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合理的解釋就微軟覺得自己錢太多了
希望多花掉一點
依發表會時的規格
印象中是如下(有錯歡迎指正)
NVIDIA Tegra
至少 1G 的 RAM (要跑NT核心加 office 用2G 也不奇怪吧)
720P(1366x768) 10 吋的螢幕
Gorilla Glass 2 面板
32G 的 flash
microSD、USB 2.0、Micro HD Video
前後鏡頭... ?
加上其它的硬體跟外殼
單純算硬體
就算他可以用199美金打平好了(很難想像可以打平)
硬體就當做沒有賠錢賣
然後供貨順利
一年賣個一千萬台
(iPad 一季賣超過一千萬台, 這樣應該是低估了)
微軟要損失一千萬套的授權
就用傳聞中比較低的價錢
一套50美金好了
微軟就要損失五億美金
保固一年
假設有5% 在一年內要維修或換機(隨便估的)
每台的成本算一半的 99 塊美金就好(也是随便估的)
再多賠 5000 萬美金
而且可以預期的
其它家都不用賣了
剩下 market 的收入
還有就是周邊的收入
這樣真的有可能嗎?
這樣還沒有加上 desktop 上的 os 和 office 的排擠效應
如果真的這樣玩
只能說真的是錢太多
買來刷 4.1 的 android 剛好
照片還是要洗出來拿在手上才真實
而Engadget 上那篇"Microsoft Surface for Windows RT tablet coming October 26th for $199?"
1. 用了"?",這我們很熟悉了,台灣的新聞headline 用問號的很多。
2. 裡面說消息來源來自於 inside source, 這我們也很熟悉了。
總之,沒有具體來源,看起來我還覺得更像是競爭對手的策略,打壓surface 的10/26的上市,因為怎麼說不可能低價到$199。因為打死OEMs對Microsoft 沒好處,要搶市佔,也沒理由賠錢賣。
換句話說,這個199的傳聞是刻意創造出來的成分居多。打壓surface,或是逼著MSFT提早公開定價。
怎麼覺得很多blogger, 或姑且稱之為contributor 的,跟咱們台灣的名嘴們這麼像。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