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 嘗試了增加筆電的進風量 增強散熱效果 效果不錯
接下來進行簡單測試
(1)第1台改造散熱 是P151SMA
1.在筆電散熱 接觸的銅片上 加上 晶片用的散熱片
CPU銅片上 貼上 4個 (14mm*14mm*9mm)銅製晶片用的散熱片+1個 (10mm*10mm*6mm)銅製晶片用的散熱片
GPU銅片上 貼上 9個 (10mm*10mm*6mm)銅製晶片用的散熱片

如圖所示 CPU_GPU貼上銅製晶片用的散熱片
2.在筆電的背板 鑽孔 製造更大的進風口 在製造出的進風口上 鎖上 風扇用的防塵網

如圖所示 背板上 進風口增加
3.如果是第4代CPU 想讓CPU的的滿載 降4度溫度
用 Intel(R) Extreme Tuning Utility 把CPU 電壓調低-70mv(如圖中所示)

Intel(R) Extreme Tuning Utility 把CPU 電壓調低-70mv(如圖中所示)
測試 溫度
散熱器01_高_5CM

散熱器02_高_17CM

如圖 測試 機器P151SMA(設備如圖所示)

1.室溫23.2度 有加散熱器02 測試 3DMark 11 (用軟體超頻GTX980M 加 時脈 135 MHZ)

如圖 CPU 最高79度 GPU 最高73度
2.室溫23.2度 有加散熱器02 測試 刺客教條 梟雄 30分鐘(用軟體超頻GTX980M 加 時脈 135 MHZ)

如圖 CPU 最高79度 GPU 最高73度
(2)第2台改造散熱 是GT660R 這台只有製造進風口 無貼銅製晶片用的散熱片
GT660R_這組做散熱器 高度 影響測試
1.在筆電的背板 鑽孔 製造更大的進風口 在製造後的進風口上 鎖上 風扇用的防塵網

如圖 測試 機器GT660R_MS-16F1(設備如圖所示)

1.室溫23.2度 有加散熱器01 測試 3DMark 11

如圖 CPU 最高78度 GPU 最高78度
2.室溫23.2度 有加散熱器01 測試 刺客教條 梟雄 30分鐘

如圖 CPU 最高72度 GPU 最高82度
3.室溫23.6度 有加散熱器02 測試 刺客教條 梟雄 30分鐘

如圖 CPU 最高73度 GPU 最高77度
總結
1.P151SMA 在散熱改造前 室溫24度 有加散熱器02 測試 刺客教條 梟雄 30分鐘 無超頻
CPU 87度 GPU 82度
P151SMA 在散熱改造後 室溫23.2度 有加散熱器02 測試 刺客教條 梟雄 30分鐘
(用軟體超頻GTX980M 加 時脈 135 MHZ)
CPU 79度 GPU 73度
CPU有下降了8度左右 GPU_有下降9度
2.GT660R(MS-16F1) 在散熱改造前 室溫24度 有加散熱器01 測試 刺客教條 梟雄 30分鐘
CPU 80度 GPU 86度
在散熱改造後 室溫23.2度 有加散熱器01 測試 刺客教條 梟雄 30分鐘
CPU 72度 GPU 82度
在散熱改造後 室溫23.6度 有加散熱器02 測試 刺客教條 梟雄 30分鐘
CPU 73度 GPU 77度
散熱器 的高度也會影響散熱
測試 刺客教條 梟雄 30分鐘
使用 散熱器01 高度 5公分 CPU 72度 GPU 82度
使用 散熱器02 高度 17公分 CPU 73度 GPU 77度
顯卡溫度有明顯下降5度
GT660R(MS-16F1)在風扇下面開進風口 溫度下降 特別明顯
之前 只有在CPU_GPU下方開進風口 溫度 沒什麼變化
在測試 巫師3,刺客教條_梟雄 CPU_80度,GPU_86~87度
直到在風扇下面開進風口 溫度才下降
增加 進風口 方法 優缺點
優點: 有效降低溫度(要在筆電有墊高下 加上風扇吹到自製進風口 才能發揮 最大效果)
缺點: 在有加防塵網的情況下 灰塵 進入筆電的量增加不少(需要常清理灰塵)
測試完畢
謝謝大家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