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轉個彎!讓Surface Pro接上可攜式SSD,擴充容量

自製Surface Pro 180度USB轉接頭

使用Surface Pro 4已經4年了,雖然中間換過1台整新機,但對於這台機器輕巧還算滿意。無線化的時代WiFi, Bluetooth, Miracast它也都有了,剩一個USB Port其實對我來說夠用了。唯一不滿意的就是它的硬碟空間,我買的是i7、16GB、256GB的款式, 會買256GB就是因為當初512GB的價差太大,C/P值不符。網路上看很多人拆機換SSD,但我沒這個勇氣。但還是很想有大容量、大空間硬碟。因此就決定自己製作一個轉接頭,把USB 3.0的Port轉到背後再接一個大容量的M.2 SSD外接合,這樣就無需在行動中還要插拔這個外接盒了,因Surface Pro 3、Surface Pro 4、New Surface Pro以及Surface Pro 6的厚度都相同,甚至新推出的Surface Pro 7也還保留這個USB 3.0孔,因此這個接頭均可相容。

轉個彎!讓Surface Pro接上可攜式SSD,擴充容量
接上180度USB轉接頭,將Surface Pro的USB Port轉到背面

轉個彎!讓Surface Pro接上可攜式SSD,擴充容量
行動中攜帶

要製作自己用的轉接頭,當然不可能去開模,現在3D印表機都已經平民化,找台3D印表機,看是學校的還是跟朋友借印一下,成本都很低。但模具怎麼製作呢?我自己是使用Solidworks作的, 並將我製作過程分享在YouTube上,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並加以修改成自己的款式:

轉個彎!讓Surface Pro接上可攜式SSD,擴充容量
以Solidworks製作轉接頭模具

轉個彎!讓Surface Pro接上可攜式SSD,擴充容量
模具上保留一個M2 x 16螺紋孔

轉個彎!讓Surface Pro接上可攜式SSD,擴充容量
並再用Solidworks做一個螺紋孔塞子

轉個彎!讓Surface Pro接上可攜式SSD,擴充容量
做好模具後就可以用3D印表機印出來了


製作模具實錄

模具好了接著就是焊接線路,線路也不麻煩,只要找一個USB 3.0焊線式公頭跟一個USB 3.0焊線式母頭,並準備10條細電線,4條14mm、5條18mm、1條20mm,並將線材兩端都剝開約1mm即可。

轉個彎!讓Surface Pro接上可攜式SSD,擴充容量
材料

焊線式USB 3.0接頭的焊點處分為4 Pins跟5 Pins兩面,先將公頭、母頭4 Pins的那面兩兩相對,以14mm線材對稱地將兩邊焊接起來。

轉個彎!讓Surface Pro接上可攜式SSD,擴充容量
4 Pins面

4 Pins那面焊好後,再換5 Pins面,同樣的兩兩相對,並用18mm對稱地將兩邊焊接起來。

轉個彎!讓Surface Pro接上可攜式SSD,擴充容量
5 Pins面

5 Pins也焊好後,接著要在兩邊接頭的金屬外殼上焊上地線,將20mm線焊在金屬殼側邊的後緣處,在模具設計時有留地線的凹槽給他。

轉個彎!讓Surface Pro接上可攜式SSD,擴充容量
外殼接地線

模具印好了、線路焊好了,將焊好的USB 3.0接頭置入模具中,合緊後以M2 x 16mm的螺絲鎖入。鎖入後,再將我們印出來的螺絲塞子沾點塑膠黏膠,塞入螺紋孔中,這就完成了180度轉接頭。

轉個彎!讓Surface Pro接上可攜式SSD,擴充容量
模具與USB接頭組合

轉個彎!讓Surface Pro接上可攜式SSD,擴充容量
合模後鎖一支M2 x 16mm 螺絲

轉個彎!讓Surface Pro接上可攜式SSD,擴充容量
再將印好的小塞頭沾點塑膠黏膠塞進螺紋孔中


焊接及成品實錄

轉個彎!讓Surface Pro接上可攜式SSD,擴充容量
與Surface Pro裝起來的狀況,並接上一支M.2 SSD接頭盒


測試與應用
先將Surface Pro接上一支M.2 SSD外接盒,內置Intel 660P SSD,平均速度約在200MB/s左右,當Surface Pro右邊長長一條M.2 SSD外接盒,若要移動一定得把外接盒拔掉,非常不方便

轉個彎!讓Surface Pro接上可攜式SSD,擴充容量
平均200MB/s的傳輸速度,速度相當快,但臨時要移動就不太方便豫

利用我們做好的180轉接頭轉到後面,速度依然在200MB/s左右,也大大提升了移動性

轉個彎!讓Surface Pro接上可攜式SSD,擴充容量
速度一樣快,透過轉接頭把M.2 SSD外接盒轉到後方去,即使接著USB裝置,也仍然有很方便的移動性

若是你覺得一個USB Port不夠用,訪間有很多帶USB頭的USB 3.0 Hub及讀卡機,也可以接到轉接頭上,讓Surface Pro擁有更多的擴充性!

轉個彎!讓Surface Pro接上可攜式SSD,擴充容量轉個彎!讓Surface Pro接上可攜式SSD,擴充容量
圖 / 轉接頭接USB Hub讓Surface Pro更有擴充性

至於為什麼我要搞Surface Pro的轉接頭呢?除了Surface Pro大容量太貴,小容量又不夠用,最主要原因是因為不想用Mac,又想玩玩iOS APP的開發,裝了VM Ware搞黑蘋果,Mac OS本身也很佔硬碟空間,內置的256GB一下就被吃了大半了,但有了大容量SSD後,就什麼也不怕了,黑蘋果跑起來也相當順,最後來看看我的Surface Pro黑蘋果實況,若要看我Surface Pro跑黑蘋果的實況,我也錄製了影片,如下連結



有了外接M.2 SSD的支援,幫Surface Pro裝上黑蘋果,讓Surface Pro也可以雙修,開發Android及iOS APP。

後記:因應有網友有裝了UAG保護套後Surface Pro的厚度變厚了而無法使用該轉接頭,這部份自己也做了一個符合UAG保護套的版本,同樣的也公開編輯3D檔案的方法如下方影片,但僅有編輯轉接頭的影片,USB公頭、母頭的焊接部份,再請參考上方同一個焊接的影片。只是因尺寸變大了,該焊接影片中的4條14mm長度的訊號線要改成20mm的度度,5條18mm的訊號線及1條20mm的度線要改成25mm,也就是4條20mm及6條25mm的訊號線,再依照這三段影片去製作即可。因不常上線,若有問題,可能不定時才會回,大家再研究研究囉!
2019-08-19 21:49 發佈
如果只想增加容量, 直接加一張micro SD會更好...
surface有micro sd 插糟
這個轉彎頭不錯,我也想要一個!可是我不會弄啊!
fungcd wrote:
如果只想增加容量, ...(恕刪)


主要是MicroSD速度不夠快,主流容量目前是128GB, 256GB又偏貴,且容錯程度沒有SSD或HDD好,壞了或資料刪除資壞救回不易也沒有資源回收筒可尋回檔案,且執行VMWARE速度也不夠快,才想到外接可攜式的M.2 SSD,頻繁拷備寫入還是用SSD或HDD好,MicroSD(Flash Driver) 拿來放不會太常存取的資料較好。
有點神
請收下我的膝蓋...
問一個愚蠢的問題
如果Windows筆電的內建硬碟壞了
可以用這個外接的硬碟解決嗎
greg1024 worte:
自製Surface Pro...(恕刪)


大大是生活駭客阿~ 這個巧思讓surface pro的生產力又更進一步~。 大大有考慮量產嗎(X
asdf2q wrote:
問一個愚蠢的問題如果Windows...(恕刪)


如果該筆電有支援外接式硬碟開機當然沒問題,但有部份筆電沒有,Surface Pro好像就沒有支援外接硬碟開機(不確定,若有錯,再請糾正!)
但,還是以PCIE或SATA來接硬碟,傳輸頻寬才能有效發揮!
YT220 wrote:
大大是生活駭客阿~ ...(恕刪)

量產有考慮過,所以有在蝦皮上先試賣列印版,但似乎買氣不佳(可能並沒有那麼大的需求量),就打消量產的念頭,乾脆公開做法,讓大家都可以自己DIY!
greg1024 wrote:
量產有考慮過,所以有...(恕刪)


馬上幫忙 訂了兩個, 點子不錯
但是............

這樣的設計,買的昂貴的UAG保後套或是背蓋,就不能裝了
因為剛好貼合,另外後面多了個M2 硬碟,但是背面就不能
平放在桌面,因為突起,會壓迫到薄筆電,
這就犯了 原廠妥善度的大忌
除非把這個套件拿掉.........

也不是沒有解決方法,就是裸機筆電使用,
要用的時候插上去,
要裝入筆電包有壓迫之餘,就要拔起。

我就是搞不懂 那個外接原廠出品的DOCK,設計那麼種重,
穩定度是增加了
但是攜帶性,成了除法, 那個DOCK 要配重,
應該用組合式的,
這樣攜帶時,不想要這麼重的人,就可以拿掉這配種設計的組合。
(況且 這麼重,掉到地上,這重力加速度.....)
以上 純屬個人 意見。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