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最高CP與學生最佳效能級筆電 9代 捷元15H 詳細說明讓你了解

搭配第9代標準電壓版本的捷元15H系列筆電
可以說是目前CP值最高的筆電,且可以自由選擇作業系統更適合學生
很多學校的學生都是有免費的教育版授權軟體可以使用的
軟資源 不要浪費了
目前能夠自己選擇要不要搭WIN10或是搭配品牌授權家用或是專業版的很少
這真的是挺不錯的優勢的

另外捷元的筆電還有BTO組裝生產的優勢
且是搭配市售版DRAM和SSD/HDD,有更長的保固期和更便利的送修條件
RAM壞了送RAM就好還是終身保固的產品
SSD壞了可以單送SSD就好,搭配INTEL的是5年保
HDD壞了一樣可以單送不用整機送,有5年和3年保的產品可以搭配

捷元9代15H 平價機中的超級筆電,強到幾近沒有對手
其他的基本產品說明可以看我之前發過的這一篇文章
最近暑假學生也快要開學了,捷元有把價格調整的更優惠了
一共有7款不同CPU和顯示卡搭配的9代捷元15H筆電
這邊我就一次來跟大家做說明吧

15H-1:
i5-9300H+GTX1050 3G GDDR5的版本
目前搭配美光8G DDR4-2666+INTEL 660P 512G NVME SSD
售價在2.5萬以內可以買的到
當下最高CP與學生最佳效能級筆電 9代 捷元15H 詳細說明讓你了解
經過優化調整後的實測資訊整合的圖片如上
GTX1050 3G GDDR5版本的顯示卡是新款的
跟過去2G和4G的版本相比,效能是有提高的,看3D11的實測就知道
這一台筆電的散熱很夠力,跑出了9116的圖型分數成積
這樣的表現甚至已經比GTX1050 TI MAX-Q還要高一些了
對比GTX1050的2G或是4G版本跑分大多在8000左右
算是有12%以上的效能提升了
I5-9300H的R15跟R20的跑分實測也可以看的到
效能領先I7-7700HQ可以達到15%以上的表現的
且經過優化調整處理後的溫度表現也都是可以非常的漂亮的

15H-2:
i7-9750H+GTX1050 3G GDDR5的版本
目前搭配美光8G DDR4-2666+INTEL 660P 512G NVME SSD
售價在2.8萬以內可以買的到
當下最高CP與學生最佳效能級筆電 9代 捷元15H 詳細說明讓你了解
經過優化調整後的實測資訊整合的圖片如上
GTX1050 3G GDDR5版本的顯示卡是新款的
跟過去2G和4G的版本相比,效能是有提高的,看3D11的實測就知道
效能表現跟GTX1050 TI MAX-Q比較最少都是差不多的
對比GTX1050的2G或是4G版本效能是比較高的
I7-9750H的R15跟R20的跑分實測也可以看的到
是幾乎可以完整發揮這個CPU全部的效能的
且經過優化調整處理後的溫度表現也都是可以非常的漂亮的
在體質中上的CPU是可以在優化之後不到70W就能跑滿滿核4G的


這邊有經過優化調整之後把長時間功耗拉高到70W連續燒機超過16小時的影片
可以證明這台筆電的供電能力的穩定度是沒有問題的

15H-3:
i5-9300H+GTX1650 4G GDDR5的版本
目前搭配美光8G DDR4-2666+INTEL 660P 512G NVME SSD
售價在2.7萬以內可以買的到
當下最高CP與學生最佳效能級筆電 9代 捷元15H 詳細說明讓你了解
經過優化調整後的實測資訊整合的圖片如上
GTX1650 4G GDDR5版本的顯示卡是真正11代新款的
跟過去的GTX1060相比較的話,效能小輸但是很接近了
基本上3D11都是13000多分的圖形分數效能
不過運作的功耗就低了很多只要50W,GTX1060是78W的功耗
就筆電來說,功耗低了那麼多,效能差不多是非常有幫助的
算是低溫高效能遊戲機的好選擇
I5-9300H的R15跟R20的跑分實測也可以看的到
效能領先I7-7700HQ可以達到15%以上的表現的
且經過優化調整處理後的溫度表現也都是可以非常的漂亮的

15H-4:
i7-9750H+GTX1650 4G GDDR5的版本
目前搭配美光8G DDR4-2666+INTEL 660P 512G NVME SSD
售價在3萬出頭就可以買的到
當下最高CP與學生最佳效能級筆電 9代 捷元15H 詳細說明讓你了解
經過優化調整後的實測資訊整合的圖片如上
GTX1650 4G GDDR5版本的顯示卡是真正11代新款的
跟過去的GTX1060相比較的話,效能小輸但是很接近了
基本上3D11都是13000多分的圖形分數效能
不過運作的功耗就低了很多只要50W,GTX1060是78W的功耗
就筆電來說,功耗低了那麼多,效能差不多是非常有幫助的
算是低溫高效能遊戲機的好選擇
I7-9750H的R15跟R20的跑分實測也可以看的到
是幾乎可以完整發揮這個CPU全部的效能的
這一台的實測是貼出體質表現相當差的一台機器的實測
電壓降了0.14V了R20還會衝到87.75W的高功耗
沒有上液金溫度就會跑到94度C去了,這種CPU體質比較差的機器
如果要長時間高效能運作就要搭配液態金屬處理了

15H-5:
i5-9300H+GTX1660Ti 6G GDDR6的版本
目前搭配美光8G DDR4-2666+INTEL 660P 512G NVME SSD
售價在3.3萬左右可以買的到
當下最高CP與學生最佳效能級筆電 9代 捷元15H 詳細說明讓你了解
經過優化調整後的實測資訊整合的圖片如上
GTX1660TI 6G GDDR6版本的顯示卡是真正11代最高性價比的產品
跟過去的GTX1070相比較的話,效能已經是很接近了
基本上3D11都有20000多分的圖形分數效能
不過運作的功耗就低了很多只要80W,GTX1070是115W的功耗
就筆電來說,功耗低了那麼多,效能差不多是非常有幫助的
算是高效能還能比較好控制溫度遊戲機的好選擇
I5-9300H的R15跟R20的跑分實測也可以看的到
效能領先I7-7700HQ可以達到15%以上的表現的
且經過優化調整處理後的溫度表現也都是可以非常的漂亮的

15H-6:
i7-9750H+GTX1660Ti 6G GDDR6的版本
目前搭配美光8G DDR4-2666+INTEL 660P 512G NVME SSD
售價在3.6萬左右可以買的到
當下最高CP與學生最佳效能級筆電 9代 捷元15H 詳細說明讓你了解
經過優化調整後的實測資訊整合的圖片如上
GTX1660TI 6G GDDR6版本的顯示卡是真正11代最高性價比的產品
跟過去的GTX1070相比較的話,效能已經是很接近了
基本上3D11都有20000多分的圖形分數效能
不過運作的功耗就低了很多只要80W,GTX1070是115W的功耗
就筆電來說,功耗低了那麼多,效能差不多是非常有幫助的
算是高效能還能比較好控制溫度遊戲機的好選擇
I7-9750H的R15跟R20的跑分實測也可以看的到
這一台實測的機種體質就比較好,68W多就跑滿效能了
且經過優化調整處理後的溫度表現也都是可以非常的漂亮的

15H-7:
i7-9750H+RTX2060 6G GDDR6的版本
目前搭配美光8G DDR4-2666+INTEL 660P 512G NVME SSD
售價在3.9萬左右可以買的到
基本上上面的實測圖表現是跟15H-6差不多的
主要就是顯示卡改成RTX2060,遊戲效能其實跟GTX1660TI差不多
但是在專業工作用途方面會有比較明顯的差距
如果是專業美工,工業設計繪圖,建築設計等方面的應用
RTX2060的優勢就會相對比較明顯的

上面說明的價格都是8G/512G NVME的簡配價格
相對來說學生很多有免費的教育版授權可以使用
真的不要浪費了,那些錢是可以把RAM加到8G*2=16G雙通道
甚至還可以把SSD升級成為1T的版本了

最後要跟大家說明的是高CP值指的是高性價比
就是效能價格比,所以我都有把實測圖貼出來證明效能
這不是看規格就能知道的,有些筆電搭配I7-9750H的真實長時間效能
還有比15H搭配I5-9300H還要低的都是有的
買筆電真的不能只看表面的規格
上面我也有貼出CPU把長時間功耗拉高到70W然後燒機超過16小時的影片
可以證明這一台筆電原廠60W長時間功耗設定是肯定沒有問題的
當然15H有那麼多的好處還能有那麼漂亮的價格一定是有原因的
1.捷元的品牌目前還比較小,所以要讓利才有辦法銷售
2.機構用料都是塑料為主,成本相對就可以比較低一些
3.主機板的用料當然就不可能跟高階機種那樣使用大量的鉭質電容了
4.雖然是窄邊框設計,也是IPS的,但是面板用料比較普通一些
以上資訊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能更了解這些超高CP質的筆電機種
2019-08-15 22:08 發佈
答達大師 worte:
搭配第9代標準電壓版...(恕刪)


70w燒機16小時挺狂的阿
這樣說明筆電其實也挺不錯的
請教大大那裡買, 直接跟捷元買嗎
摸比爾靈伊 worte:
70w燒機16小時挺...(恕刪)


基本上這樣應該可以完全證明這一款筆電是有能力讓CPU長時間跑60W沒有問題的了吧
整整超過16小時的CPU燒機測試
還是將功耗拉高到70W下做的
完整帶上現場環境溫度和詳細資訊
一台不到2.5萬的筆電就可以做到了
講真的用心把筆電做好可能也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難
希望我的分享資訊能對有需要選擇筆電的人會有一些幫助

長時間運作功耗的表現基本上就是代表可以應用的效能
這個沒有透過實測是沒有辦法真正去了解的
同一個CPU就目前的了解20W~破百W的長時間運作功耗的筆電都有
當然你能夠使用到的效能也是會有非常大的差距的
目前捷元的15H應該算是最平價的選擇
我這邊也利用實測來證明真的是沒有問題的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