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聽說 ~~ 筆電末世紀 ?!?

聽說今年2011年是平板電腦的元年,

平板電腦到底是怎麼衍生出來的呢!

是由筆記型電腦開始!大家為了怕自己的手臂太過粗壯、四肢過於發達,

於是希望身邊的工具越輕越小巧越好!

那為何不是智慧手機呢!

很簡單,隨然智慧型手機的功能也越來越多,攜帶又方便!但終究不能取代筆記型電腦,

因為筆記型電腦的功能以及它螢幕的大小都比手機要來的方便!

平板電腦的效能隨然目前尚不能取代筆記型電腦,

但他的優點就是比筆電輕巧了許多,又比手機螢幕大了許多,

看準了人們的需求後,

這時就衍生出了平板電腦(Tablet Personal Computer→Tablet PC),登登登登!

Tablet PC這項產品其實已經研發了一小段時間,直到今年終於開始發芽了,各家廠商陸陸續續推出自家的品牌,攻占這塊市場!

但很多投資人還在遠遠的觀看猜測推算,這個剛出生沒多久的小嬰兒能不能走的長久。

我個人是覺得沒有問題啦!Tablet PC的便利性是有目共睹的。

不管7吋還是10吋,攜帶上都比筆記型電腦要來的方便!

雖不便於處理大量的文書作業,但臨時資料上的更動及展示卻是方便極了!

而之後的軟硬體都一直在更新進步!未來可能人手一台Tablet PC!筆電末日? 尚待觀察 ~
2011-03-09 11:1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筆電
筆電出來的時候也有人說是pc末日,經過了10幾年,pc依然盛行。
平板要取代筆電還是很難的吧,不是每個人買筆電都只是上上網、看看影片而已。

很多人是拿來工作用的,像是寫程式、處理較複雜的資料或其他應用,甚至是玩3d遊戲。
這很難用平板來完成。
你說的也對!

但是真的有不少人用筆電取代了桌機!

可能是目前有些族群不用那麼強的硬體,反而需要的是便利性!

但平板要取代筆電,真的要再等平版的軟硬體更強點,

才有可能完全取代筆記型電腦吧!

目前能處理的工作可能是簡單的文書處理及資料的搜尋!

我目前使用的功能也是影音、遊戲居多!

感謝您的意見啦!
我倒是覺得是 筆記本末日
目前的平板
大都只適合當筆記本吧

finemkers wrote:
聽說今年2011年是...(恕刪)


我認為,明年是"3D眼鏡"是平板電腦的末日~~~

相信嗎?

finemkers wrote:
聽說今年2011年是...(恕刪)


你的文章錯誤的地方實在太多。
第一,平板電腦不是只發展短時間,而是已經發展10年了。從原先的Win XP Tablet edition一直發展到現在有10年左右時間,他並不是只出現一小段時間。但是這種以桌機/筆電系統出身的平板電腦有很多問題,包括太耗電、重量過重、速度不夠快等
第二,現在所謂的pad類的平板電腦,包括iPad和android系統,是和以往的XP系統走相反路線,是由手機系統發展成平板電腦,實際上也可以算是由智慧型手機走到平板電腦,和以往iPad出現前由桌機走向平板電腦是不一樣的發展。

至於平板電腦元年,誰告訴你是2011年的?2004年就已經有XP tablet edition了。
這這這這....這個很有可能喔!呵呵呵!
但是我還是比較愛有觸感的東西!

Rh wrote:
你的文章錯誤的地方實...(恕刪)


感謝您的分享!真的你分析得很有道理,

我說平板的前身是筆電,聽你分享後真的覺得我誤會了,在此修正!
感恩啦!

“平板電腦元年”會這樣說主要是指它開始大量的曝光及產品的出現!
可能我傳達的不好抱歉囉!
個人認為討論"平板能否取代筆電"之類的話題前
應該先把名詞定義清楚~
平板是哪種平板?筆電又是哪種筆電?
例如ASUS的EP121和EEEPAD TRANSFOMER分別要算是平板還是筆電?

其實與其用"平板能否取代筆電"
不如改以"ARM和X86的競爭"或"WINDOWS和IOS、ANDROID的競爭"為題來討論
或許更為貼切~

「投資人」在觀望...這算是職業病語嗎!

現在講的平板電腦跟以前不一樣,

現在所指的平板電腦,軟硬體大多是用PDA和電子書(閱讀器)綜合發展而來(軟體市集也是),有人還記得iPad一代發表會的內容嗎?這頂多是2007年底到2009年初的事情而已。
(iPad被拿來當對手的是亞馬遜Kindle)

而以前的平板電腦本質上還是筆電,只是增加觸碰式螢幕的「功能」,這一類的產品走到現在理念上比較接近的應該算是All in One的桌上型電腦,一樣是主打以筆電零組件所組成。

這些年來(還不到十年)行動3C產品還沒有誰取代誰的問題,至今仍是填補市場上產品缺口的階段,革命性的取代我認為可能在電池技術突破後才會有新的進展。

舉個例,如果以行動產品大小來分的話,
5吋以下的口袋產品就是PDA、智慧手機等,
5-10吋的就是熱門的平板電腦,
10-20吋就是筆記型電腦,
20吋以上就回到桌上型電腦的領域了,

目前市場上的產品大多在這樣的框架下銷售,
重點在人的需求。
簡潔是智慧的靈魂。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