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Surface Pro 3 你可能不知道的小技巧

lan_landy wrote:
有人說不分區比較好,分區是古老的觀念。。。這是真的嗎?
SSD 一般使用是不用切

不過我的 SSD 還是切兩個分割區,程式和資料分開,方便我做一些事:
- 把現有系統殺掉,乾淨安裝新系統
- 灌多個系統,但把多重開機的機制搞砸了又救不回來,把系統殺掉
這樣就可以很輕鬆很乾淨的把系統拔掉,但又不波及資料


Stallings wrote:
說個題外話Win 鍵...(恕刪)

SONY的vaio tab11就是實體的,但是我反而覺的很難用,
還是習慣觸控的,因為觸控的輕輕碰一下就ok,實體的
不夠靈敏的話很難用。
lan_landy wrote:
拋磚引玉,期待更多的... 》不過,有人說不分區比較好,分區是古老的觀念。。。這是真的嗎?...(恕刪)


這個issue應該很容易google到一些資訊啊!
好吧!我分享一些我知道的:

就SSD與HDD的運作原理的差異上來說是可以這麼說!

SSD 固態硬碟是採用 NAND 快閃記憶體或 DRAM 記憶體晶片來取代傳統硬碟 (HDD) 中的磁盤及其他機械機構的製造。
撇開容量,使用壽命是它一個值得關切的issue!
SSD不像HDD有壞軌可以隔開在運作或是回救資料,SSD壞了就是整顆壞了。
SSD跟壽命有關的幾個特性是:1.讀取不影響壽命! 寫入才會,每一單位寫入次數有極限。2. 運用平均抹寫技術 (wear-levelling)來延長記憶體的可使用壽命,SSD 固態硬碟之控制器會搭載最新的運算法,協助將儲存資料傳遞至所有的記憶體晶片中。 這樣可避免任何單一晶片或晶片組發生「過度使用」的問題。
一般SSD適合於當作系統碟,不適用作頻繁讀寫的資料碟,縱然 SSD 搭載有平均抹寫、動態抹寫等技術來延長可用時間,但是讀寫次數依然有限。

基於習慣性與方便性,將SSD做分割大有人在,要不要做麼做?附上兩個連結,有興趣的不妨看看。
SSD 固態硬碟保護之道
SSD 固態硬碟 6 大優化技巧:提昇讀寫效能,延長使用壽命

第二個連結寫得太...搞剛,我怕麻煩就參考第一的連結的建議,準備了一張 64 G 的Micro SD插著以及1 TB的HDD (定期備份資料用)。
TouchMe的試用期到了。。。剩下前三個手勢能用。

還好啦,常用也就那幾個,以後真的不夠用再花錢買吧。

作者留了三個給我們用,怎麼說也得謝謝他啦! ^_^
今天回來看這篇文章時,想起這段期間關於 Surface Pro 3 寥寥無幾的討論,

對照SP3上市之前自己殷切的期待,不免心生感慨。

前不久聽到有人說,

SP3是叫好的人比真正用的人多,

不像iPad是真正用的人比叫好的人多。

哎,好像真的是這樣。

明明就還不錯的東西不是嗎?

我在想,微軟會不會很納悶呀。

想著想著,我心中突然就有了個念頭————

這貨賣不好,是不是少了什麼推一把的力量呀?

微軟的行銷部應該好好想想,如果可以將某一種【只有 Surface Pro 3 能做到】、

而且【讓人看了之後好想要好想要好想要】的應用方式,用一種很具象、很實在的方式呈現出來,

說不定就可以說服所有還在觀望的人,然後突然戲劇性地拉動蜂擁的搶購狂潮哈哈。

哎。想太多。

我只是覺得,如果能有多一點人來一起玩,能玩出來的花樣總是會比較多嘛。

可是,

真的有這種SP3的應用方式存在嗎?

我必須說,Note 還不夠格啦。哎。

最後再抱怨一下。放筆的那個用粘的東西,也實在太兩光了吧。好扯。

Stallings wrote:
SSD 一般使用是不...(恕刪)

lan_landy wrote:
今天回來看這篇文章時,想起這段期間關於 Surface Pro 3 寥寥無幾的討論,...(恕刪)


其實...也沒什麼好討論的嘛 :p
大家開箱文開完也就差不多啦
Zclub Mini-Z 討論區 歡迎來逛逛~: http://mini.zclub.com.tw        <-- 這網址夠好記吧?
真的有這麼慘嗎?

還蠻期待四代的說
lan_landy wrote:
今天回來看這篇文章時...(恕刪)


我覺得這篇寫得很好,很多實用的技巧我都有用到。
個人學到不少實用技巧

也許跟mobile01上的風氣有關係,網站的目的主要是
刺激消費者購買買產品的慾望,所以尚未買SP3之前
對於開箱文有興趣。

買了SP3之後,就開始於對於周邊的產品有興趣,對於
保護貼,內袋、鍵盤的這樣的討論較多了。

接下來陸陸續續遇到許多bug,討論解決的方法就多了。

用到最後厭煩了,就開始討論其他新產品,瞄準其他產品。

上述的討論都是人之常情,也是好事。比較負面的是針對
產品的批評,批評價格太高、規格不夠好、缺少某些功能,
不能玩Game,批評微軟形象,甚至沒有購買的人也有一堆
批評。殊不知每樣產品都有它的定位,客群、市場需求,
成本等,很難要求廠商一昧的做虧本生意。

這些批評若是化成正面的建議提供給廠商,我相信對於
消費者跟廠商都是有幫助的。

這次我對於SP3的評價很高,早在surface pro一代上市時,針對
市面上一些注重娛樂的平板。我就覺得缺少某些商務型平板
感嘆螢幕太小,無法手寫記事,尺寸比例過長閱讀文件困難,
重量太重,缺少鍵盤等等。

那時候會覺得若有一個A4尺寸的平板,重量約是一本雜誌的重量,
可以手寫,需要時可以透過藍芽外接鍵盤等。這在商務應用上
應該可以大幅度的取代商務筆電。

現在SP1/SP2像磚頭般的重量,狹隘的螢幕尺寸很難贏得消費者
的眼光,對於SP3的出現,相信不只是我,其他各位也是眼光
一亮,覺得這就是自己想要的產品吧。

我之前在此版發表過一篇討論軟體應用文章,主要是希望大家除了
對於購買產品的慾望上,真正把產品價值發揮到極致,可惜乏人問津。
一方面也是寫得太過攏長,一般人難以閱讀的關係。

購買SP3有個好處,就是國外購買的人也多,像我到國外討論區
看的時候,很多人也用SP3做了很多好玩的應用,比如說
安裝OSX變成有觸控筆的macbook,搭配遙控器車變成一個無人
駕駛汽車,用splashtop變成其他電腦的延伸螢幕,或用
console OS,變成一台android平板等,其實除了滿足花錢購買
的慾望外還有許多技術性的議題可以討論。

希望大家可以拋磚引玉,多多提供一點意見。

dabinn wrote:
先按住WIN再按音量...(恕刪)
JalenSu wrote:
我覺得這篇寫得很好,...(恕刪)


您太認真回答了.我都嘛一笑置之.
我只有在買前為了做功課比較常上來看,買完後玩SP3都來不及玩還有時間上來打屁嗎?
就和iPAD版一直都很冷沒什麼二樣.會買已買的人反而用的時間多,只會偶爾上來聊一下而已.
至於iPAD賣得好又如何? 我都買過二台iPAD但是用了SP之後也是回不去iPAD了. 現在天天摸的都嘛是SP3. 東西是買來用的,覺得對自己有幫助自然就會買來用.何需多言.
JalenSu wrote:
我覺得這篇寫得很好,...現在SP1/SP2像磚頭般的重量,狹隘的螢幕尺寸很難贏得消費者
的眼光,對於SP3的出現,相信不只是我,其他各位也是眼光
一亮,覺得這就是自己想要的產品吧。
....(恕刪)


大大真的是語重心長啊!心情感受於我心有戚戚焉,忍不住浮出水面
SP3也是我自己想要的產品,它對我來說很受用。
初期關切一陣子heat throttling,現在,幾乎拋到腦後!
SP3散熱差,真的很嚴重不值得入手嗎?看個人需求與感受吧!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入手的是據稱是散熱最差的i7,可我到現在一直用得很順心。
熱絡一陣子迄今,我會遇到的問題,交流學習知道後的knowhow,也差不多這樣,再深入就非我能力所及了。就姑且一旁靜候,靜看雲起時。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