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許多朋友對手上的老舊單核筆電都有點嫌棄了.. RAM加滿了, 能做的優化都做了, 但總是效果不彰. Ramdisk用起來也有點毛毛的 (不然就是ram太小, 效果不好).
新筆電? 不景氣的時代實在花不下去.. Netbook? 太小了, 效能也好不到那去. 質感甚至比不上手上的舊筆電..
提升硬碟效能? IDE硬碟路上快找不到了.. 小弟問過光華n家店, 只剩少數幾個選擇, 且都是5400轉.. 是的. 7200轉2.5吋IDE已成絕響..
如何有效提升爽度, 且不著痕跡得敗家?
老筆電救星: 創見IDE 16G SSD (SLC)

取自官網

取自官網
我想質感對硬碟來說不是重點, 但創見這個SSD的外殼做的不錯. 整體非常solid.
HDTUNE Score:

換裝後真感到電腦煥然一新. XP開機到開啟word只要約1分半(從按下電源到打出一個字). 執行上的遲滯也因超快的access time(0.2ms)大減. (Fujitsu B6220, Intel Core Solo U1500 (1.33Ghz), 2G RAM (DDR 533).
總結 Pros:
1. 快. 讓大多時後使用電腦不再是你等她, 而是她等你
2. 安靜: 完全沒有硬碟(尤其是hitachi硬碟)讀寫的聲音
3. 無振動, 無熱: 讓你手可以安穩的放在palm rest上
Cons:
1. 貴. 16G slc 官網報價$7,420
2. 沒有比較省電
3. SSD的可靠性: 小弟使用後約兩個月一次關機後就沒法再開機了(MBR損壞)
安裝完XP約剩8G.. 我想一般的使用者應該夠用了 (把休眠關掉).
小弟手上尚有3顆IDE硬碟: Hitachi 7K60, 5K160, 及WD Scorpio blue 80G, HDtune測試transfer rate 都在30-40mb/s, access time 都在15-17ms間.. 與這顆SSD的66MB/s, 0.2ms access time比都遠遠不及.
另外值得一提: 5K160真的不及WD Scorpio.. 效能沒有比較好, 但吵多了. 7K60也沒比WD Scorpio好多少(Access time 小贏, 但transfer rate居然比5400轉的WD Scorpio差). 建議要換IDE傳統硬碟的朋友用HD的吧.
附上網友Mutant Mtron 32GB SSD Hdtune測試結果:

在這階段看來Transcend與Mtron的差距並不大. 至於mutant所提的用hdparm X 成UDMA6, 小弟就沒能力再試了. 另外HDtune測試圖Mtron看來比較平, 這技術上的差異有待高手解答..
裝上這SSD後, 我覺得Ramdisk真的不能在速度上有明顯的幫助了. 我想如果可以忍受SSD的可靠性(最好做整個磁碟備份), 真是值得入手的利器.
另外一提創見的服務: SSD上次掛點後, 創見的處理是: 收件, 十個工作天回覆.創見的回覆是, 我所用的是老舊平台, 且他們也沒辦法確保與所有機器相容. 更新完軔體後交回光華門市讓我取回(我有要他們郵寄給我但他們好像裝作沒聽到). 光華門市及工程師的態度也不甚耐煩.
我能理解門市或工程師面對客訴產品故障感到的煩瑣, 但也希望你們能理解, 硬碟損壞對消費者的影響有多巨大: 資料毀損(損失可能無法估計), 重灌所要花的時間精力, 電腦無法使用的損失.. 如果你們能將心比心, 不能做主, 也幫消費者找到最有利的解決方案, 或許能讓更多消費者進你們的懷抱.
希望對想換裝SSD的朋友有幫助. 有任何問題我也會盡我能力回答.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