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S Studio Sound讓筆電音質好太多了吧..

原本筆電附贈的SRS軟體開了不如不開,
所以就放在那邊沒用.

但後來SRS音效優化技術被DTS買走的樣子,
所以筆電驅動頁面隨著WIN10更新之後附贈了這個軟體!

DTS Studio Sound

station-drivers.com下載點

還沒在桌電上嘗試安裝過, 但應該是沒綁機器的.
只要Realtek音效晶片的驅動有更新到最新應該都可以

嘗試在官網上找到更新的版本? 感覺是免費軟體 ? 但找不到.. 
這個版本是2015/7/23號做的樣子, 應該有跟著對windows 10做一些優化.

另外HP/Toshiba筆電好像也有附贈這個軟體,
但版本都遠舊於LG網站, 都是2013年的軟體了.

使用過後真的令人驚訝.. 音量會比原本來的大聲
不僅會自動跟著耳機/喇叭/內建三者自動切換

而且音質原本遠輸IPAD的,
但現在幾乎可以差不多了!? 至少是快追上了

主要就原本用耳道耳機聽, 聽久會感覺很痛苦,
聲音一點也不飽滿, 而且還蠻刺耳的,
而這個DTS Studio Sound卻調整的相當的有水準,

嫌筆電音效太差又不想用三流虛擬音場技術的人可以試試看,
個人覺得這好像不只是唬爛華麗的音場效果,
而是在質的身上有去調整的感覺
感覺就像當初HTC的BEAT音效調整原理一樣

歡迎試試看分享下心得,
不確定可不可以在每台電腦上都有用就是了.

另外音效裝置裡面的這個增強的部分不能關掉, 只勾選立即就好
DTS Studio Sound讓筆電音質好太多了吧..

全音域喇叭/耳機這個勾也會影響低頻深淺
DTS Studio Sound讓筆電音質好太多了吧..
2015-12-08 9:21 發佈
這種東西怎麼可能讓音質變好

就是把一些微弱的細節拉得比較明顯,聽起來感覺比較豐富


就好比影像播放軟體的影像強化技術,例如DVD品質強化成Full HD
就是做了補點、銳化、增加對比,強化後跟原本的DVD比畫質似乎真的變好,但是跟藍光比還是差一截
畢竟沒有的東西就是沒有,所以有些影片強化後會變得怪怪的

NAEROK wrote:
感覺就像當初HTC的BEAT音效調整原理一樣


怎覺得你在批評DTS Studio Sound......
追逐目標 享受人生
Wesley Hsu wrote:
這種東西怎麼可能讓...(恕刪)


有可能阿...
就像BEATS一樣, BEATS不只是做硬體調整,
還有做內核跟軟體層面的調整,
Audiophile optimizer之類的收費軟體也是,
安卓手機上好像也有修改Beats內核的APP吧.

而且剛剛測試了一下,
這款軟體似乎不是有Realtek音效晶片就可以的,
還要特定某些型號的Realtek晶片才行,
也就是它動用到了驅動層面支援的部分."

其實就連華碩音效卡也有在做軟體調音,
光安裝驅動跟連軟件全安裝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ASIO緩衝1ms不見得也比50ms好聽,
就是多了一層處理, 變慢了不見得就會比較差.
器材直接接壁插的聲音也不見得就比接排插(好的排插)好一樣,
聲音可能會很衝, 衝到受不了也是可能的.

而且DTS真的本來技術就比AC3高一籌,
它是SRS或者BBE或者Dolby pro logic的話,
本身也沒話說, 那幾個本身本來就很"差", 完全認可.
但它是很多人都沒用過新開發的DTS premium sound套件,
總該用過才說就是了.

原本只有高音刺耳, 變成三頻均衡, 樂器都在該在的地方,
這樣不能說是音質變好嗎?
個人覺得HI-END的角度也許不能說變好, 但一般人的角度是變好的吧
就像BEATS的處理也是可以開跟關的,
但很多人選擇開, 因為變好聽了.

另外舉的例子真的有點差太多了..
藍光跟比較爛的訊源比..
這樣拿MP3跟WAV比的意思嗎..

這個東西要做比喻的話, 好比原本偏高音刺耳(畫面偏藍色)
調整回來變成比較正確的三頻平衡(顏色接近6500K)
這樣才是正確的比喻.

而且就算是720P訊源用上BlueskyFrc/SVP, m
advr之類的, 還是比看原本的720p來的好看阿..
就是說拿怎樣的mp3, 結果變成更好聽的mp3,
拿怎樣的wav, 結果變成更好聽的wav一樣.
就算是說因為拿了Jplay所以變好聽了,
但Jplay最終也還是軟體阿..
況且Jplay也是有軟體調音的,
總之還是有可能性吧.

反正就是分享, 能用就用.
個人覺得音場跟原本沒有的差不少就是了
原本聽一下就很想吐, 用了變均衡很多.
不是僅僅是印象中的EQ而已,


jim3000x wrote:
怎覺得你在批評DTS...(恕刪)


? BEATS後來可是被蘋果買走耶..
BEATS本身看過音效調整超強的一家公司.
這家公司絕對不是強在耳機而已,
是在音效優化技術上,

聽過BEATS還在HTC的時候的產品,
真的有驚訝到, 隨便拿個耳機也有均衡的聲音.

當然本身也是認為DTS比AC3高一階就是了

就是DTS很強, 所以才說用看看,
是不知道SP4能不能安裝就是了.

NAEROK wrote:
原本筆電附贈的SRS...(恕刪)

不知道SP3能不能用
SP4不能安裝...

NAEROK wrote:
有可能阿...就像BEATS...(恕刪)
人權,是一種很抽象的議題,因為你首先得拋棄一 些你想堅持的理念,然後擁抱一些你想讓他人過的更好的概念

yuehxian wrote:
SP4不能安裝.....(恕刪)


Realtek Audio Driver V6.0.1.7195以上に対応しました。Realtek Audio DriverをV6.0.1.7195以上にアップデートした場合は、こちらのDTS Studio Soundのアップデートを行ってください。

驅動版本確定在V6.0.1.7195以上嗎?


DTS Premium Sound則提供解碼與環場音效強化套件,包含DTS解碼器、可針對耳戴式耳機提供浸潤式環場音效,針對單音╱雙立體聲喇叭提供額外的音場擴展技術,並針對低頻最佳化以提供較佳的Bass反應,提供高頻音波輪廓以改善清晰度、使細節更豐富,將原始壓縮失真的音頻訊號修復,以及針對喇叭的"客製化調校"。

可能這個套件裡面有所謂的調校設備清單? 會判斷是不是已調校設備才給不給安裝?

另外不能安裝是不是會跳出來什麼 "不能支持處理DTS程序"之類的?
本來不太想繼續回的,不過你這麼熱心回了一長篇,好像不回你有一點過意不去。

首先,非常贊同樓主願意分享發文,這是一件好事。

不過使用這類軟體並不會讓「音質」變好,正確來說應該是變的比較合你的喜好口味而已,以下會慢慢說明。

聲音喜好本身就是很主觀的,有些人喜歡,有些人不喜歡(但他並不會有哈味),如果說評論音質的好與不好,其實也是有一定的標準。

舉個例子,照片也是很主觀的東西,每一張照片照起來好不好看都是屬於個人喜好,當然畫素越高畫面越清析,噪點(雜點)越少,我們都可以客觀的去說畫質的好壞,一張拍起來非常糢糊雜點很多的照片,或者解析度非常低的照片,可能有些人比較喜歡,不過應該都不會說他畫質好吧?

回到聲音,如果說你本身的音訊檔案就是mp3 128kbps/16bit的情況,今天你透過了軟體再怎樣的運算補插補點,本身沒有的東西就是沒有,如果說我給了你兩個點,要你在中間補點,你要補一次線性?二次線性?還是說不定本身有一個極高或極低頻被cut掉?你要怎麼補?都是機率性的在賭原本的聲音是怎樣的情況,而不是最真實的。雖然你聽起來透過軟體,聲音的資訊量感覺變的豐富了,但這確實是「失真」的,當然有些失真聽起來比原本的好聽,也會有部份聽起來更糟的,這都不是提升音質的最佳方法,只是符合個人喜好而已。

Beats耳機與自家軟體調音部份我不多做評論,他在手機上面也沒有硬體聲音晶片的樣子,聽過之後我只能說真的是糟到透頂,把低頻大量往上拉然後聲音整個變的很不清析,更別提那些要裝電池的beats耳機,聲音都還沒開始播就擴音雜訊一堆,會覺得beats好的不外乎原本用太爛連低音都出不來的耳機不然就是沒比較過跟潮選外觀喜好的,這邊我比較主觀,沒什麼討論性質可言。

ASIO的最主要提升聲音部份,是讓播放聲音的軟體可以不透過系統的resample與再次處理聲音而讓音質變差,直接強制佔用音效輸入輸出,也就是你在播放音樂時再開其他軟體聲音也播不出來,緩衝1ms與50ms不是很懂你想表達的意思,buffer高低也不影響聲音快慢阿,只是我先把下1ms的資料預先丟給你,或50ms的資料預先丟給你,原則上1ms比較容易音質變差,如果剛好你電腦因為其他軟體正在運行無法處理音訊,可能就會發聲爆音、破音或者聲音停住的情況,這怎樣都不會音質變好吧。

再來談到硬體部份,筆電的喇叭單體大小就是這樣,喇叭本身的功率頻率就是這樣,你就是很難突破,舉個例子,螢幕為何同樣尺寸價差這麼大,如果說這個螢幕本身的顏色只能發出1000種顏色,你再怎樣都無法讓他呈現這1000色以外的顏色吧?一分錢一分貨。

器材直接接壁插或多接一個排插的部份,這扯的有點遠了,像擴大機(AMP)的部份多半很講究電源,如果電流不穩都會很直接的影響到聲音放大。我們先假設今天的供電十分穩定的情況,那你接了排插原則上最極限就是聲音一樣好,如果排插爛了些可能還會因此影響電的品質。而為什麼有些時候接了排插會好,有一種說法是因為你可以講成他是一個比較大的電容會幫你做電的Buffer,一般供電一定是多少會有電壓起幅而且不穩定的,有些排插會有濾波或穩壓的效果。音響界有太多的玄學與爭論,這邊不再多敘述。

還有你提到原本高音刺耳,使用後變成三均平衡(你是要說三頻均衡吧?),那你有想過為什麼原本會是高音刺耳嗎?是本身的聲音檔問題?還是喇叭本身高音就過於突出而中低頻出不來,而後變成了三頻均衡,是把高音往下降還是中低頻往上拉?我覺得如果你應該去仔細聽,你會發現多該了這些軟體,不是聲音變的忽大忽小,就是會產生爆音或者雜音在裡面,可能是因為「你不常聽到應該是正確的聲音,而以為這就是正確的」才會覺得他音質好吧,在沒吃過你認為最好吃的牛排之前,你怎會知道自己之前吃的牛排並不是自己認為最好吃的呢?

※三頻均衡這種話少用為妙,說器材是三頻均衡我覺得就像是在說這器材毫無特色一樣,更不要說是筆電的喇叭了。

另外你提到「原本偏高音刺耳(畫面偏藍色),調整回來變成比較正確的三頻平衡(顏色接近6500K)」,這怎會是正確的譬喻呢?
先講螢幕部份,假設原本檔案是正常的,
你送出去的影像給的R G B都是5 5 5的情況,
而你螢幕發出來的是3 3 7的偏藍色,
那你應該去調整螢幕而不是去改你送出去的影像吧?
所以你透過軟體去調整他送出去的聲音,這要如何說是讓音質變好,你筆電喇叭聲音不好,應該是外接好的喇叭讓音質變好,就像要讓500元單體的喇叭發出跟5萬元聲音一樣我覺得這有點難度,就像是你要125cc機車開的跟飛機一樣快一樣,有可能嗎?

再講原本檔案部份,如果本身照片就是偏藍色,你硬去改成正常色溫,這就有點像照片後製,修圖加料,確實有些修圖後會讓照片變美變好,但不可否認他失真了,你把原本的醜女改成正妹,那只是調成你的喜好而已,他還是不真實的。

「720P訊源用上BlueskyFrc/SVP這些軟體」,BlueskyFrc的補插幀我用過,他的道理是原本24fps的影片在60fps上會看起來不順暢,有時兩秒一格有時三秒一格,所以他利用軟體運算把中間那些畫面補出來,看起來雖然變的順暢多了,但你可以多看幾部影片,會發現到有些畫面因為補幀會出現破圖,並不會比原來好看。畫質部份把720p放大到1080p一樣的道理,簡單的圖可能沒什麼感覺,複雜的影像補上去的有些也會扭曲變形。

當然講這麼多並不是要說使用這些軟體不好,如果說在有限的硬體設備上,你能使用這些軟體使這些聲音更合你的喜好,我只能說恭喜你,但這並不代表使用這軟體能讓原本音質不好的東西提升。如果有閒錢的前提下會建議樓主去升級耳機喇叭,並且試著不要使用這些EQ類軟體調整,當然玩器材的同時也別忘了享受音樂的本質。



還有我絕對不是在推坑(!?)。
追逐目標 享受人生
jim3000x wrote:
本來不太想繼續回的...(恕刪)


音質音色不就差個字罷了,沒啥好鑽的

辛苦了
說到這個,可以找dearhoney那位早年專精電腦數位音效的老傢伙來評論這個東西嗎?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