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大同大學落點分析之平板電腦特惠專案以及平板電腦之使用

湯政仁 wrote:
...更重要的是我大概比這裡的各位都要早使用平板電腦(我已經使用了三年半了吧,家裡現在有四台)我個人非常喜歡用平板電腦(也大概是大同裡頭最挑剔的使用者)


呵呵...我使用TPC也已經超過三年半了,我也是非常歡應用TPC來做事的使用者,也非常喜歡推薦給周遭的朋友來認識、使用TPC的人。當然會應人而異的推薦適合使用的機器(無論PC、NB、TPC、PDA...等等),或許我有我的堅持及看法,同時也要顧及使用者的需求、預算及習慣來做推薦使用。



對於平板電腦有興趣的朋友,我這裡有幾點建議:
第一,要用平板電腦的朋友應該把鍵盤視為可卸除的配備,不然乾脆去買筆電就好了

如果切入點是使用TPC來說,以現況來說我認為不見得是如此,因為我是慣用ACER TPC系列的使用者,使用混合型的TPC我已經習慣了,所以能內建又何妨。



第二,...不要拿平板電腦當伺服器來看,平板電腦有點慢,...(我第一個動作就是移除那些手寫辨識軟體,...


現階段來看確實使用TPC的使用者應該要有些認知,TPC的在市場上來說,還在推廣中,無論規格、成本、應用都有待改進加強的,如拿來當伺服器來用,我想....太辛苦了吧!!

手寫對某些人來說是必要的,使用者或許就是應為這樣才來使用TPC的人,大有人在喔!我個人不會將此項功能移除,開機慢就慢,因為TPC我就不指望現在能有多高的效能,應用補救方式就是用休眠來補其不足囉!

對我來說『秀』手寫辨識輸入,也是誘發朋友對TPC感興趣的『工具』之一。



第三,給有小朋友的網友一個建議...

寫字對現在的學子們確實有待加強的,包含我自己也是的。慣用注音輸入的我,現在寫字也是七零八落的,有時還會寫錯字咧!!

幼兒們我也不贊同太早接觸電腦,偶而為之~拿來塗鴉一番倒是不錯的用途,不過還是以紙和筆為主。畢竟TPC只是一個工具,一定還要有家長陪同成長才是首要的。



第四...我現在看到拿PDA或是筆記型電腦給我做簡報的業務或是營業員,都叫他回去換電腦,...哪看得到那麼小的字呀....


呵呵...勸敗的『殺手』。我個人也是慣用PDA的人,字的大小對我來說以經習慣小小字體了。倒是接到許多案例,嫌TPC的字太小了(目前最佳預設值是1024x768,所以字當然小了些。當然可以調整字的大小來因應),廠商確實是要多多思量一番,怎來解決這一群使用者的心聲。


第五,平板電腦貴在他的功能,不要追那個CPU的速率,....

重點提到啦!!怎發揮應用出TPC帶來的功能,怎提升應用幫助使用者。

雖知現在TPC的CPU不會是最『高』的,但....我還是貪心的,如果能在一樣的價錢下,呵呵...當然是效能越高越好囉!!
呵呵呵...^_^|||...

chou wrote:


湯政仁 wrote:
這點倒是有資料顯示的,以上網來說,根據我們的統計,上網的小孩在指定考試的分數上比所有考生平均高了四十分 http://www.muchmuch.com.tw/Prediction2005/impinfo/parent40.htm
"網友"成為目前最大的犯罪集團,真正的網路壞人當然有;但是也有影響是媒體造勢的結果,其次是父母的用心程度。大同公司和我有個合作研究就是協助家長及學生控制上網的時間以及造訪地點,我們等成熟後就會給大家知道。網路上的知識取得是目前最便利的方式;千萬不要因噎廢食,但是在工具未成熟前父母一定要用心,雖然會比較累,但是使用電腦已經不是神不神的問題了,而是在於協助資料取得上的廣度與深度的問題。

以教育研究法的角度來看:
上篇文章的統計數字實不足證明"上網與學業成就有正相關"
通常
"學業成就"與"家庭財經背景"正相關
"是否上網"應該也與"家庭財經背景"正相關
因此連帶"學業成就"就與"上網"會成正相關
因此給人的錯覺就是"上網"有助於"學業成就"
但是這是錯誤推論
其實這個研究犯了取樣上的錯誤
不該以全體考生為樣本
應該以同質性相近的考生分為兩群
不常上網及常上網來分析較為準確


我想那篇文章應該有提到,我們只對現象感到有值得研究的必要;畢竟不是教育方面的專家,我們只能就手邊的分數來看。其次那篇文章也曾提到,由於第一屆的落點分析服務並未公開對社會大眾宣傳,得到落點分析服務訊息的地點都是如同這裡一般的討論版或BBS站;因此我們就很"大膽"地假設能得到訊息的人是"常上網"的考生。此外,由於無上網能力或無上網取得資訊能力的考生較難取得該網站的資訊;因此通篇的結論應該是"平日即有上網尋找資料家庭內"的考生在"指考分數"上較平均分數為高。並未就"上網與學業成就有正相關"這個議題進行討論,尚請明察。
以下為該篇文章之結語:
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於九十一年公佈之家庭電腦普及率為 50.8%,而其上網率為 38.73%(亦即上網率在 20% 上下)。計算本站考生所佔總考生之比例(25%),本站相信很大部分擁有家庭網路之本屆考生已在本站註冊。由於本站並未做實質上之宣傳,因此獲知本站之考生應大多為平日即有上網尋找資料家庭內的考生。觀察其分數與大考中心之分數,可發現:

一般檢定(一)之本站考生平均總分較均標高出 39 分,高標高出 25 分,而低標高出 47 分。
一般檢定(二)之本站考生平均總分較均標高出 34 分,高標高出 32 分,而低標高出 45 分。
一般檢定(三)之本站考生平均總分較均標高出 40 分,高標高出 36 分,而低標高出 53 分。
一般檢定(四)之本站考生平均總分數較均標高出 33 分,高標高出 28 分,而低標高出 44 分。
明顯可見之間差異不可謂不大,由於本系教授均非為此種指標之專家,基於教育良心,故公佈此一資訊希望各界專家能針對此一現象深入分析探討,或可為提升整體教育水準之評量之一。
^^^^^^^^^^^^^^^^^^^^^^^^^^^^^^^^^^^^^^^^
不過我有個疑問:指考分數跟學業成就應該是正相關嗎?
我們另有一篇比較嚴謹的論文對地區及所得對上網能力的討論,應該是資訊學會通訊當年(92)的十二月刊出的,主要就是對數位落差的探討。

Rex1112 wrote:


第二,...不要拿平板電腦當伺服器來看,平板電腦有點慢,...(我第一個動作就是移除那些手寫辨識軟體,...


現階段來看確實使用TPC的使用者應該要有些認知,TPC的在市場上來說,還在推廣中,無論規格、成本、應用都有待改進加強的,如拿來當伺服器來用,我想....太辛苦了吧!!

手寫對某些人來說是必要的,使用者或許就是應為這樣才來使用TPC的人,大有人在喔!我個人不會將此項功能移除,開機慢就慢,因為TPC我就不指望現在能有多高的效能,應用補救方式就是用休眠來補其不足囉!

對我來說『秀』手寫辨識輸入,也是誘發朋友對TPC感興趣的『工具』之一。


這裡可能有點誤解,我只是移除那些"不必要而且重複"的手寫辨識軟體。很多TPC出貨時裝了三四套手寫辨識,不但成本增加而且效能變差,由微軟內建的功能應該夠用了吧?還是我的電腦內建跟人家不太一樣?
我也喜歡去秀手寫輸入耶~
現在對我比較頭痛的是 數學運算式的辨識 雖然我有研究生在做,但是,嗯嗯~可能有人很久才能畢業

digdugy wrote:


湯政仁 wrote:

這點倒是有資料顯示的,以上網來說,根據我們的統計,上網的小孩在指定考試的分數上比所有考生平均高了四十分

這個是有趣的現象,如果樣本夠大的話或許可以作一些分析。但是我比較有興趣的是指考有其鑑別度嗎?如果確定有其鑑別度,那麼根據我在ETR&D看過的資料顯示,並未有實際的研究資料顯示上網與考試成績有正相關性。


我想這份報告是空前也是"絕後"有足夠樣本數去評量的一分資料;原因在於今年開始全部改採網路志願填寫,今年所得之資料已經無法比較"上網"與"未上網"指考考生的成績了。樣本數是否足夠?就上篇的資料,九十一年底20%的全國家庭上網率對照 25% 的全國考生人數,我們認為具有上網能力的家庭內的考生應有很大部分在本站註冊。我個人認為假如以研究資料來說,這可能是唯一可以以"實際"稱之的資料。因為這已經不是抽樣調查了,而是普及調查。

digdugy wrote:

另外再從認知心裡學的角度來看,小孩子學習電腦時應該會有一些感官刺激,由電腦衍生出的感官刺激是比較呆板而且公式化的,更令人擔憂的是如果在小孩子很小的時候便讓他形成以電腦思考為主的思考邏輯,那麼他的思考便會比較呆板。


我想以計算機專業的研究人員的立場來說:目前電腦"無法"思考;小朋友得到的會是老師或是學習資料製作者"認為"合適的思考方式。因此,呆板與否在於設計者而不在於電腦。電腦缺乏的是與人的實體接觸,諸如小朋友需要的觸摸,擁抱,眼神等等。我想教育者必須了解此點的分野;而對幼兒電腦教育方面應該也有許多相關的討論文獻。

我要講的重點是:電腦的表現是否呆板公式化,在於設計者。而設計者的對資訊表現的掌握能力是關鍵而不在於"機器"本身。

digdugy wrote:
所以結論是:
如果要學習電腦,畫畫是個不錯的作法,但這些東西其實用傳統的紙筆會讓孩子得到更多知覺刺激,而且如果要學習電腦的話,我建議要是零去學習筆較好一點。無論是從教育科技或是認知心理層面來看,都沒有明顯的研究資料可以證實學習電腦的好處,但是壞處倒是有的,不要說正式的研究資料,找找康健雜誌就可以找到一堆電腦造成的傷害。另外如果是用平板電腦來學寫字,我的同學有開發一套用DIRECTOR來學習筆順的軟體,還蠻適合用在平板電腦上的。



我想這裡對小學老師或教育人員要提醒一點:計算機的學習已經是"生活工具"的掌握,而非好處壞處的問題。我們可以舉出許多例子對不同食具於肌肉發展或其他發展的好壞比較,但是不管如何,使用工具進食是不得不爾的行為。而這些問題在計算機上利用機構設計的技巧是可以克服的,也是我們要努力的,但是重點在於資訊的快速發展,使用計算機協助在現代社會生存可能是更需要關切的問題。我更憂心的是城鄉上面數位落差的問題,對於機構上的改進,我相信只要有研究可以協助設計製造出不妨礙發育的型態,應該是可以解決的。但是社會及教育上的偏差造成的各項落差就不是我們工程人能夠協助的部份,還請各位基礎教育的老師們多多費心。
你們回覆好多喔 所以我也沒辦法認真看完
我把我的平板電腦當桌機使用 也當隨身電腦使用
說的對 買平板電腦有鍵盤的為什麼不買筆電呢?
我是把他當筆電買 又趁著c302越來越不值錢
對我來說 鍵盤是主 滑鼠手寫筆為輔
鍵盤還有個好處阿 上課當筆記本的話
打字在快也不好一直敲鍵盤 豎立著螢幕?
另外看重平板就是想結合我的繪圖能力了
不過 速度上...

另外 說到那統計
是好幾年前 上網數比現在少再少一點的
假如上網率少 能上網的人是哪些 當然是家裡經濟水平比較高的吧
那這跟家庭教育本來就有相對關係
另外不上網的就變成普通人的話
調查這有意義嗎?
現在家裡有誰不能上網?
幾乎上網數等於全部
也就是 統計上網的人的成績根本就是統計全體成績
那反過來問 有誰家裏買不起電腦?
或著真的完全不需要使用到電腦的?
所以在調查這種資料也一樣沒用

即將踏入數學系的我的一些看法

另外 手寫論文給電腦辨識?
雖然我覺得現在的辨識率不錯
但是大篇幅會有多少錯字我就不知道了
還有 我看過許多人 也只覺得字的好壞與成績"無關"
對數學來說 更是有點反相關的跡象

另外 要寫到如同打字般的速度 我想 電腦要辨識 簡直就太困難了- -|||
通常那種速度寫出來的字 通常只有作者看的懂 或者連作者幾天後就會忘記
Rex1112 wrote:
湯政仁 wrote:


對於平板電腦有興趣的朋友,我這裡有幾點建議:
第一,要用平板電腦的朋友應該把鍵盤視為可卸除的配備,不然乾脆去買筆電就好了

如果切入點是使用TPC來說,以現況來說我認為不見得是如此,因為我是慣用ACER TPC系列的使用者,使用混合型的TPC我已經習慣了,所以能內建又何妨。


感謝湯老師的意見,但這點我同意Rex1112的看法。
其實,使用習慣和需求本來就是因人而異,
「無法卸除,乾脆去買筆電就好‥」這只是老師個人的意見,我無法認同。
我個人用電腦幾乎都會用到鍵盤,與其那種可拆的零零落落的感覺,
我偏喜歡有鍵盤的TPC。
(我用過十台筆記型電腦,三台平板電腦(鍵盤可拆、不可拆的都用過)。

很感謝湯老師分享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具有參考價值,
但是有些事情是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而因個人好惡而異,
所以想入門平板電腦的玩家,應該要判斷自己的使用需求再入手。

(ad verecundiam, appeal to authority, teacher image)






指考分數跟學業成就應該是正相關嗎

基本上指考根本就是學業成就的鑑別工具
至少在台灣是這樣的


我想這裡對小學老師或教育人員要提醒一點:計算機的學習已經是"生活工具"的掌握,而非好處壞處的問題。我們可以舉出許多例子對不同食具於肌肉發展或其他發展的好壞比較,但是不管如何,使用工具進食是不得不爾的行為。而這些問題在計算機上利用機構設計的技巧是可以克服的,也是我們要努力的,但是重點在於資訊的快速發展,使用計算機協助在現代社會生存可能是更需要關切的問題。我更憂心的是城鄉上面數位落差的問題,對於機構上的改進,我相信只要有研究可以協助設計製造出不妨礙發育的型態,應該是可以解決的。但是社會及教育上的偏差造成的各項落差就不是我們工程人能夠協助的部份,還請各位基礎教育的老師們多多費心。

計算機的學習已經是"生活工具"的掌握,而非好處壞處的問題。
這句話我同意,問題是學習的時間點
就好比很多專家都指出幼稚園學童不適合學習注音符號一樣
注音符號的學習可以說是小學階段的必要工具,
可是小學入學在學就可以了啊
而且幾乎不必擔心學不會,
何必從小班學到大班,
進了小學又學一次,
徒然浪費時間罷了,
用這些時間來發展一些認知能力不是更好
同樣計算機的學習絕對必要,問題是什麼時後開始學最好?
這個問題其實很難有定論
但依不才我擔任小學多年的資訊組長看來
小學五年級前都不適合


湯政仁 wrote:
.....很多TPC出貨時裝了三四套手寫辨識,不但成本增加而且效能變差,由微軟內建的功能應該夠用了吧?還是我的電腦內建跟人家不太一樣?....


咦!!如果是MS-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 OS的TPC,應該很少會再附其他手寫系統吧??!!這除增加成本外,效能多多少少都會影響到。

大家說說自己的TPC有微軟內建手寫系統外,出廠原始會附其他手寫系統及手寫系統的名稱吧!!

Acer C102TCi:微軟內建手寫系統

Acer C110TCi:微軟內建手寫系統

說快一點Acer TPC都只有微軟內建手寫系統,沒附其他手寫系統。

以上是我用過的、知道的。
呵呵呵...^_^|||...
chou wrote:

指考分數跟學業成就應該是正相關嗎

基本上指考根本就是學業成就的鑑別工具
至少在台灣是這樣的


前些日子有一本雜誌有專文寫"第十名狀元",我其實很贊同那本雜誌的講法。
學業成就的鑑別以指考或任何單一考試來決定,真的是對小孩很殘忍的事;不過這是社會成見,我們也不能說甚麼。以大同大學落點分析的立場來說,我們只能希望他們能以興趣配合合適的分數找到適當的學校系組。
我自己帶的班級即將要升入大四,九十一年入學時有五十四人,而這五十四人僅剩四十一人依舊在班上。就這五十四人的目前學業成就來說,我可能必須說九十一年指考的鑑別能力對我班上的學生是很低的。前十名成績入學的,在三年之後已經有六位被退學了。而目前班上的前五名,有三名是屬於入學指考成績在班上後段的學生,其中指考成績最低的同學是班上第五名。另兩名為入學指考成績在班上中段的學生。這四十一人裡,唯一確定因學業成績落後必須延畢的同學,很諷刺的是全國高中裡公認第一的那個學校畢業的(也是我的母校=.=")。我根據統計的結果所得的結論是:指考成績與大學的學業成就無關。當然,也許我的班上是特例;只是一回國帶到的班級就是這樣,也沒有其他數據,我對指考是學業成就的鑑別工具一說,真的抱持極大的懷疑程度。

chou wrote:

我想這裡對小學老師或教育人員要提醒一點:計算機的學習已經是"生活工具"的掌握,而非好處壞處的問題。我們可以舉出許多例子對不同食具於肌肉發展或其他發展的好壞比較,但是不管如何,使用工具進食是不得不爾的行為。而這些問題在計算機上利用機構設計的技巧是可以克服的,也是我們要努力的,但是重點在於資訊的快速發展,使用計算機協助在現代社會生存可能是更需要關切的問題。我更憂心的是城鄉上面數位落差的問題,對於機構上的改進,我相信只要有研究可以協助設計製造出不妨礙發育的型態,應該是可以解決的。但是社會及教育上的偏差造成的各項落差就不是我們工程人能夠協助的部份,還請各位基礎教育的老師們多多費心。

計算機的學習已經是"生活工具"的掌握,而非好處壞處的問題。
這句話我同意,問題是學習的時間點
就好比很多專家都指出幼稚園學童不適合學習注音符號一樣
注音符號的學習可以說是小學階段的必要工具,
可是小學入學在學就可以了啊
而且幾乎不必擔心學不會,
何必從小班學到大班,
進了小學又學一次,
徒然浪費時間罷了,
用這些時間來發展一些認知能力不是更好
同樣計算機的學習絕對必要,問題是什麼時後開始學最好?
這個問題其實很難有定論
但依不才我擔任小學多年的資訊組長看來
小學五年級前都不適合


我以前在美國其實協助過幼兒資訊教育的發展,我所協助的大學幼教系組所建議的資訊啟蒙教育是在三四歲就開始了。當然,工具上都經過特殊的設計;由這些機構所設計的教材在台灣也都可以購得。其中類似利用平板電腦做卡通人物腳色設定,基礎邏輯教育,第二語言的聽說學習,文字書寫與塗鴉工具是那時設計的一個理想,這也是之前為何建議有小朋友的網友應該給小朋友準備沒有鍵盤的電腦的原因。當然,我因為小孩已經要小三了,所以不再對幼兒資訊啟蒙教育上搜尋資料,只是會突然從三四歲跳到小五頗令我感到訝異。

Rex1112 wrote:


湯政仁 wrote:
.....很多TPC出貨時裝了三四套手寫辨識,不但成本增加而且效能變差,由微軟內建的功能應該夠用了吧?還是我的電腦內建跟人家不太一樣?....


咦!!如果是MS-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 OS的TPC,應該很少會再附其他手寫系統吧??!!這除增加成本外,效能多多少少都會影響到。

大家說說自己的TPC有微軟內建手寫系統外,出廠原始會附其他手寫系統及手寫系統的名稱吧!!

Acer C102TCi:微軟內建手寫系統

Acer C110TCi:微軟內建手寫系統

說快一點Acer TPC都只有微軟內建手寫系統,沒附其他手寫系統。

以上是我用過的、知道的。


我的天機我最有印象的是蒙恬筆,因為一開始都要等它動作完,我才能做其他事;好像還有一個也是手寫文字的辨識軟體,不過一下就被我殺掉了,名字也忘了。再來就是一堆日文,韓文,我這輩子大概很難有機會用到的文字辨識軟體。我真正在用的也是微軟內建的手寫系統。

嗯,我知道大同公司有人隨時在看這個版,所以,看到的大同同仁麻煩跟你們主管講一下,沒必要裝額外的手寫辨識軟體,因為沒人用!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