數位的入門器材了
先來看看轉接板的長相


結合在4x5機身的樣子

4x5相機雖然結構簡單
他的鏡頭結構也其實更是簡單
但是他所能做到的效果卻是一顆價值數萬元的鏡頭都不見得做得到的
先來看看他裝接150鏡頭之後普通的拍攝照片
PS.150鏡頭在4x5系統上是標準鏡頭,這關係到底片比率換算的原理

這一張是標準拍攝的樣子

鏡頭板移位轉向左方

鏡頭板移位轉向右方

鏡頭焦點集中於左方人物的頭部而已

鏡頭焦點集中於右方人物的頭部
4x5相機能做的特殊效果還有很多
這次只先大略提到小部份
其實包括頂級單眼相機才能做的效果他也能做
只是操作上沒有那麼輕鬆
但是這幾張圖可以看到它能夠做的特殊效果
包括將焦點僅只集中於某一部份而已
雖然說現在的影像軟體也能做這些效果
但是能夠完全不依靠後製就直接拍攝出一張這樣的底片
卻是其他相機所望塵莫及的
下次若您有機會在器材店見到這相機
請停下來看看由他的觀景面板看出去的影像
〈真的是面板,而不是〝窗〞〉
相信您也會感動於他的大魄力的
之前的照片是日光下拍的
色澤太過平淡
再附上幾張由閃光燈所拍的
色澤層次就完全不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