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硬碟讀寫最大速比快閃記憶體還快,但是硬碟多了個讀寫頭這也就是說儘管硬碟再快,終究會卡在讀寫頭移動的物理時間上所以早期有人會把開機需要載入的資料搬到硬碟外層,就是要盡量減少讀寫頭造成的時間浪費使用ready boost的意義就在於『將開機要從硬碟載入的資料改成由快閃記憶體載入』目的也是為了解決讀寫頭造成時間的浪費
rockier wrote:請教vesta上的r...(恕刪) 小弟使用SD當做是ReadyBoost,結論是,因為雖然SD卡可以被當做是ReadyBoost,但是ReadyBoost功能主要是可以加快硬碟讀取速,卻和SD卡的速度配不上,產生的結果是:讀取硬碟的程式時不會有明顯加速的效果,反而硬碟讀取個不停,對於執行運算反而拖累,以上心得提供參考囉!也就是不用試圖把SD卡當做是ReadyBoost,沒效果,反而拖累硬碟
Thanks 2位前輩,但2位觀點岐異, 3C-man & A-sone兄就有不同的見解 ???具体的問題是: KJS-SH, up RAM 2G, 如用SDHC 4G作ready boost 可有加效(增加反應敏捷度)Thanks.. 請教3C-man冗是用KJS的經驗嗎??
Thanks Cayan & 其它大兄,,我想負評多於正評..看要非要改成XP才有救了~開07-PPT檔, 約14Mb-45Pics要run約4~5分鐘..有其它kjs-VESTA的同好也是這樣的經驗嗎??
當電腦同時開啟很多應用程式時,速度很容易就會變慢。過去,必須加裝DRAM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在新版本的作業系統裡,使用者只要插上仍有儲存空間的USB隨身碟、MP3等,就可以利用Ready Boost的功能,馬上提升電腦的效能。所謂的 Ready Boost,就是應用與Vista相容的外接式快閃記憶體裝置如USB2.0 高速隨身碟,Vista會自動偵測該快閃記憶體裝置的可用容量並分配給系統需求使用,以虛擬記憶體的方式加速系統運作。當移除該快閃記憶體裝置時,電腦又會復原成原本設定模式Ready Boost將原本只能用來存取資料的隨身碟或記憶卡,轉型為“電腦系統加速器”,此應用將成為未來隨身碟的標準規格。應用USB介面將隨身碟中的記憶體容量,透過Readyboost技術轉換為虛擬記憶體,可以大大提升平台效能。小弟淺見提通大大們參考!
rockier wrote:請教vesta上的r...(恕刪) ReadyBoost主要是經常存取性的資料的加速,程式比較沒有。要使用ReadyBoost有幾個條件:1.必須使用USB 2.0(USB 1.0/1.1可不行)2.必須不是硬碟,因為硬碟無法給硬碟加速,只有SSD(固態硬碟)可以給硬碟加速。3.就算是USB 2.0,USB隨身碟也要夠快才行,這要一些實測。4.剩餘空間要夠大才行,至少要25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