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已經出來了,我也買了(32GB),但我對HP Slate還是頗爲好奇,並不排除購買的可能。只是HP Slate會有iPad那麽好用嗎?
JooJoo也已經出貨,也有人已經把它拆解。内部的Atom CPU還是需要風扇。HP Slate同樣採用Atom CPU,理論上會有以下同樣的缺陷:
- 有風扇就有噪音
- 有風扇就要有散熱孔,並須隨時注意散熱孔不能被擋住
- Atom CPU + 風扇 = 什麽樣的續航力 (JooJoo經過測試只有3小時左右,與普通小筆電差不多)
- 背部是否會有hot spot? 拿在手上用久了會不會不舒服?
- Win7開機需要多久?JooJoo採用改良式Linux,號稱10秒内可啓用。iPad開機就能用。
- Win7在銀幕觸控方面可否做到iPad那麽順暢?
再者, Tablet 應該是一個用來讀, 看, 玩的工具, 和 iPhone/iPad 的設計接近, 使用者也自然不期待在它上面寫報告, 做投影片, 寫blog 等等的"創造"的事. 然而, 因為長久以來的產品定位的緣故, 使用者對 Windows 7 based tablet 會有更多 "能在上面創造報告, 投影片..." 的期待, 進而產生很多不必要的挫折, 覺得 Windows 系的 tablet 難用. 事實上, Windows 系統自豪的手寫輸入法, 很可能反而放大使用者的挫折. 因為使用者可能因為手寫輸入法做得好像很好用 (其實也沒真的那麼好到天邊) 而誤以為 tablet 可以用來做生產工具, 結果把自己搞得像個阿呆, 而判定 Windows Tablet 很爛.
但 Windows based 系統也不是這麼不堪. Windows 可以支援 flash, 所以在 iPad 上不能做的, 不能看的, HP Slate 都可以. Windows based 的系統對 printing 的支援最好, 內建 XPS, 你看到什麼, 都可以把它印成像 pdf 一樣的電子文件, 還可以簽名或加密. 加上 OneNote 則更方便了, 可以把任何東西都印成 one note notebook, 可以印, 可以畫, 可以註解眉批, 也可以批完後用電郵直接寄出去, 真的很方便. 這些都是 iPad 無法辦到, 但只要用過一次, 就會愛不釋手的功能.
總結是, HP Slate 好不好用, 最後還是看 HP 想把它做成什麼樣子. 而按照 HP 以往的記錄, 除非微軟給他們施很大的壓力, 或甚至直接給他們現金補貼, 不然他們很可能會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而犧牲系統功能. 最後出一台比 iPad 便宜 30 - 50美金, 電池時間只有一半, 但難用得要死的怪胎. 噢, 希望我悲觀的猜測永遠不會成真.
http://starterx.blogspot.com
Minus wrote:
Hp slate 感覺是個 兩邊不討好的產物,效能應用勝不過tablet;娛樂應用不高於ipad...(恕刪)
slate其實就是tablet 而且是最純粹的tablet
一般鍵盤式 可轉換nb模式叫做半tablet
部落格 http://lilithgo.pixnet.net/blog 電腦 布袋戲 acg 都可以找我聊
但少了鍵盤的平板, 除非在人機介面上能夠強化, 否則 HP Slate 還是沒有 小筆電來的好用..
HP Slate 功能面比較適合給想要有隨身pc功能,但目前沒有筆電的族群使用..
而 ipad 有豐富軟體&順暢的人機介面,
優點就強在 ipad 能夠執行的專用軟體, 很多都是在目前的 NB 上找不到的專用版,
但就手持專用軟體上, 還是 IPAD 比較豐富,需多軟體的豐富人機使用介面, 都是目前在 NB/WINOWS7 上找不到的應用
所以已經有筆電/小筆電的族群,
功能導向的會考慮 HP Slate.
以娛樂導向的, 應該會買台 Ipad
^_^

雖然可以多工,支援Flash,内建webcam,可插USB與SD,但其價格與5小時電力讓我心已經涼了一半。
如果一半的電力 = 一半的重量那麽我還可以接受。iPad的確比想象中重一點,拿在手上久了會有點吃力。但是沒有,那麽它其他的優勢對我來說就大打折扣。
Atom CPU + Windows 7 + 1GB RAM = 什麽樣的效能我想大家心中有數。HP在UI方面會盡量設計的更人性化,但無法提升硬体/軟梯的效能。想要跟iPad拼OS流暢度?拼開機速度?拼下載/開啓軟体/App簡暢度?我看甭想了!
以下這篇文章我覺得說的很好,提供給各位參考:
http://itmanagement.earthweb.com/mowi/article.php/3875356/Why-HPs-iPad-Killer-Will-Fail.htm
不管Slate好不好,他提供一個「消費者選擇的自由」,
一個Apple曾經大力鼓吹,如今卻逐漸喪失的東西
1984 Macintosh 廣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