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像最近很紅的smart watch(這裡用Sony的smart watch來舉例),若是不連接手機,那就只是一隻“比較貴、待機比較短的手錶”。可是就算連接了手機,而若是沒有連接網路的話,那這支手錶“只不過可以“顯示”手機裡的訊息”的手錶。若是手機有連網路,那這支手錶就變成可以“顯示即時訊息的Smart Watch”。

再看看如:PayPal的手機刷卡機、iphone Rang溫度記錄器、Nike的Nike+...等,這些都是利用手機來運算的延伸設備,消費者都可以利用這些延伸設備來便利自己的生活。若是你的手機”剛好“有上網的功能,就可以將這些延伸設備所記錄下來的數據,分享給需要的人,就像你利用iphone Rang記錄下來最適合油炸雞塊的溫度,就可以利用網路來分享給需要的人。


『各位可別小看這些周邊,雖然也許是”小周邊“但這些小東西也許就是下一波的”大商機“』
我們來看看Sony的分拆鏡頭QX100,若是這個分拆鏡頭能拍攝出”微單眼“的效果,那之後出門就不需要帶著手機+一台微單眼兩個設備,我只需要帶著手機+鏡頭就好了,而且我只需要一個"電源",就是手機的電源就好了,若是電力不夠用,沒關係頂多在多一個”Power Bank“幫手機及鏡頭充電就好了。在目前手機硬體規格都已經到了瓶頸的時候,各家廠商都希望在能在軟體或是在”特殊“周邊上開發出新的、獨特產品,為的就是延續自己品牌在競爭的手機市場上保有一定的”銷售量“。


再來看看Nike的Nike+,以前要記錄一個運動員的運動過程是比較困難的,因為在訓練時要即時記錄不太容易,現在利用一些穿戴設備,就能在運動員運動時”即時“將運動過程、身體的變化記錄下來,進行分析及改善,目的是幫助運動員來提升成績。

說到這大家可能沒有太大的感覺,因為我們不是運動員,可是一樣的邏輯,我們把它放到”銀髮看護“呢?
給我們家中年邁的父母帶上”精美的GPS手環“(一定要精美,年紀大的人也是愛美的),讓我們能隨時掌握父母的行踪,若是這些手環還有”健康監控“功能,隨時都能連線到平常常去的醫院,能主動提醒或是蒐集佩戴人一些有用的訊息,如:到時間該去身體檢查、平日的脈搏記錄....等訊息,或是手環上有緊急按鈕,若是長輩身體不適只要按一下按鈕就可以即時通知醫院及我們等....。但是這些這些周邊都必須有一個設備能記錄這些DATA,或是需要一個能提供網路的設備,而這個設備不用多想了,八九不離十就是“手機”(智慧型手機)。

手機隨著科技的進步,從以前單純的通話功能,到現在具備記錄資料及運算的功能,再加上現在的網路取得便利及雲端的概念,儼然一個以智慧手機及網路為準,搭配各種周邊架構起來的”智慧便利世界“是不是就要來到了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