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問Acer w700 配 MSI AK9000 行動電源的問題

請問一下 我買了這個行動電源, 要用在 宏碁 W700平板上面的(身邊沒有任何筆電), 打開msi ak9000 ,發現沒充電用的電源線, 於是買了個 12v 的變壓器, 但是ak9000 充飽電後, 只能充我的w700 電力從29% 到 66% , 不到一小時的時間就自動關閉了, 請問這樣是正常的嗎? 只能充那麼少的電嗎?
2013-03-24 18:07 發佈
請問用行動電源充電的時候,螢幕是否有關閉呢?

就我用ME400C的心得,用行動電源充需要關螢幕充才比較有感

clericc wrote:
請問一下 我買了這個...(恕刪)


終於找到我的ak9000了(換了w700後就很少出勤了)..

我使用高效能模式、亮度全開、wifi開啟、word、BT、chrome等軟體啟動的情形下,
ak9000在一小時內把w700的電池電力由83%充到96%後就沒電了,
所以應該是正常吧..

換個角度想,
表示ak9000可以提供w700約2小時的電力..

ryu0215 wrote:
終於找到我的ak90...(恕刪)


廠商應該知道 w700 電力不長
, 怎不推出能換電池的設計?? 偏偏要學不能換電池 .


taiwan2008 wrote:
廠商應該知道 w70...(恕刪)


目前重量1公斤前後、等級i5以上的平板或ultrabook中,
電力能跟w700抗衡的可沒幾台..

ryu0215 wrote:
目前重量1公斤前後、等級i5以上的平板或ultrabook中,
電力能跟w700抗衡的可沒幾台.. ...(恕刪)


不能如此說 , iPAD 電力 10~11hr . 一天來說刊用 .
但是 <8hr 內 , 你還是得帶 ac adapter 電線 .

當初 iPAD 和 android 平板 沒出來前 ,多少筆電是 3~4hr ???
不能換電池 , 那表示電力夠

不能換 hd 那表示容量夠 也不會壞 .

說真的 ,我覺得目前所有 win8 平板設計,都還不夠好 ,
拿 x86 win8平板 ..當然是 usb 擴充能力比 android 強太多 ,但是
內部 eMMC or SSD 都很小下 , 一定會擴充嗎. 所一至少 usb 會接 usb hd ,
再來須要 usb 接 ? 不是 lan 就是 mouse /Keyboard ..

但只有一個 port 該如何 ????

w700 多幾個 usb port 會增加很多重量嗎 ?? 好在還帶 usb3 不是 usb2,
一堆 atom平板 帶 usb2就很弱 ..明明都有 usb3了.


taiwan2008 wrote:
不能如此說 , iP...(恕刪)


沒記錯的話,
iPAD 和 android 平板出來前,
輕便型筆電很少電力超過4小時的..

容量方面emmc無解,
但ssd部分有錢的話買個256g回原廠更換應該會受理

usb port少的部分可以使用藍芽滑鼠、鍵盤與wifi硬碟..


ryu0215 wrote:
沒記錯的話,iPAD...(恕刪)


那是當時大家都認為 windows pc 做不到 .
如同 atom cpu 出來多少代 ??
為何不一推出就有和 arm android 平板一樣 ??

今天如使用者認為 w700 電力夠用 ,
那廠商就不會進步 .

總之 不能換電池下 ,電力 至少要 8hr , 一天工作時間 .
有人說不會連續開 ..如果拿電腦工作人說 , 不論跑 cad eda ..
設計師 , 一天 連續用電腦 > 10hr 一定有 .

如同 surface Pro , 微軟不是也知道電力不夠想做 外接電池 .


taiwan2008 wrote:
那是當時大家都認為 ...(恕刪)


x86架構(一般電腦)與arm架構(android, ipd0是不同的東西,
引用ARM架構應用處理器與x86處理器其中一段話

ARM的架構相較於x86有哪些特點?相較於基於CISC的x86架構處理器,由於為了滿足電腦產業發展而不斷加入指令集,使得處理器日益龐大,但每個指令集用到的頻率也越差越大,許多指令到後來已經相當少用,甚至是可以被新的指令所取代。而ARM架構則大幅簡化架構,僅保留所需要的指令,可以讓整個處理器更為簡化,擁有小體積、高效能的特性。

也因此x86架構的cpu本來就比較耗電。
而安謀是要怎樣( 3 ):為何 ARM 應用處理器能省電?一文中亦提到

這也牽涉到 x86 與 ARM 發展的一些中心方向,就 x86 的處理器發展,一向是認為所有的事情只要 CPU 本身夠強,就能夠滿足所有的需求,所以舉凡運算、影音解壓縮、甚至遊戲的光影特效等等,都是盡量以 CPU 去滿足這些需求,雖然這幾年 x86 處理器的發展已經有些改變,不過經年累月發展下來,一些根本的東西很難在一時之間改變。

例如 Intel Atom 或是 AMD Bobcat 架構,雖然大量將架構精簡,但是為了滿足一般 x86 架構的基本需求,相較於 ARM 架構仍然複雜許多,也才導致耗電量至今仍與 ARM 架構應用處理器有所差異,加上上述兩項 x86 處理器光處理器本身就已經比 ARM 架構更耗電,更不用說這他們還需搭配另一顆負責管理 I/O 介面的晶片,而 ARM 架構應用處理器早已將 I/O 介面管理架構整合進去。

所亦這幾年來atom才能越來越省電。
n450(2010) max TDP: 5.5w
n2600(2011) max TDP: 3.5w
z2760 (2012) max TDP: 1.7w

core i部分個人推測是為了滿足舊友指令集的需求以致架構仍不敢大量刪減,
故耗電情形至去年的cpu仍沒有很大的改變
i5-2557m(2011) max TDP: 17w
i5-3317u(2012) max TDP: 17w

而外加電池的部分已不屬於技術力的範疇,
而是重量與電力間的平衡考量。

ryu0215 wrote:
x86架構(一般電腦)與arm架構(android, ipd0是不同的東西,
引用ARM架構應用處理器與x86處理器其中一段話

ARM的架構相較於x86有哪些特點?相較於基於CISC的x86架構處理器,由於為了滿足電腦產業發展而不斷加入指令集,使得處理器日益龐大,但每個指令集用到的頻率也越差越大,許多指令到後來已經相當少用,甚至是可以被新的指令所取代。而ARM架構則大幅簡化架構,僅保留所需要的指令,可以讓整個處理器更為簡化,擁有小體積、高效能的特性。

也因此x86架構的cpu本來就比較耗電。
而安謀是要怎樣( 3 ):為何 ARM 應用處理器能省電?一文中亦提到

這也牽涉到 x86 與 ARM 發展的一些中心方向,就 x86 的處理器發展,一向是認為所有的事情只要 CPU 本身夠強,就能夠滿足所有的需求,所以舉凡運算、影音解壓縮、甚至遊戲的光影特效等等,都是盡量以 CPU 去滿足這些需求,雖然這幾年 x86 處理器的發展已經有些改變,不過經年累月發展下來,一些根本的東西很難在一時之間改變。

例如 Intel Atom 或是 AMD Bobcat 架構,雖然大量將架構精簡,但是為了滿足一般 x86 架構的基本需求,相較於 ARM 架構仍然複雜許多,也才導致耗電量至今仍與 ARM 架構應用處理器有所差異,加上上述兩項 x86 處理器光處理器本身就已經比 ARM 架構更耗電,更不用說這他們還需搭配另一顆負責管理 I/O 介面的晶片,而 ARM 架構應用處理器早已將 I/O 介面管理架構整合進去。

所亦這幾年來atom才能越來越省電。
n450(2010) max TDP: 5.5w
n2600(2011) max TDP: 3.5w
z2760 (2012) max TDP: 1.7w

core i部分個人推測是為了滿足舊友指令集的需求以致架構仍不敢大量刪減,
故耗電情形至去年的cpu仍沒有很大的改變
i5-2557m(2011) max TDP: 17w
i5-3317u(2012) max TDP: 17w

而外加電池的部分已不屬於技術力的範疇,
而是重量與電力間的平衡考量。..(恕刪)



android ARM 平板 v.s. X86 z2760 win8 平板 上網看 mobile01
youtube
有沒有做一樣的事???

管你骨子裏 x86 多複雜 . 做一樣的事,
大家要的就是省電, 但是效能別太濫 .

如果 Intel 認為 core I7 cpu 快又強, 何必做省電版本 cpu ??
Intel 自己要把CPU 搞太複雜. 那是 Intel 事..當年還記得 pentium4 20 stage pipeline 的事嗎?
computer architecture 都提到 > 11 stage , 碰到 branch instruction 會 "懲罰" 很大,
所以 CPU 都 先預測會發生 BRANCH/jump 指令, 越搞越複雜是 Intel 自找.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