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Miix 700 vs srface pro 4

其實,我想知道的問題是.... Miix 700 到底如何?

另外就是,看似表面規格相同的情況下,Miix 比 SP4 便宜,why?

由Notebookcheck資料顯示,Miix 700/M5/4GB/128GB vs SP4/M3/4GB/128GB,其處理效能(分數)幾乎是相同。
這個結果,讓人驚訝,到底怎麼回事?... 結果應該是對於散熱設計的差異。
也就是話,SP4/M3/4GB在大量工作情況下,與Miix 700/M5/4GB相當,或更好一些些...
這種狀況,在玩某些遊戲時更明顯,其fps帖數比較,SP4更是屌打Miix,真的讓人驚艷...
當然... 有沒有辦法使用bios更改來調整就不知道了。

SSD硬碟,比較的兩台都是128GB,而SP4的速度更快些,測試數值明顯的更高,但是SSD這麼快的情況下,人實際感覺得出差異嗎?
對我來說應該很難... 除非讀取很大的檔案,或許有差吧!?
我個人更在意,能使用的耐久度,但是又沒有可靠的資料顯示。

另外就是,就只論色彩表現,還有加上某日本網站上這兩台的資料,SP4的螢幕是比較出色,雖然Miix也算是相當出色吧,但是SP4感覺上看起來比較好。
註:絕對不是因為解析度,對我來說,這兩台解析度都設計過高...我比較想要1920就好,還比較省電些吧~

有一個我自己很在意的,整體結構(骨架)穩不穩固!! 這個資料真是有夠難找,幾乎都沒有,但是有找到一點蛛絲馬跡。
一個2in1電腦,絕對是要拿來攜帶的,不然CP值太低了...
對我來說,會放在包包裡,還有放其他有的沒的,包包會比較擠,又加上電腦放在裡面,擠壓的施力點是常常不一...
那個主持人,當場表示Miix的骨架軟軟的,用雙手扭了一下,我是不知道用了多大的力量,但是明顯的看到Miix真是軟
主持人,沒有說SP4怎麼樣,應該是比Miix硬。

筆!!對Win 2in1來說,也是很重要的。
筆的擺放,SP4(磁吸式)屌打Miix。
另外,筆的尾端,那個按鈕(SP4才有),可以有一些方便的功能,SP4可以快速呼叫Onenote。
至於,SP4-1024階與Miix-2048階的感應,我有去現場試寫幾個字,感覺得出差異才怪!!平常筆記、手抒寫,我應該都可以接受。
但是對於,更專業繪圖的來說,或許SP4會更強悍。
以筆這項特色來說,SP4更勝一籌。

USB孔,在沒有充電的情況下,Miix 700有兩個孔可以使用,充電時會占掉一個孔。
SP4,USB始終都是一個孔。

外觀就因人而異了,這兩台都不錯看,沒有特別突兀的點。其他的功能性,對我來說差不多,就不在這列出來了。
當然還有一些資料差異,我也還沒找到,例如,相機強度、感應器、陀螺儀等等。
也想知道,Miix 700/M3/4GB/128GB vs Miix 700/M5/8GB/256GB的性能比較,重點是整體電腦的跑分,而不是純CPU的效能。
還有一些有的沒的問題,我就不知道了~

價格,miix是以8G/256GB來比較。
Miix 700/M5/8GB/256GB vs SP4/M3/4GB/128GB,皆包含鍵盤皮套&筆,而SP4貴約1000元不到。
這該怎麼選擇呢?
就我個人來說,真的是超難選擇。用途方向來選擇吧。
買來2in1的用途方向是非常依賴筆的人來說,SP4會比較值得,畢竟時常在筆記,其他程式開的應該沒有這麼多,RAM也不需要這麼大。若考慮這兩台的遊戲性,應該要選SP4...,雖然2in1拿來玩較大的遊戲是很難過的
買來2in1的用途方向是較大量的電腦工作處理,RAM需要較大,8GB的Miix會比較有優勢吧。

我會買哪一台呢?...我不知道耶,兩台都不會買也說不定,再看需求囉
只是有花了一些時間比較,想分享一下。
若有什麼冒犯的地方,也請大家多多指教。
謝謝。
2016-09-04 15:5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700
CPU上M5比M3好一些
不過M5好像會過熱降頻
所以跑分起來最後分數會接近M3

SP4有多一個Mini DP接口(好像跟蘋果的Thunderbolt 一樣)
這個接口功能挺多的 可以GOOGLE查看看
再來是觸控板有WIN10多工手勢
然後磁吸式充電 觸控筆也可以黏在電腦上
開機快 SSD為 PCIE規格

MIIX700
兩個USB接口(一個3.0一個2.0)
2.0的接口也是充電接口
觸控板功能少
沒有WIN10手勢(僅僅為觸控板 可以控制滑鼠游標 左右鍵等)
價格好 之前買MIIX700有送觸控還有兩千新光三越禮卷
開機較慢些 SSD為M.2 SATA規格
整體看起來比較帥
支架的錶帶設計夠潮也很穩

差別大概這樣
我是買MIIX700
因為價格取向
我來回答樓主的問題吧,

我自己前一台是Surface Pro 4 (m3/4G/128G),

目前用的是Miix 700 (m7/8G/256G),

兩台使用上我自己是感覺不出來m7與m3效能的差別,

就像前面網友所說,大概只有前1分鐘內滿載時m7效能大於m3,

而大概一分鐘過後開始就會降頻到1.1GHz左右,

Surface Pro 4 的情況也是如此,散熱上面或許Surface Pro 4比較好,

但也可能是因為m3本身全速所產出的熱較少,而不像m7處理器這麼多,

Surface Pro 4 的優點就是觸控筆可以直接吸附在主機上面,喇叭聲音明顯優於Miix 700,

螢幕顏色我比較過後是都差不多的,論網路上測出的sRGB顏色覆蓋率來看的話也是同樣等級,

而螢幕最大亮度情況Surface Pro 4比較亮一些,

鍵盤部分Surface Pro 4有背光而Miix 700沒有,

作業系統來說Surface Pro 4配Win10 Pro,

Miix 700一開始只有配家用版,最近有出Pro版本的系統了,

至於Surface Pro 4的缺點的話有幾個,

最讓我覺得應該改進的就是他螢幕的組裝品質,

應該是因為螢幕黑邊少屏佔比高,

所以造成螢幕觸控時有水波紋還會有凹陷問題,

此外主機正下方也有不少人有黏合不佳的問題,螢幕下方翹個洞開來,

單一USB來說還是使用上很不方便,

Miix 700在要同時接上兩個USB裝置時顯然方便很多,

另外記憶體也是考量的一個點,

如果都已無風扇的Core M來說,

Surface Pro 4 只有配4G記憶體,Miix 700 有8G還是來的好用一些,

機子用久了,假設出問題情況,

Miix 700的硬碟也比較好拆裝救援或更換,

Surface Pro 4則是需要破壞螢幕,而且使用非標準SATA介面,

背面立架部分Miix 700用絞鍊的方式比較有彈性,Surface Pro 4我比較不敢重壓怕會斷掉,

而且每次開背後會發現如果用單手開單邊時,都會不平均,需要再另外調整,

另外目前Android x86(Remix OS)支援情況來說,

Surface Pro 4的觸控還未支援,而Miix 700的支援度已經很高了(螢幕觸控、喇叭、WIFI、藍芽、休眠),

外接螢幕的話Surface Pro 4有mini-DP孔,Miix 700有mini HDMI孔,是差不多的,

給您參考。
追逐目標 享受人生
小第我有MIIX700 M5/8G/128G
當初也是再考慮要不要買SP4
但是真正使用後你會很怕一件事情

那就是維修!!!
如果你希望你的筆電只能用兩年內的請跳過此考慮
機子多少都會故障
我都可以接受(沒有那種完美的東西~你是地球人~你清楚的!!)

SP4的維修我完全不敢恭維
反觀MIIX700~說真的~我自己就可修(當然也是要有零件阿~我也不是神)
我一點都不想去賭人品(講難聽點~賭中了~你運氣好~那賭錯了呢....你自己想)

還有~你選擇平板筆電的話也會有些捨棄(譬如說你想拿來畫面好一點的電玩遊戲之類的)
我本身有CAD和程式編輯的需求
我朋友也有入手SP4
我們有交叉使用過(他用我的工作~我用他的畫圖)
我是認為差異性來說~我是無感啦
(不然哩~你當我每天都來算分數)

MIIX700不外乎的是價格上的優異
還有就是RAM大了些(這個對我畫圖幫助很大阿!!!)

結論還是見仁見智
硬要說的話~就是我最後選的MIIX700
因為筆電都用很久...
如果一台筆電無法自己維修~甚至只能送原廠
重點是台灣也沒有辦法本地維修(我指的是官方的)
SORRY啦~我只能無條件捨棄你=>SP4

一般而言,大家都認為 第六代 M core 只適合跑簡單文書處理, 但曾在一台 MIIX 700 with M5 cpu 裝過 sketchup 3d 軟體跑大檔案圖檔的3D 繪圖檔, 跑起來十分順暢, 這結果是令我出乎意料, 因為相同圖檔在我的一部無獨立顯卡的五年舊筆電上則跑起來十分卡卡, 我的舊筆電原先是有獨立顯卡功能的, 跑 3d 也沒問題, 但舊筆電升級為windows 10 後, 獨立顯卡(windows 10 不提供driver) 不再能用,以致跑3D 大圖檔變很卡很卡.

Intel CPU 在過去五六年的演進, 獨立顯卡功能逐步被納入 CPU, 我看不出三年, 可能大部分獨立顯卡都會很難存活....




aki07 wrote:
Intel CPU 在過去五六年的演進, 獨立顯卡功能逐步被納入 CPU, 我看不出三年, 可能大部分獨立顯卡都會很難存活....
...(恕刪)

中階以上的卡還是可以活得很好, 而且未來一定都是如此
因為TDP卡在那裏, 如果要做到整顆CPU只能4.5W, 那麼連GPU都沒辦法全速運轉了
以現在skylake 24EU的GPU來說, GPU要能全速運轉不降頻, TDP至少要設定在15W, 而Kaby lake因為製程改進, 大概12W即可

這也就是為什麼Iris pro 580, 72EU的GPU沒辦法下放到U/Y系列CPU裡面, 因為在15 & 4.5W的TDP限制下根本浪費

另外, 24EU的GPU占用的die size就已經跟4 core skylake一樣大了, 除非對手先動作在APU裡面狂塞繪圖單元, 不然現在CPU只能應付低階顯示需求的情況應該會持續下去

meridian wrote:
中階以上的卡還是可...(恕刪)



同意大大的觀點, 中高階以上獨立顯卡應還可存在,從大大的觀點中獲益良多,
現有個問題想請教大大, 在跟 surface pro 4 致敬的 2 in 1 機種中, 以 六代 i5, i7 而言, 選用 Graphics 520 會比 Graphic Iris 省電嗎? 因我在 mobile01中 爬文中發現有人認為 i7 iris 太耗電? 而i5 520 則較省電 ?



aki07 wrote:
同意大大的觀點, ...(恕刪)

耗不耗電是相對的, 獲得比較強的性能, 當然要比較耗電啊
但如果以"能源效率"來看, 同樣的功率下, iris graphic會更強
這種理念跟ARM的big.LITTLE架構是同樣的概念
所以iris graphic用低時脈低電壓來運作, 肯定比HD graphic高時脈高電壓還省電

實際上i7 iris在實際使用中還是比較耗電, 那是因為獲得更多效能的關係, 獲得的效能絕對值它的耗電量
但如果覺得不需要效能, 而是需要持久, 那麼m3會更持久, i5則是中間選項
如何選擇並沒又絕對的好壞, 個人是比較偏好m3

國外的SP4測試自己參考看看
覺得CPU不是問題,或許記憶體可以當作一個分水嶺,4G RAM如果不夠你用的話再好的SSD也救不了,這個也是之後再怎樣也無法升級的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