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簡單評測]T303UA測試市售4款thunderbolt 3外接顯卡盒比較。

測試筆電本體我是使用ASUS Transformer pro 3(簡稱TP3) T303UA i7 16G 512G版本。
這台要去官網更新所有的驅動外,尤其是thunderbolt3的韌體以及驅動一定要更新到最新,才能以6th的intel CPU支援這些外接顯卡(否則後出的外接盒原生只支援7th的intel CPU),另外也要去ROG XG station 2的官網裝3個公用程式
ROG-XG-STATION-2 Hot Plug Tool ver0.0.1.9
GPUTweak2 Ver1.4.0.8
ROG-XG-STATION-2 AURA RGB Lighting Control ver0.0.4.4
前兩個就算是接非ASUS的顯卡盒也要裝,否則不會穩定,最後一個僅能在ASUS自己的顯卡盒上作用。

測試外接顯卡盒,為以下這四款,
Acer Graphics Dock
Razer Core
AKiTiO Node
ROG XG Station 2

應該是目前全部的hunderbolt 3外接顯卡盒了。

另外推薦配備:
Belkin Thunderbolt 3 連接線 (2 公尺)
目前唯一超過0.5M長度還能維持40 Gbps 的 Thunderbolt 3 傳輸線,其他廠只要超過0.5M(現有市售規格有1M和2M),傳輸效能只剩下20 Gbps。

受測顯卡,我自己本身和外借來的,以效能排序是
ASUS GTX1070 OC 8GB
MSI GTX980TI OC 6GB
MSI GTX980 4GB
EVGA GTX1060 OC 6GB
Inno3D GTX1060 6GB短版卡
技嘉GTX970 4GB短版卡
MSI GTX960 GAMING 4GB。
再來去Nvidia官網抓驅動,然後且接上外接盒和顯卡再安裝,否則會安裝失敗。


以下是各自實機圖片和簡單各自感想,最後會有整體評比感想。
Acer Graphics Dock:
[簡單評測]T303UA測試市售4款thunderbolt 3外接顯卡盒比較。
[簡單評測]T303UA測試市售4款thunderbolt 3外接顯卡盒比較。
整體非常輕巧好攜帶,其實他它還有一個大約一般筆電隨附一樣大小的變壓器,大概是本體1/3的體積大。
以下是他的I/O:
[簡單評測]T303UA測試市售4款thunderbolt 3外接顯卡盒比較。
[簡單評測]T303UA測試市售4款thunderbolt 3外接顯卡盒比較。
正面有USB3.0*3 + 3.5mm音源孔,背面則是電源孔、RJ45網路孔、HDMI2.0*1和Display port 1.2 *2。
他是內建顯卡GTX960M 4GB版本,效能大約只到桌機GTX950。

這款搭配TP3是目前最輕薄好攜帶的,也是我個人目前唯一留著的(剩下的外接盒都還人了),我想有人會覺得說道不如買電競筆電來的輕巧,因此要打電動的請真的還是去買電競筆電(CPU還是真四核),這款組合是以輕薄筆電平板以繪圖、作筆記和展示給客戶看為最主要訴求的用家,打電動或展示3D繪圖只是輔助!

題外話一下:這台去年剛拿到時非常不穩定,打單機不須聯網的高畫質遊戲有時還ok,可是一旦遇到要連網,瞬間要處理眾多資料以及畫面運算時,會直接斷線然後整個死當,直到最近ASUS韌體更新後,我也剛好換了較優質的2M Thunderbolt3線材材變的穩定和正常,雖然偶爾還是會發生斷線,但重開機就解決了,目前三天只遇到一次,且都是筆電剛開機跑遊戲發生,一旦一開始ok,後面就會一直穩定下去,算是另類的小缺點。

優點:
輕便、好攜帶,擴充port給得很足夠。
缺點:
效能顯卡屬於中低階版,且不可拆換。



Razer Core:
[簡單評測]T303UA測試市售4款thunderbolt 3外接顯卡盒比較。
[簡單評測]T303UA測試市售4款thunderbolt 3外接顯卡盒比較。
[簡單評測]T303UA測試市售4款thunderbolt 3外接顯卡盒比較。
[簡單評測]T303UA測試市售4款thunderbolt 3外接顯卡盒比較。
[簡單評測]T303UA測試市售4款thunderbolt 3外接顯卡盒比較。
[簡單評測]T303UA測試市售4款thunderbolt 3外接顯卡盒比較。
[簡單評測]T303UA測試市售4款thunderbolt 3外接顯卡盒比較。
[簡單評測]T303UA測試市售4款thunderbolt 3外接顯卡盒比較。
[簡單評測]T303UA測試市售4款thunderbolt 3外接顯卡盒比較。
以下是I/O官網圖(當時我忘了拍)
[簡單評測]T303UA測試市售4款thunderbolt 3外接顯卡盒比較。
本身有USB3.0*4和一個RJ45網路孔,不裝顯卡也可以使用,裝上顯卡後才能使用顯卡上的那些視訊連接頭。

題外話一下:這台第一次拿到手運氣不好拿到故障機,多等了一個月才換好貨,當時ASUS還沒放出我這台筆電的韌體更新,結果是I/O能用,卻會顯示不支援外部GPU;直到去年12月底ASUS放出Thunderbolt 3韌體更新後來整個就都正常了。

優點:
外觀大小重量適中,擴充port給得很足夠,GTX10系列和GTX9系列顯卡支援度都很好,效能也很穩定。
底部有防滑墊,可以說中規中矩。
缺點:
若想要攜帶,以這重量不太可能,但若只是桌上型配件,這就沒甚麼大礙。



AKiTiO Node:
(AKiTiO Node由於我測完就還回去,照片不小心刪掉,我只好以官網圖片
先貼上)
[簡單評測]T303UA測試市售4款thunderbolt 3外接顯卡盒比較。
[簡單評測]T303UA測試市售4款thunderbolt 3外接顯卡盒比較。
以下是I/O官網圖(當時我忘了拍)
[簡單評測]T303UA測試市售4款thunderbolt 3外接顯卡盒比較。
只有thunderbolt3 連接附一個孔。

優點:
扣除Acer那台可以方便攜帶但卻中低階效能的外接盒,這台外觀大小重量是目前真正可外插顯卡最輕的,也最小的,但都也輕一點,小一點而已。
缺點:
一樣若想要攜帶,以這重量也是不太可能,但若只是桌上型配件,這就沒甚麼大礙。
但是最重要的,I/O擴充port可以說根本沒給。GTX10系列系列顯卡支援度都很好,但GTX9系列我測到還算穩定的只有GTX980,以下GTX970和GTX960都會常當機,偶然沒當機其畫面跑起來也異常不順。



ROG XG Station 2:
[簡單評測]T303UA測試市售4款thunderbolt 3外接顯卡盒比較。
[簡單評測]T303UA測試市售4款thunderbolt 3外接顯卡盒比較。
以下是I/O
[簡單評測]T303UA測試市售4款thunderbolt 3外接顯卡盒比較。
本身有USB3.0*4和一個RJ45網路孔,還有一個不明所以的USB type B接頭,由於不裝顯卡也可以使用前面幾個I/O,所以這個USB type B根本就不知道要做甚麼?
一樣是裝上顯卡後才能使用顯卡上的那些視訊連接頭。

優點:
原廠支援度,搭配軟體可以調整LED燈,其電競酷炫的顯示燈也可以依照顯卡溫度來變化,可以說非常酷炫。
擴充port給得很足夠,GTX10系列和部分9系列顯卡支援度很好(GTX980ti),效能也一樣很穩。
缺點:
重量非常肥大!體積也非常無意義的肥大!
雖然那電競燈很酷炫,但很沒意義,因此造就燈管塞在裡面增加了體積,非常多餘,電源開關在裡面,根本不懂為啥這樣設計。
不明所以的USB type B接頭,不知道這幹嘛的。
雖然10系列顯卡支援度不錯,也令外借到GTX1070(今天稍早),可是9系列測到GTX980TI,往下就不穩了,不知道是不是非ASUS原廠的關係,至少我這幾張GTX980和GTX970、960跑出來都會當機,若是只有原廠ASUS的9系列顯卡才能完整使用,那這支援度真的有待加強。




價格比較:
Acer Graphics Dock代買售價約12000,體積最小但內建960M不能拆換,但I/O完整且攜帶最輕巧方便。
Razer Core目前代買售價21000元,I/O完整,整體上很低調,體積也適中,可以說算是我目前最推薦的。
AKiTiO Node 售價9980元,沒有任何擴充的USB hub和其他網路恐等I/O,他就真的單純外接顯卡盒,沒有其他附屬功能。(若價格可量且不需要I/O的再考慮。)
ROG XG Station 2售價15600元,雖然價格稍微便宜且I/O完整,但體積超龐大,個人不喜歡太顯眼(例如老婆會打人),或是晚上睡覺時都超亮,非常不方便。。


效能整體說明:
不管是哪一台,就連最高階的顯卡搭配的,如果是直接傳輸回筆電的,以鬥陣特工來說,FPS最常平均只會在1080P 45FPS、2K也是45FPS。
可是若是直接在外接顯卡盒上直接接上外接螢幕,其不管1080P還是 2K的解析度,FPS都可以超過70,穩定60沒問題。

以CPU天梯來說,我這台TP3的i7 6500U效能已經追贏桌機板的第一代i5-750以及第三代i3 CPU,整體上來說算是足夠了,雖然CPU再好一點效能理應還是會提升,但我想這除了CPU速度不足之外,主要還是那條40Gb/s的thunderbolt 3頻寬,畢竟回傳螢幕都吃同一條頻寬,傳輸量當然會有所限制。

當然本身是PCI-E3.0 X4的規格,符合剛好等於PCI-E 1.0 X16的速度,雖然高階顯卡會吃不滿,但在1080P下我想至少也有85%以上的效能被保留下來。


這樣的玩game來說,40FPS其實是足夠了,若像要更高效能,最簡單就是買一台螢幕外接就能解決,還能享受這樣多功能工作站(輕薄+繪圖筆記平板+高續航力+可外接電競等級效果的顯卡和螢幕)。

但若要求連攜帶式的都要順暢,還是請你買電競筆電吧!



這裡補上可外接TB3顯卡盒目前已知的條件和規格,67和68樓都有說明。
2017-02-03 9:13 發佈
太專業了 給樓主一個鼓勵!

姚 子 wrote:
太專業了 給樓主一...(恕刪)

謝謝^^"
這篇文太神了 我跟你跪了

不知道大大有沒有空多測些外顯實際跑遊戲的數據及穩定度

用手邊還留著的設備就好
nicalbaby wrote:
這篇文太神了 我跟...(恕刪)

大多數只能用講的耶!因為現在沒跑
但基本上可以確定一件事,外接螢幕的話,幾乎都可以完美看到你顯卡的最高效能!(PCIE3.0 X4的極限值沒問題)
CPU的部分不用擔心,我剛測試惡靈古堡7,以GTX1060外接ROG station 2,不管是回傳給自己的筆電螢幕還是外接外部螢幕,都異常順暢!
只是內接回來的畫面FPS還是平均在45FPS那裡,外接幾乎無限制,你螢幕有多高就能標到多高!當然這是以1080p、2K來看(我外接螢幕是2K 165Hz ASUS那台螢幕),圖形效能我都給他全開就是,非常好。

但用本身筆電螢幕的話,建議降一階,以OVERWATCH來說,最高畫質FPS穩定平均會落在39~42FPS附近(主要原因再回傳畫面給比電螢幕式的那個頻寬還是不足),而降一階的話都會落在45~60附近迴盪,相較之下眼睛舒適度來說會比較穩定。

dx9901mk5 wrote:
大多數只能用講的耶...(恕刪)




了解了 學習了

這幾天都在爬外顯dock的文章,就大大這篇測的最多

看別人測的似乎都遇到不少驅動跟driver的問題,看大大的測試結果來看,目前相容性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像有人反應DELL的XPS死活都裝不上去,有點賭人品的味道



大多數的測試都說效能會降到80%左右,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影響到的? 頻寬、TB3晶片、驅動、fireware、OS?

您覺的是什麼影響到的?
nicalbaby wrote:
了解了 學習了這...(恕刪)

很明顯可以感覺是TB3晶片的頻寬,因為外接螢幕的話,FPS飆升的超快也很穩,但一回傳給自己筆電螢幕,大概就瞬間降低效能不少。

DEL XPS 13似乎是不支援,除非原廠放出韌體更新,但XPS 15已知跑Razer Core是很穩定也很順。前者跟TP3 CPU相同,所以應該是TB3晶片韌體更新的問題,後者是高階CPU真4核,穩定度應該較好。
dx9901mk5 wrote:
很明顯可以感覺是TB3...(恕刪)


所以目前為止沒一款是XPS 13可以用的嗎??原本想買XPS 13 i7版的,現在整個火被澆熄了..............
最近剛好想入手的是XPS13 9360 7th-i5款的,如果是7th是不是就直接支援egpu呢?
感謝大大整理分享~!!!!
先收藏學習一下~THANKS
那個 USB type B 是給你的T3P用UBS3.1連過去的(USB-A TO USB-B),所以 40G+10G=50GBPS, 大大可以試試看效能是否提升? 謝謝分享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