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了好久的文
最近鎖定在Toshiba的R100或R150
但是發現現在已經沒有MIJ真是令我大失所望
不過如果在日本買的話就沒有保固了是嗎?
MIJ跟MIC似乎真的有差別
究竟該如何取捨呢?
另外我想請問一個蠢問題
就"同型號"可得的"類似規格"而言
日本買的價錢跟台灣比較起來是如何呢?
比較貴?比較便宜?差不多?
另外朋友想去秋葉原買電腦的東西
所以可以幫我買筆電
但是他不會日文!這樣行的通嗎?@@
日本買電腦不只比較便宜,也不會買到閹割機
日本商店還有還原金制度可以用來買週邊商品
台灣就很怪,說關稅高之類的所以價位會比較高
那都漲價了為什麼配備還要閹割
造成高價=高級的感覺嗎

至於保固,當然是看個人囉
有人就是對MIJ情有獨鍾,小弟也是一個

個人就覺得比MIJ比較耐用,不是沒有苦主
但發生的事故就是比較少
當然大家可以說買水貨的人少,所以樣本不足囉
但我覺得MIJ是有口碑的,總比買了個三年保固結果三天兩頭送修的好
何況我目前在國外念書,我的W2到美國還是有保固的

我的機子已經一年半了運作良好
就等六十四位元系統跟週邊穩定之後大概也就是我換機的時間了
到時如果Panasonic還是維持MIJ,那一定是我不二的選擇啊
因為我就是把NB當商務機用囉
不用打電動,跑大程式有Desktop用.
W系列已經足夠應付個人需求
唯一的遺憾是如果有T牌R系列的外型有多美妙

不過堅固跟外型是很難兩全的
至於到日本買嘛,個人是向台灣水貨商購買
所以沒有經驗,不過應該搜尋一下會有一些大大有經驗談
當然應該也會有大大上來分享喔
BTW,日本大部份都還是日文鍵盤配製,所以還是得注意自己合不合用才是
如果非得看到注音或輸入碼不可的話
當然是愛用MIT喔
除了MIJ,請大家用力支持MIT啊

關於保固剛剛查到以下資訊:
台灣新禾TOSHIBA可提供維修服務~這就是買TOSHIBA機種的好處~世界各地都有服務據點~
嘻嘻~鍵盤應該可以自己買貼中文貼紙吧!呵呵~
所以結論就是我可以請朋友在日本幫我買囉?
開心開心!
雖然我也想支持MIT
但是消息顯示某A牌MIT已經要變成MIC了
尤其是我朋友買A牌電腦後面寫的MIT,結果一拿到手就發現是瑕疵品.......
讓我打了退堂鼓.......
雖然維修保固越長越好.....越方便越好.....
但是我想沒有人想一天到晚跑維修吧?^^"(至少我個人對這種事非常厭惡)
[售或換]第二代ELECOM ZEROSHOCK超強衝擊吸收力的筆記型電腦專用內袋
SIZE:B5(適用12-13吋) 灰色
全
就以以下兩台來做比較好摟 一個是日本款 一個是海外款 只是品名不一樣
1. SS PALX190DK [14.1吋 DVD±RW] NT$66,800 日本買 OR 水貨商貨 都是MIJ 聽說可以+買國際保固
CPU:超低電壓版Intel Pentium M 730 1.6GHz
液晶螢幕:14.1吋(1400×1050)低溫多晶矽TFT液晶
顯示晶片:NVIDIA GeForce Go 6200 TE(VRAM 64MB)
RAM(標準/最大):512MB/1536MB(DDR2 533)
硬碟:80GB(Serial ATA/150 5400轉)
光碟機:Super Mutil DVD燒錄光碟機:寫入:DVD-RAM最大2.4倍速、DVD+R/+RW最大2.4倍速、DVD-R/-RW 最大2倍速、CD-R最大約24倍速、CD-RW最大約10倍速,讀取:最大8倍速(DVD-ROM)、最大24倍速(CD-ROM)
軟碟機:需另購
外接卡槽:PC Card(TYPE II )× 1、SD記憶卡槽 × 1
連線機能:IEEE802.11b/g無線LAN(2.4Ghz) 、1000BASE-T/100BASE-TX/10BASE-T 、紅外線通訊埠(IrDA1.1標準 最大4Mbps/115kbps)
Modem:56kbps(V.90)
外接擴充埠:USB 2.0 X 2、iLink(4Pin) X1、數據機接孔(RJ-11)、LAN Port(RJ-45)、VGA Out D-sub 15Pin
電源:AC100V~240V(50Hz/60Hz)、標準充電鋰電池
充電時間:約3小時
使用時間:約3.5小時
大小尺寸:319(W)×269(D)×22.8~31.2(H)mm
重量:約1.99 Kg
2. TOSHIBA Portege S100 $59800 台灣代理商 MIC
中央處理器:Intel Pentium M Processor 730(1.6GHz,533MHz,2M L2快取)
主記憶體:256MB DDRII SDRAM (可擴充至2048MB)
顯示裝置:14”XGA TFT 螢幕(1024X768 16.7M全彩)
顯示晶片:獨立顯示晶片 nVIDIA® GeforceTM 6200 (64MB VRAM)
硬碟:40GB(5400rpm)
光碟機:CD-RW/DVD-ROM Combo
軟碟:選購外接式USB 3.5" 1.44MB 軟碟機
PCMCIA插槽:TYPE II x 1(支援 Card Bus)
數據機:內建 V.90 (56Kbps data, 14.4 Kbps fax) 數據機
網路:內建1Gbps 乙太網路介面
輸出入埠:RGB、 USB2.0X2、 RJ-11、 RJ-45、 FIR、TV-Out、 IEEE1394、 SD Card 讀卡機
電源供應:6 Cells鋰電池,標準可用3小時27分
音效系統: 16-bit 立體聲、SoundBlaster Pro 相容、內建喇叭(Mono)、音量控制鈕、支援Direct 3D Sound/Full Duplex/MIDI
作業系統:已預載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Edition
尺寸:319mm x269mm x 22.8mm [F]/ 31.2mm[R]
重量:1.7kg (含光碟機);1.9kg (含光碟機及電池)
保固年限:三年國際有限保固、一年電池國際有限保固
無線裝置:Wireless Network Connection 802.11g
鍵盤裝置:85鍵人體工學鍵盤, 觸控板
外接螢幕:最大解析度2,048X1,536 / 最大16.7M全彩 / 最大更新頻率100Hz(解析度1,600X1,200時)
安全裝置:Execute Disable Bit Protection (XD-Bit)防駭晶片
版大可以自行比較摟

azzxs wrote:
開板的版友注意一下喔
如果你買的是"dynabook"這系列的機器
很抱歉台灣新禾沒辦法幫你維修喔
今年日本TOSHIBA有發出新聞稿,所有日本本島賣的"dynabook"在海外都沒辦法維修
海外掛名的TOSHIBA才能做維修這些服務,
建議你直接打電話給新禾問清楚,在下手。
那天新禾的業務來剛好我有詢問了他一下這件事情,
他也有確認也有傳真新聞稿讓我看,所以三思喔^^
再來,給你一各重點觀念,
掛名MIJ不代表就是再日本做的...
所以別期望太高,配備比較好倒是真的啦
s100所有機種都是大陸生產後轉回日本,
再由日本出貨到台灣
對於MIJ & MIC 解析
小弟之前有了解過 只供參考
由於日本新商品一發表 99% 幾乎只會在日本先發售 再來才會銷售海外(所以MIJ幾乎都留給日本國民使用也只有去日本買的到 當貨源快沒有的時候 就推銷海外 也就是MIC 而日本就等待下一款新型取代)

所以第一批貨 應該可以保證是MIJ 因為 在商品發售前幾個約會跟日本所以店家要訂單 在一並大量製造 如dynabook 190 要100萬訂單在日本 日本工廠就會做出100萬台並在日本商店售出所以一定是MIJ
舉例 PS2 & PSP 小弟PS2 是 MIC 但是朋友在日本買第一期貨品是MIJ
PSP 相信只有在日本買到第一期貨品是MIJ 推售海外以後一定是其他國家製造
原因勒 推銷海外時候 廠商會想全世界有代理的國家要訂單 當然全世界摟 訂單一定不只100萬台
可能1000萬台以上 以日本成本來說根本不堪負荷 或者沒有這種生產速度來做這樣龐大訂單銷售海外 所以唯一方法 MIC + 延長保固 就可以滿足海外龐大貨量的需求 所以小弟相信日本大廠商應該不會有這種小手段 明明MIC 含後從日本出口 就印MIJ 如果是這樣小弟的根朋友的PS2 應該都印MIJ 就好嚕(因為我的買不到2個月就壞摟又換一台新的 朋友的買好幾年都沒維修過還玩盜x)

以上是聽 JVC 代理商老闆說的(跟我解說為何同一台 機器有兩種不同生產國 MIJ一定是在日本生產的咩?)
R100 有新的 SS SX/190 紀念款阿
R150 有SS SX/3211
日規的好處在於不是閹割版。
自行前往日本購買價錢其實跟台灣水貨商差不多。
只是自行前往,會有還原金可另外購買配備。
所以同樣價錢下,自行購買是比較划算的。
保固問題,其實我認為使用時小心點,其實很難用到保固吧。
日本市售機跟台灣市售機是無從比較的,大部分配備不一樣,所以價錢都不一樣阿。
在日本買東西,是不容易殺價的,價錢沒什麼彈性,所以選定產品後,自認價格合哩,就付款囉。
卡貝莉 wrote:
爬了好久的文
最近鎖定在Toshiba的R100或R150
但是發現現在已經沒有MIJ真是令我大失所望
不過如果在日本買的話就沒有保固了是嗎?
MIJ跟MIC似乎真的有差別
究竟該如何取捨呢?
另外我想請問一個蠢問題
就"同型號"可得的"類似規格"而言
日本買的價錢跟台灣比較起來是如何呢?
比較貴?比較便宜?差不多?
另外朋友想去秋葉原買電腦的東西
所以可以幫我買筆電
但是他不會日文!這樣行的通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