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電子時報說 umpc 有台可跑XP + windows Mobil5

筆記型電腦需不需要好規格?很多情況下是需要的,現在有許多的人把筆電拿來當桌機使用,今天要把筆電當桌機,螢幕已經沒有問題了,吋數大的比比皆是,但與桌機相比較為不足的就是,處理速度,與顯示繪圖效能問題。要用筆電取代桌機,筆電勢必要有能處理較為複雜運算的能力,要能做美工,要能做基本的工程圖繪製,要做到複雜的文書處理,甚至要拿來做一定程度的剪接視訊,甚至玩複雜的 3D 遊戲,這些需不需要效能,當然需要。

當然較低階的 筆電是否就消失?並不會,因為這部分的市場還是在,也有相當多的人是不需要那麼強的筆電的,他可能只是拿來做簡單的文書,上上網,玩一些簡單的遊戲,跟朋友 MSN,打打作業報告,看看 DVD 而已,這樣的人不需要很強的筆電。

問題來了買了筆電真的把機器隨身帶著使用的人又有多少?所謂隨身使用,不是背到公司用就是隨身使用,是帶著他在捷運在圖書館,在戶外等很多沒有電力支援的地方使用,隨時隨地像個 PDA 拿出來一開就用,如果都是插著電在用,這樣的情況下省不省電變成不是那麼重要了,筆電自然就演變為速度的競賽了。

這些手持型 筆電 就是 希望能讓簡單應用拖離桌面,隨身使用,這時耗電與否就變成非常重要了,900 克 要是能更輕一點就更好,但這個 900 克換來的是 夠大的螢幕,很多人擁有 PDA 的人常會希望 PDA 能足以取代 筆電,但螢幕尺寸一直是 PDA 永遠的痛,小尺寸一個人使用沒問題,但拿來做以下幾件事就會完全受不了小尺寸的東西
1.看電子書
2.看網路
3.跟朋友或同事以一個畫面討論事情(把 PDA 當繪圖板畫東西解釋給別人看)
4.繪畫方面(Tablet PC 畫起來最過癮,但背不了那麼久,台灣賣的款式因為帶了個鍵盤都太重了,沒鍵盤的還OK)
5.跟朋友分享一些有趣的影片
B5 大小的尺寸 應該是最適合的。

把電腦搬到客廳市場有起來,且有越來越多的趨勢,我也裝了一台 MCE,但創造出這種市場的並不是 SONY。

路過說一下...
這世上本來在行銷上就有不同的策略...
有以削價競爭的低價策略
及以金字塔頂端為目標的削脂策略
(行銷學沒修好..有錯請指正)
如果當你購買高價品的時侯..你會希望在路上看到別人跟一樣嗎?
至少我不會..我會希望在我把這樣東西拿出來的時侯是會吸引別人的眼光的..
Sony他用價格來創造他東西的獨特性..
但也並不是他就是拿低價的東西來賣...
前面也有先進提到...其它家用Intel core的UMPC報價比Sony貴..

而我也同意Sony 創造需求這句話...
原本高價品就是創造一個讓你.."哇..我好想要買"..的想法..
當年Sony喊出電腦要擺進客廳時..他是不是創造了需求?
當時都是沒有半個廠商有這樣的想法...
是不是都貴到沒人買?
不..我父親日本朋友四五個人家裡都有一台X系列 內含8個TV Tuner
家庭成員的房間.及客聽都擺一台Vaio.(不管是R系列或是前端機.忘了叫什麼)
接上家裡的PDP或是LCD TV..共享存在硬碟裡的影片...
人在外面還可以用手機上網看EPG節目表選定要錄什麼節目..
但是他們用的津津樂道...我看到羨幕的要死...
雖然最後證明失敗...連X系列都改用Media Center..
但是他有沒有創造須求?有的...
至少我看到Media Center是在Vaio Media Server之後的跟隨者..
就好像Walkman...MV...PSP..MD..Blueray...之類的
雖然有不少是失敗的...但是成功後是什麼?
是大家津津樂道..廠商跟隨的目標..

就好像IPOD..雖然很多人也是垢病他的音質差...價格貴..
但是他是不是拿出來大家都會多看你一眼..?
是不是很多人都想要買一台?
是不是各家廠商想要跟隨的對像?

我相信是的...
jojo0821 wrote:
筆記型電腦需不需要好...(恕刪)

我問的問題怎都沒開示啊
盡是說一些五四三的轉開話題
雖然不知道你在害羞啥?有問題就光明正大的版上討論,別人有相同問題才能一起受益,把問題PM我也沒用,會答的在討論區已經答了,發私訊問絕對不回。
jojo0821 wrote:
小尺寸 高解析,卻把 ICON 與 字體 放大來用這跟, 用同樣尺寸 低解析,使用 原始 字體大小的差別在那裡,既然結果效果相同,那又何必使用更高的規格?...(恕刪)

呵呵!不一樣!不一樣!完完全全不一樣!

在word上打幾個字,調整到和你家的報紙的字等大,看看你認不認得出來自己在打什麼。
印刷品多半是300dpi、螢幕多半是96dpi,你說同樣的大小with不同解析度,結果會一樣嗎?

嘴泡打出來之前,只需要一點點點點點點的觀察能力,就不會被自己想當然爾的嘴泡噎死~
hata1234 wrote:
路過說一下...這世...(恕刪)

再補充一下....我記得當初我在要購買筆電的時侯..
看了好久..市面上不是12吋..就是14吋
12吋總覺得太小了..而14吋又過重...
我記得那時侯第一台寬螢幕13.3吋的筆電就是由Sony所創造的..
那時侯在日本看到S70B實機時..13.3吋正好就是我想要的大小
上網搜尋找不到半台跟S一樣大小..又寬螢幕的電腦..

買回來後..每個朋友都說這個大小剛剛好..效能又不差..
事隔多年...13.3吋寬螢幕的筆電到處都是..
我相信不一定大家都是跟隨著Sony
但是到少他創造了"這次我就是要買13.3吋寬螢幕的機種"的須求
其實我只想到一個問題...
用Windows Mobile 5 + XP 想必是x86架構吧?

那軟體哪裡來?
目前WM5上幾乎所有軟體不外乎是ARM(XScale), MIPS, SH3... 沒什麼軟體支援X86阿XD
我前面有解釋過了吧
他是兩組 CPU + RAM
一組是 x86 跑 XP
一組是 ARM 跑 WM5
很精采專業的討論
不過....我也在sonystyle tw定了一台ux17tp
我對電腦真的不內行我只是想要一台能隨時拿在手上的xp系統,透過3g藍芽手機連接上網,
而sony這台實在剛剛好
而umpc~~~我真的不想拿它到處趴趴走
UMPC在我看來時候仍然未到,關鍵是半導體技術跟價格平衡下還不夠.
不過既然敢推上火線,廠商一定謹慎評估過至少頂住不垮下去機率有多少.

其實廠商幾乎沒有在創造需求,真正創造需求的事情並不多(例如電腦的發明,不過嚴格說起來也是需求主導了創造),廠商不過就是市場調查後看看哪些需求有賺頭就推產品罷了,當然礙於技術問題大多消費者的期望沒法子一下子就實現,只能慢慢改良,不過也就因此這個產業才玩的下去,因為電腦真的是永遠不嫌快,電永遠不夠用.
否則幻想一下,如果現在就推出一台10吋寬螢幕1920x1200而且可以全速跑超過10000萬小時不用充電,還整合了GPS跟手機,打開Vista系統只要1秒鐘,一台只賣你五萬台幣的話.....那你想還能怎麼玩?還是說廠商要故意讓他用兩年後自動壞掉必須花錢維修?

其實這類說白了就是N年前風行過的掌上型電腦,都只能算小眾市場的玩意啦.
偶爾廠商就會拿出來吹噓一下,看看以當今的技術能做出進步多少的產品,看看笑笑就好.
這類玩意真有需求就買,就像Table PC也是理想,在市場上是個大笑話,可是我家也有買一台,因為我媽LKK不會任何中文輸入法,用注音打也遠比手寫慢,所以買.

上面也有人說了,產品策略很多種,不可能有一套策略全部通吃的.
$ONY的超Mini NB產品走向本來就是吃超小眾,當然商品不代表小眾就是好用就是高檔.
UMPC的喊的是大眾化商品的口號,有時候反而好用,通用性用高,不過價格也不見得低.
(說到好用,最近才發生一見好笑的事情,有幾個秀要上去弄,結果大家都拿USB FLASH,偏偏有個老兄白目拿了一台白色哀趴,結果就只有他發生USB裝置無法辨識.....)
本來就是不同的玩意,與其YY廠商,不如準備好$$,不變應萬變.

嘲笑$ONY也沒啥不對,他在太多小眾商品還有失敗規格上賠了太多$$$,天下有如此死腦筋卻又不會倒閉的企業好像也只剩下$ONY一家.
買了筆電真的把機器隨身帶著使用的人又有多少?所謂隨身使用,不是背到公司用就是隨身使用,是帶著他在捷運在圖書館,在戶外等很多沒有電力支援的地方使用,隨時隨地像個 PDA 拿出來一開就用,如果都是插著電在用,這樣的情況下省不省電變成不是那麼重要了,筆電自然就演變為速度的競賽了,VIA 的速度進步上是不如 Intel 和 AMD 的,廠商不推出VIA 筆電的原因就在此。

TO erc:
第一個被嘴砲淹死的應該是閣下,不懂沒關係,我用數學告訴你,
VAIO UX 的螢幕解析度為 1024 x 600 就假設它是真實解析度好了,1024:600 長寬比為 17:10 以 VAIO UX 4.6 吋螢幕為斜邊計算出 ,長為 3.73 英吋,寬為 2.86 英吋,此時一個 9 級的字有多小,九個點正方,一個點多小?3.73/1024 個點,一個點是 0.09 公厘,九級的字是 0.8 公厘,好了,看看這個 0.8公厘見方的字有誰看得到?點距超過了肉眼的極限根本毫無用處,除非眼睛能看出 0.09公厘點與點之間的距離。好再來看看圖吧,一張 320x240 的圖在這樣的螢幕上有多大? 2.96 公分 x 2.2 公分,哈這張在一般螢幕上很容易看清楚的變成跟銅版一樣大小,誰看得清?用這樣的解析度這樣的吋數,造成最後的結果就是甚麼都要放大來看,弄到最後直接降低 XP 的解析度比較快,連螢幕成像方式與印刷品的印刷原理都搞不清楚的人,才會說出那麼可笑的話。

印刷的圖 300 Dpi 是在尺寸不變的情況下增加點的密度,因為印刷品有能力達成如此高的解析度,但螢幕顯示方式不是這樣算的,在電腦的世界裡圖片的尺寸是從點換算而來,所有單位都是點,一張 1000 點 x1000 點的 JPG 圖檔縱使記錄了解析度,也只有在能繪圖軟體中才能依點與解析度換算成尺寸,所以除繪圖軟體之外,看到這張圖的樣子永遠是 1000 點 x1000 點,即使縮小,也跟印刷品不同,因為螢幕無法呈現固定單位內解析度的改變,只是把圖縮小但卻無法呈現更細緻的內容,除非是高解析度螢幕,能夠高達 200 甚至 300 dpi 的螢幕才行,但先決條件是,就算它能顯示更多的東西,也要肉眼看得到才有意義,否則再多的解析度,對眼睛來說根本沒有用處。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