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洛 wrote:
抱歉,我的錯,沒看清楚。
不過WM5 for X86的話... WM5的Emulator Rom Image就是了吧?
只是不知道Platform Builder有沒有,等下來下載看看好了。XD
Dino我覺得你沒聽過這台wm5+xp的,有點不可思議
Emulator應該有做類似Rosetta 那種code translate吧,畢竟ARM和X86指令差很多阿....
我記得Palm Simulator就是即時translate,wm5 for x86不用?
ppc軟體版大家在努力把cetsc complie成wm5的,就跟pc幾乎依樣了,
你有platform builder經驗的話,考完幫我compile一下2003se的啦......人家就是還不想升級wm5嘛.....
jojo0821 wrote:
320 x 240 的圖字醜是因為你沒開 Clean Type,你不會連 320 x 240 的 PDA 也可以開 Clean Type 都不知道吧,你以為你的 320 x 240 字醜 "只是" 因為解析度低?
沒有用過VGA的PDA的人才會講這種話,拿過hx4700的小六學生都知道QVGA字醜,跟ClearType無關。
jojo0821 wrote:
先去把 320 x240 開了Clean Type 再抓圖吧,你產生出來的圖本身就有差異了還比甚麼呀,去學學再來吧。
幾位重量級的大大都出來講話了,還抓圖給你看,真的不知道該去學學的是誰.....
jojo0821 wrote:
你有看過 640 x 480 在 2.8 吋時的樣子嗎?
當然看過,我手上的手機904SH就是這種樣子.....
jojo0821 wrote:
此時最小點距已超過肉眼可辨識
要在904SH上找出亮點,困難但不是不可能,我就有找到......
jojo0821 wrote:為什麼我看起來有差.........
同樣 2.8吋 下 640 x 480 只比 320 x 240 好一點點,那如果這時再縮呢?當小於兩吋時,兩者同樣大小的字(不是同級的字,而是在螢幕上看到同樣大小,比如都是0.5公分見方的字),呈現效果是幾乎相同的
看第二頁時,原本是不想來攪和這混水的,可是越看越覺得......
花多少錢做多少事
所謂9小時
要歸功於超超超高容量的CELL
降頻手段也少不了
行銷嗎?!都是有條件的!!
台灣其實也做得到
我是沒用過P牌,對P牌也沒研究
也許有人又說沒用過不要廢話
但以產業發展與價值相對關係來看,
連Intel都說把8小時的目標放在2007才能實現
可見現在的9小時一定是應該要列入高價品
高價品的話,會買台灣品牌的就少了
如果要開發,就要看老闆敢不敢花大錢撩落去而已
在對ROI很敏感的台灣公司裡,呵呵,我不抱希望
拍郎 wrote:
....是不免讓人感嘆,人家 panasonic 含鍵盤跟 10" 螢幕能用 9hr 只要 960g
拔掉鍵盤、縮小螢幕的 UMPC 竟還要 900g
且使用時間還遠遠追不上人家
這技術的層次也未免差太多了...(恕刪)
爲啥 Suspend to Disk, 要把滿滿的 512Mb RAM 都寫到硬碟?
記憶體只用到 250Mb, 寫 250mb 到硬碟不就好了, 其他的壓縮一下, 速度會快很多吧~
czh wrote:
記憶體的使用並非像H...(恕刪)
我是覺得, 這不是主要原因...
windows 對 memory 使用,
是盡量的用, 就算不是程式用的, OS 也會拿來做 disk cache,
所以 free 的並不多.
對於 suspend to disk, 不是把 physical memory copy 到 disk 就可以,
還要存一堆 table,
每個 process 都有它的自己的 address space,
而對應到的是 physical memory 還是 swap file 這些東要存.
一個減少 suspend disk 的使用量,
是要 suspend 時, 再做個動作, 把 disk cache 裏的 dirty (written 還沒 commit 到 disk)
的寫到 disk(這個量不會很多), disk cache 的 memory 就不用寫...
不過, 相對的, 系統回復後, 就有可能比較慢,
因為一堆常用的 file 並不在 disk cache 裏, 要從 disk 讀.
SONY UX 和origami,基本上是不太相同思維的產品
訴求的客源也不同,當然價格帶也不同
硬要拿來筆就是香蕉比芭樂,庸人自擾
雖然我並沒有選擇UX Series,但每次經過時仍為她著迷不已
無奈我已經有 IPAQ 4700 + ASUS U5F,手持與輕巧的兩個位子都已有佳人佔據
只好想著數年後再看看 UX Series會進步到什麼地步
我個人欣賞UX Series的地方
1.高解析度 以事實面來說,我的工作上就用的掉,而眼睛會不會瞎掉就看個人造化不用別人來擔心
2.使用Intel Cole Solo CPU 雖然我幻想是否可以用上 Cole Duo ULV,但是位了續航力我仍可以信賴Cole Solo的實力,許許多多的Application都是CPU Time的暴力占用者,光是UX17 Demo用的Full Screen Flash搞不好就不是 C-900Mhz跑的起來的東西,而我工作上常處理RAW 以及使用Photoshop,可以說比起OTG,UX17更符合我心目中的夢幻機種
3.大膽嘗試之作 origami project是由MS推出後才有各大廠跟進,而且目前的數量亦不多,主流採用VIA CPU。但SONY則是獨立推出UX Series與之一拼高下,不同的設計理念與訴求,滿足了不同需求的人群與顧客
4.具有實體Keyboard 對於一定比率的使用者來說,實體鍵盤再怎麼不好按都比手寫好用,不然為什麼之前沒鍵盤的TPC都很難在台灣存活下來,連IBM最受矚目的X60T都含有實體鍵盤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