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我開始考慮購買平板電腦,當時的選擇有限,因此在接下來三個多月的時間,我就多做功課,閱讀國內外網站的消息與評論(當然也包括Mobile01啦)、瀏覽Youtube上各種產品的影片、參觀國內電腦展等,以選擇最適合自己需求的平板電腦。到了四月初,我選定了華碩的Eee Slate。
可是問題來了,Eee Slate在台灣沒有上市,而在四月初國內春季電腦展中,我問了華碩平板電腦攤位的一位工作人員,他居然跟我說該產品在台灣不會上市,而且用筆觸控問題很大,難以解決。我當時覺得他大概想推銷Eee Pad Transformer,但大可不必因此而評論自己都不是很清楚的產品,該打屁股,因為就我三個月以來閱讀國內外各方資料,用筆觸控書寫是該產品最大的優點之一,這還是我第一次聽到這種筆觸控不佳評論。
因此到了四月十四日,我轉而在美國的Amazon網站訂購64GB的Eee Slate (訂價1099美元),二十一日接到出貨通知,二十五日就拿到貨了,也算是驚喜,因為Eee Slate在美國只有Microsoft與Amazon出貨,而且缺貨的情形很嚴重,其他美國網站購入轉售,價格甚至高達2000美元。
這三個星期以來,我對Eee Slate還蠻滿意。我在工作上需要用到Microsoft Office套裝軟體,這部機器是Windows 7 平台,CPU又是Core i5,使用起來得心應手;我工作的一部分要用到數理模型並予以求解,Office中的OneNote使我可以用觸控筆在電腦上做草稿,實在是很方便(當然,OneNote的功能不僅於此);我經常需要閱讀帶有數學式子的論文,電腦銀幕不能太小,否則看不清楚,Eee Slate 12.1吋的銀幕剛好符合我的需求;每年我要到國外參加一、兩次研討會,也需要較輕便但功能不錯的電腦(之前我是Sony Vaio筆電的愛好者)。
雖然這台機器是Windows 7平台,但在用手觸控方面,還算不錯,沒有什麼問題,也沒有原先想像的難以操作。再說,我也可以透過控制台去調整視窗的字體與邊框大小等,增加用手觸控的便利。在用筆觸控方面,Wacom的觸控筆實在很好用,很滑順,也沒有遲滯的現象,是使用OneNote不可或缺的工具。不過,為了避免手腕枕在這台電腦上,使得電腦容易判定手腕的移動為線條或黑點,因此我在控制台手寫筆與觸控的筆觸Tab中,將觸控調到最低。
原先的Eee Slate已安裝了英文版的Windows 7家用版以及Office的簡版Office Starter。不過我用了一、兩天之後,還是決定以外接光碟機重灌Windows 7中文版,並安裝Office 2007(剛好我手邊的Office 2007還可安裝一次)。當然,在重灌之後,我也上華碩在美國的網站,將Eee Slate各種更新檔、驅動程式等都抓下來安裝。經過這一番過程,使用上都很順利,沒有出現問題。重灌之後,原先的Artrage不見了,但損失不大,因為那一套軟體只需要20美元就可買到正式版了。在網頁瀏覽方面,IE9與Firefox 4.01都不錯用,但我用Firefox比較頻繁。
Eee Slate有兩個缺點。一是電池時間不夠長,雖然我有行動電源,但需要2.1轉1.1的轉接頭才能接上Eee Slate。我到光華商場及附近的電子材料行都沒找到這一種轉接頭,還要慢慢設法;第二個問題是它的兩個USB插座太緊,甚至會出現USB裝置拔出後,接頭仍然留在裏面的情況。不過這個問題不大,我買了一個牢固一點的USB Hub外接,可以將各種USB裝置都接上這個Hub使用。
我另外也添購了一些週邊配件。例如,華碩所附的皮套雖然還好用,但我還是買了一個JustMobile Encore iPad 折疊式鋁質置放架。這個支架做的很精緻,而且可以調整各種角度。但缺點是Eee Slate連外框比A4紙還大一些,如果是採直立放置在這個支架上,會比較不穩。Eee Slate支援使用SDXC記憶卡,因此我也買了創見64GB的SDXC卡,做為儲存資料之用,以彌補Eee Slate儲存量只有64GB的缺點。
整體來說,如果五顆星為滿分,我會給這台機器四顆星。不過這台機器好不好,其實要看你的需求而定。如果你購買平板電腦的目的是上網、娛樂、一般性閱讀、經常在外面隨身拿出來秀,那麼我會建議你選購iPad或Android平板電腦,但如果是工作上所需,尤其是經常需要用到Windows應用軟體,還兼具上網、娛樂的功能,那麼Eee Slate是個很好的選擇。
其實「平板電腦」是個混淆的用法,嚴格講起來Eee Slate是Tablet,而iPad與Android平板則是Pad,兩者層次並不一樣。硬要將Eee Slate與iPad等相比,就好像拿蘋果與橘子比較一樣,並不恰當。你的需求是什麼,這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我覺得華碩或國內廠商似乎可以考慮生產11.6吋的Windows 7平板電腦。目前除了Eee Slate以外,以Windows 7為平台的平板電腦皆為10.1吋,但我覺得小了一點,而且CPU都是採取Atom系列,跑Windows應用軟體恐怕不太夠力。如果是生產11.6吋且CPU採用Core架構,閱讀上仍然很方便,且因體型較12.1吋小,一般的接受度應該會不錯。
LazyCloud wrote:
不過這台機器好不好,其實要看你的需求而定。如果你購買平板電腦的目的是上網、娛樂、一般性閱讀、經常在外面隨身拿出來秀,那麼我會建議你選購iPad或Android平板電腦,但如果是工作上所需,尤其是經常需要用到Windows應用軟體,還兼具上網、娛樂的功能,那麼Eee Slate是個很好的選擇。
推 :Q
LazyCloud wrote:
Eee Slate有兩個缺點。一是電池時間不夠長,雖然我有行動電源,
LazyCloud wrote:
我覺得華碩或國內廠商似乎可以考慮生產11.6吋的Windows 7平板電腦。目前除了Eee Slate以外,以Windows 7為平台的平板電腦皆為10.1吋,但我覺得小了一點,而且CPU都是採取Atom系列
CPU 跟 電池力, 一直都是 win7 的兩大問題,
體積愈小, 電池相對也就比較小, 散熱也比較困難...
CPU 如果是用 CoreI, 我是覺得電池一定要做成可抽換的,
EP121 最大的缺點對我而言就是不能換電池.
(可以換電池, 也可以讓電池充電的次數可以控制...)
Windows7 背景跑太多東西了,
尤其是防毒/update什麼的...
如果為了電池續航力用 atom,
我是希望是至少有雙核的, 可是 intel 對這方面真是沒力...
n系列雙核是最後出的, 新的 z系列沒雙核, 年底要出的 atom 雙核, 又是 d 系列...
或許等 windows8 出現, 用 arm 的多核把 atom 比下, intel 才會重視這塊吧!...
未來資訊產品的走向應該是會趨向省電且兼具效能。最近在網路讀到Intel發展3D電晶體成功,就具有這方面的意義,或許兩年以後,我們可以看到這類平板電腦,而且是採用Windows平台,而Windows 8估計在明年問世,之後應該會有更省電、效能好而且手指觸控更便利的Windows平板電腦推出。
兼回Poker大大,我的確是調整你附圖中的觸控項到最低,也附帶將同一個Tab下的手寫項往精確方向移一移。這樣做可以降低用觸控筆書寫時電腦本身對手腕的感應,但沒法完全避免。另外一個方法是在觸控Tab中,不勾選「使用手指做為輸入裝置」。如此一來,電腦就完全不會感應手腕在銀幕上的移動,但缺點是用手觸控點選的功能也停掉了。說也奇怪,雖然這部機器是Windows 7平台,但我還是常用手指點選,因此我選擇前一個方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