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平板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輕薄易攜,有足夠的續航力及能平順使用的優秀多媒體播放功能
只要能聯上網路,所有的額外功能都可以丟在雲端
最好附加一些文書處理能力和影像編輯能力(不少人會利用平板來寫部落格編修文字影像檔案或做些簡單的素描和筆記)
wintel系統的敗筆在於,他們就是想把平板和筆電給做在一起,結果把平板給做得太過笨重,效能又比不上真正的筆電,失敗(不會有人要買一台功能比不上筆電的筆電或是不具備足夠續航力又笨重不易攜帶的平板)
如果他們早點想通,把筆電的功能給做在鍵盤底座上支援各型號平板的無線或有線串聯顯示功能並且分開販售而不綑綁銷售,這樣才能脫離現在的困境
華碩的變形筆電已經非常接近這個概念了,但重點不在於變形,而在於平板和筆電兩者間的分工與合作
簡單的一個預測,如鍵盤大小不包含銀幕容易攜帶的筆電基座配合google眼鏡能夠迸出甚麼樣的火花呢?
reca001 wrote:
如果pro單純的手持裝置給你一百分的體驗, 那回到家有外接設備可以接(如果有需要的話)變成120分有甚麼不可以的?
哇,pro給你100分的體驗,外接可以到120分...
我了解你的想法了...
excd wrote:
真的是在用心酸的啊,
要不是他獨占,能拋棄他早就拋棄他了。
有選擇的話,多的是人不買帳。
雖然現在PC都還是微軟的天下,
但是大家都選擇XP和Win7來對抗Win8,
XP和Win7變成Win8最大的敵人!
用XP和Win7表示支持微軟嗎?
用XP和Win7當然是支持微軟啊,錢還是被微軟賺走不是嗎?
除非你用的是盜版......
excd wrote:
之前的Office不是一樣,
推出新版的,改檔案格式,還故意設計成不支援原格式,也不給你轉原格式,要逼迫你換,
結果沒人買單,大家都不換新版,
他還不是乖乖的做支援提供轉換。
Office 2007之後使用的Ribbon介面可是獲得我身邊使用者的一致好評
沒人買單是怎麼回事,平行世界?
幫你做向上相容還要被你嫌?
ddcatt wrote:
還有人出門不帶幾百G的資料沒法工作呢,
雲端恐怕負荷不了這樣的傳輸量,
雖然我是很好奇是什麼樣的工作...
所以你們想像中的工作機賣不出去啊。
320G是我可以接受的下限,如果可以,十年的案件資料我都想帶著。
從前NB只有40~60G時,我們還得帶整箱的紙本資料出外勤咧。
那時有些工作一定得回辦公室做,
除了要列印外,要查舊資料只能回去。
現在已經用習慣把資料全帶著,要再用那種40~60G空間的NB根本沒辦法了。
我們不出外勤的單位,連NB都不想用,
桌機螢幕隨便17吋21吋,鍵盤又大又好用,硬碟空間大到跟無限大一樣,
我們的客戶公司裡起碼有一半的人還在用桌機,
這些工作機的市場,surface全都吃不到。
一定有人能用pro工作了,至於多少人,看銷售量就知道啦。
當然這樣講不公平,
pro可能被Win8帶賽到,我的客戶沒半家換Win8的,
也可能是價格太高難賣,現在公司肯花兩萬五買大台NB給你用已經很不錯了。
但總之pro的定位就是很難賣啦。
pad的市場,即使是APPLE,都面臨8吋的mini嚴重侵蝕10吋的i pad的市場的狀況,
(就是全部的pad銷量沒增加多少,mini大賣但i pad銷量萎縮,毛利高的產品銷量流到毛利低的,更慘)
pad的主流需求已經變成7~8吋了,看銷量就知道,
surface想要"順便"賺點pad的市場更困難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