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這個世界上,電競筆電的效能不是萬能,了解自己的習慣與需求去選擇才是最重要得

電競筆電平均都要2~3kg加上充電器會更重 常需要攜帶的請三思
電競筆電只有插電才能跑出效能 會介意找插頭的使用者請三思
電競筆電運轉的風扇跟溫度真的很大聲很熱 在意生活品質和通風不良的使用者請三思
電競筆電要經過大師巧手才能發揮效能 靠電腦吃飯沒時間調教的使用者請三思

雖然大師說的頭頭是道
但買筆電還是要依需求為主
如果以外出需輕薄長續航的,還是去看看輕薄的筆電吧
如果重度打電動或專業用途的 還是買個24"以上大螢幕用桌機吧 買筆電的預算都能買更好的桌機了
其它的就更不用說了


另外
還有使用者習慣也很重要
像是常在用多個USB的,就要注意USB及其它接頭是否太密集
需要多個標準USB的就別買只有type-c的

重點就是
多看,多想想自己的需求與習慣
而不要看了大師的文章就覺得一定是最好的
本身從壹號本一路玩到Aero 15X,還有Macbook pro,Surface, Matebook X, Lenovo,和MSI P65等...
也幫公司採購適合用於使用者的電腦
很多人都想要高效能,但對於是不是用的到這些高效能
用的到是運氣好,用不到就會變成另一方面的負擔

分享文章是很棒的
但不用刻意推崇某些品牌的電競機種
筆電買來還要調整才有最佳化
那原廠的人都在???????


最後
當我發的是廢文的就謝謝指教
我不針對誰 但誰都希望買到的筆電是符合自己需求
文章有沒有參考性是討論出來的
不是覺得是雜音就封鎖對方
只會有更多反感
2019-05-18 21:02 發佈

etlink wrote:
電競筆電平均都要2...(恕刪)


好文幫推

跟我所一直堅持的理想差不多~~!
小宅開箱,3c玩樂趣!!看開箱選3C在LINE官方帳號登場 http://nav.cx/hAmYkj
小宅的文章我也都有在看
分析的也真的很有用
日後也會持續追蹤的


能選擇正確的才是最重要
以前很愛玩超頻
但玩到後來需要考慮的因素就越來越多
就覺得有時高效能並不是首要考慮的
而是整體的順暢,重量,發熱,電力續航等才是最重要的
與其爭一個CPU的效能,不如換一支高速的SSD跟大一點的Ram才有明顯的感覺

調教就給玩家去玩
工作或是有專用的
還是以現實面去考量比較好
以免改機破保或是因人為不當操作造成損壞
每篇的長篇大論

我看到的重點不外乎就是: 專業說明、散熱改造、XTU降壓、一級服務、以MSI筆電為例

剛開始這帳號頭幾篇的文章概念不錯

到後面就是蠻常拿MSI筆電做測試,經過大師的散熱改造一級服務可以發揮的怎麼樣...怎麼樣...

沒什麼重點


筆電要如何選真的是學問,要知道自已主要用來做麼方面 帶出門 文書 修圖 轉檔 啇務 遊戲 程式 追劇,有人分享不知道的領域真的不錯

要二合 三合 四合以上的用途,真的就要好好選一台,還是要家電加筆電二台,會賣東西的人就是會把優點一直放大,和去夜市看賣東西的一樣,買了回家才覺的好像不需要

就電競筆電方面還真的有他的不一樣,覺的他只是想要表達除了ssd hd 還有其他方法可以提高筆電的極限,但是我們用不用的到那麼多值的嗎,我的筆電是cpu i7-720qm第一代i7, 效能是可以用時問換來,只是上網(15網頁)雙開手機模擬器 修圖 轉檔,用了十年筆電還是可以跑

商人要拉生意,我們就看看不要去點破,他分享的散熱方法和耗材也是不錯的專業領域,不要被人鼻子牽著走就好
你說看需求
我的需求就是出門的時候還要能打電動啊,不然看什麼電競筆電
我當然知道桌機比較適合,但是有時候就是要出門
照你的說法,是不能有出門打電動這種需求就對了?
擋人財路的事我一般不願意做,不過我的看法跟樓主完全相同
也蠻佩服這個人花這麼多時間在這個上面
沒別的興趣了嗎?

tonyyetin wrote:
擋人財路的事我一般...(恕刪)


這就是他的工作呀,你從他的發文就可推敲他是品牌經銷商的人了
我同學說他在PPT立馬被爆頭啊

之前想學點東西也被他酸

他到底哪來的店家啊

我絕對不會推薦同學去買
本來就是,玩遊戲還是桌電最好,管它電競筆電用了XTU,還是液態金屬,還是加了什麼東東,終究還是桌電CP值最好,更扯的是還再那厚顏無恥到說自己經手過的筆電是世界第一。看到這句話就賭爛。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