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

集NB和Pad的缺點於一身,Surface必死無疑...


ddcatt wrote:
確定動態磚不是新點子?

桌面上顯示各種資訊當然不會是新點子,
但是動態磚的奧妙之處在於可大可小,
可以動態更新,版面還不會因此變得雜亂!


我用 TF810 也快一個月了,說真的...動態磚..我真的很想直接跳過去,

它的設計用處真的不大,我在windows market...用動態磚,想找錄音APP.,

找了半天還是找不著..........



用google找, 不用10秒就APP可以下載,我是建議,windows market直接連到

google,不要再用什麼磚了,麻煩死了,也不會增加searching 的速度,

擺著好看,倒是動態磚最大的利基點.............
skiiks wrote:
所以不要想這個動態磚能給使用者多好的觀感
...(恕刪)


這個意見倒是新鮮,
基本上別人推送的叫廣告,自己設定的叫做資訊最佳化,
Android的widget,什麼google的自定桌面,還是動態磚,
都是這樣的東西。

當然win8要不看那個動態磚也是做得到的,
推送與更新通通關掉就是了。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lfjadsflk wrote:
你確定這些周邊與硬體...(恕刪)


第一,把ARM裝進平板裡不難,
但要把x86做得夠輕夠小,還能不靠風扇,
這幾年製程進步加上SSD的加持,才能辦到。

第二,這些都是平板加套子,
單獨平板付架子,鍵盤當蓋子,還能隨時拆卸,
在薄度與使用方便性上都很有幫助。

第三,電磁筆搭配電容觸控也是近年才出現的東西,
可不是iPAD加電容筆,
那個沒辦法做到精準觸控、1024階筆觸變化...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TimSmith wrote:
我用 TF810 也...(恕刪)

觸控版:
手指點市集→手指從螢幕右側滑出Charm Bar→手指點搜尋→虛擬鍵盤鍵入「record」或「錄音」→手指點搜尋列右側的放大鏡

鍵鼠版:
滑鼠左鍵點市集→滑鼠從螢幕右側滑出Charm Bar→滑鼠左鍵點搜尋→鍵盤鍵入「record」或「錄音」→按下鍵盤上的Enter鍵

另外我覺得您的問題和動態磚沒什麼關係

ddcatt wrote:
第一,把ARM裝進平板裡不難,
但要把x86做得夠輕夠小,還能不靠風扇,
這幾年製程進步加上SSD的加持,才能辦到。

第二,這些都是平板加套子,
單獨平板付架子,鍵盤當蓋子,還能隨時拆卸,
在薄度與使用方便性上都很有幫助。

第三,電磁筆搭配電容觸控也是近年才出現的東西,
可不是iPAD加電容筆,
那個沒辦法做到精準觸控、1024階筆觸變化...(恕刪)

講那麼多,
1. 哪一個設計是Surface提出來的概念?
2. 哪一個硬體規格是Surface第一個開始使用的?
3. Surface到底啟發了什麼?

lfjadsflk wrote:
講那麼多,1. 哪一...(恕刪)


電磁筆、內建立架、
可變化的鍵盤蓋子(type cover, touch cover,二代還有背光),
然後把x86(還是i5)塞進平板大小裡。
當然還有win8 OS。

也許這些設計都散見於各個裝置,
但第一個整合在一塊兒的就是surface。
原來微軟做個創新那麼困難,
批評者的標準可真是嚴格。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ddcatt wrote:
電磁筆、內建立架、
可變化的鍵盤蓋子(type cover, touch cover,二代還有背光)...(恕刪)

就說了這些東西根本不是因為Surface啟發而被發明設計出來的,
中文很難懂?
你一定要堅持這些東西是經過Surface啟發的?

ddcatt wrote:
然後把x86(還是i5)塞進平板大小裡。
當然還有win8 OS。...(恕刪)

這叫做創新?
這叫啟發?





ddcatt wrote:
不管賣得好賣不好,
surface這樣的產品還是啟發了一些廠商
如Sony的Vaio Tap,
一樣的立架、電磁筆與分離鍵盤蓋子...(恕刪)
ddcatt wrote:
也許這些設計都散見於各個裝置,
但第一個整合在一塊兒的就是surface。
原來微軟做個創新那麼困難,
批評者的標準可真是嚴格。...(恕刪)

你如果說這是surface的優點我沒意見,
但是你說的是:surface這樣的產品啟發了別的廠商!
把「被啟發的產品」說成是「啟發別人的始祖」,您的思考邏輯真是異於常人!

lfjadsflk wrote:
這叫做創新?這叫啟發...(恕刪)


不這樣做,
怎麼會有「集NB和Pad於一身」的標題出來呢?
之前有哪個裝置夠格擔得起這樣的標題呢?
你會說加了套子的iPAD是「集NB和PAD於一身」嗎?
就連華碩的android變形平板,看起來最像NB,都不敢說可以擔起NB的工作了...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lfjadsflk wrote:
講那麼多,
1. 哪...(恕刪)


我並不是要替原文者辯駁,但我想說的是~~~

並不是第一個設計或使用就代表什麼....

IPHONE並不是第一支觸控手機,但他引起了

後來手機邁入觸控化的時代。

同樣的,很多東西並不是SURFACE 上才出現的

但在PRO之前,你可以細數一下有多少設備是

跑X86 WIN系統然後螢幕與鍵盤可分離,螢幕有

觸控能力又配上電磁觸控筆的設備嗎??

至少我知道,PRO推出後,ASUS ACER SONY(非可分離)

聯想....還有其他幾家廠商,陸續推出相關產品,雖

不一定配置有電磁筆,但近乎都是可分離...
家有愛貓初成長 http://rnsk.hopto.org/blog/
Ryunosuke wrote:
至少我知道,PRO推出後,ASUS ACER SONY(非可分離)

聯想....還有其他幾家廠商,陸續推出相關產品,雖

不一定配置有電磁筆,但近乎都是可分離...(恕刪)

我想你一定沒有看過iPad第一代+無線鍵盤蓋子長什麼樣子~
沒關係,上上一頁就有,回去看吧!

而且你舉的例子...
怎麼回事兒?
連台灣人最熟悉的華碩變形金剛都比Surface晚出了!?
  • 4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