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再這勸敗的分版中,爬文很久的NB迷思,訊馳機與P4機....

Mobile01的這個分版可以說是最大勸敗分版,因為在這分版討論的產品比其他分版應是高出3~4倍有餘,你看最好的PDA與手機,高檔貨約2萬~3萬左右,但是高檔的NB,卻是6萬起跳,有些直逼8萬元,這不是最高勸敗版嗎?
言歸正傳
小老頭爬文很久,一直有個疑惑,目前大家推薦輕、薄、短、小的NB都以訊馳機為主,不錯,訊馳機種確實輕便與省電,但是論及效能卻是比真正P4 NB還差,甚至不如P3的NB,為了輕薄短小與持久,犧牲了電腦最講究的效能,這有點令我納悶?
所以,為了與大家一窩峰的推薦輕薄短小的訊馳機一爭長短,也請大家幫忙推薦與評鑑可以與訊馳機爭峰的P4機器,也讓其他網友有另外選擇。
當然,比較點也不能太差,例如:重量不可以重於1.6KG(不含CD-ROM)、一定要含無線介面,至於電池持久力,P4本身條件就差一點,這就不限了,希望大家能夠幫忙踴躍發言,謝謝支持。
2004-06-11 9:16 發佈

casio2800 wrote:
Mobile01的這個分版可以說是最大勸敗分版,因為在這分版討論的產品比其他分版應是高出3~4倍有餘,你看最好的PDA與手機,高檔貨約2萬~3萬左右,但是高檔的NB,卻是6萬起跳,有些直逼8萬元,這不是最高勸敗版嗎?
言歸正傳
小老頭爬文很久,一直有個疑惑,目前大家推薦輕、薄、短、小的NB都以訊馳機為主,不錯,訊馳機種確實輕便與省電,但是論及效能卻是比真正P4 NB還差,甚至不如P3的NB但是論及效能卻是比真正P4 NB還差,甚至不如P3的NB,為了輕薄短小與持久,犧牲了電腦最講究的效能,這有點令我納悶?
所以,為了與大家一窩峰的推薦輕薄短小的訊馳機一爭長短,也請大家幫忙推薦與評鑑可以與訊馳機爭峰的P4機器,也讓其他網友有另外選擇。
當然,比較點也不能太差,例如:重量不可以重於1.6KG(不含CD-ROM)、一定要含無線介面,至於電池持久力,P4本身條件就差一點,這就不限了,希望大家能夠幫忙踴躍發言,謝謝支持。


我相信你是說電池模式!
因 P M 會降速到 600 MHz
但比同速的 P3 快,亦不比 P4 慢
在 AC 電源下,P M 會較 P4 快,因為 P M 的架構較先進

引致 P4 NB 已經退出市場,而 P4 NB 唯一的用處是替代 Desktop
Desktop Replacement
大致上同意大大的看法.... 可是目前市面上P4機型的用電池的續航力真得很不可愛哩~~~~
...Oeta yos euq Soid a Saicarg
幾個問題老頭想說一下~
1.不知道您說迅馳機種效能不如P3的是哪些地方?老頭不知道您這說法是有數據支持還是自由心證?也不是說迅馳機種效能低於P4機種喔,因為時脈不同老頭認為不該這麼說,比較常有的說法是迅馳機種1.XG效能大約等於P4XG這樣,或是您可以說迅馳機種最高時脈目前效能略遜P4最高時脈機種。這樣比較不會有爭議

2.當NB強調輕薄短小時,主打的應該就是可攜性跟行動力,效能已經是其次了。像SONY的U1、U3,或是前一陣子版上大大分享的掌上型NB(PDA大小,跑WINXP)。這些NB您如果要拿他去跟人家比效能就是以下駟對人家的上駟。當然能夠顧及輕薄又兼具效能是最好,這類產品不但未臻完美,價位也都偏高。也因為如此,NB市場才會區分成攜帶型跟取代桌機型兩條路不是?魚與熊掌不能兼得嘛!至少現在不太行

3.同樣的問題,您比較P4機型的,卻限制重量不能超過1.6KG,這樣也等於直接閹掉P4機種一半的實力,再去跟別人比,當然一定一敗塗地。市面上的P4機型,大多在3KG左右的重量,搭配大型硬碟與DDR333的RAM,以及獨立晶片的顯示卡。強調的就是效能,這方面的機種多半因為時脈高、顯示晶片強、甚至購買者通常會換上7K的60G HD,溫度也會大量提高。這樣如果硬做的很小,相信常當機不說,機器壽命也不常吧?簡單的例子,看看現在內含NB最高級顯示晶片~ATI M10的機種,多半是大型的NB,而不是攜帶型的。

當然,這些是老頭的偏頗想法,不是真理,您可以參考一下。老頭認為拿自己的弱點去比對方的強項,是不智的行為
有問題請在版上直接提出大家討論,別直接PM問老頭,老頭沒跟原廠收費做客服,謝謝

keiichilee wrote:
幾個問題老頭想說一下~
1.不知道您說迅馳機種效能不如P3的是哪些地方?老頭不知道您這說法是有數據支持還是自由心證?也不是說迅馳機種效能低於P4機種喔,因為時脈不同老頭認為不該這麼說,比較常有的說法是迅馳機種1.XG效能大約等於P4XG這樣,或是您可以說迅馳機種最高時脈目前效能略遜P4最高時脈機種。這樣比較不會有爭議



基本上 P4 和 P M 的處理能力上,P M 的處理能力較高,好像同樣有 100 個指令要處理,PM 一次就處理完 而 P4 就要處理 2次,而用NB,當然是計算使用 SteepStep 的速度,在同時脈下的處理能力,這樣才有 NB 的意義

但下以參考 Intel 的效能比較
http://www.intel.com/products/benchmarks/notebook/index.htm?iid=ipp_mobiletech+compare&

keiichilee wrote:
2.當NB強調輕薄短小時,主打的應該就是可攜性跟行動力,效能已經是其次了。像SONY的U1、U3,或是前一陣子版上大大分享的掌上型NB(PDA大小,跑WINXP)。這些NB您如果要拿他去跟人家比效能就是以下駟對人家的上駟。當然能夠顧及輕薄又兼具效能是最好,這類產品不但未臻完美,價位也都偏高。也因為如此,NB市場才會區分成攜帶型跟取代桌機型兩條路不是?魚與熊掌不能兼得嘛!至少現在不太行


SONY U 基本上是沒什麼效能可言,所以現在分了 3 個市埸
例如
手持型 -- Sony Vaio type U
標準型 --- Sony Vaio type S
取代桌上型 -- Sony Vaio type A17

>所以,為了與大家一窩峰的推薦輕薄短小的訊馳機一爭長短,也請大家幫忙推薦與評鑑
>可以與訊馳機爭峰的P4機器,也讓其他網友有另外選擇。

最近的華碩A2428有在特價, 雖然是P4機(P2.8G)但是效能會比Centrino 1.7Ghz的NB好一點!

顯示晶片採用ATI mobility M10硬體加速3D繪圖晶片, 內建獨立64MB DDR視訊顯示記憶體, 可以取代相同等級的桌機了~~

優點是有5組USB 2.0埠、RJ-11電話線、RJ-45網路線以及1組高速IEEE 1394插孔、SPDIF數位音源輸出/入及麥克風孔。

唯一的缺點是電池續航力才兩個小時, 而且有點重, HD只有40GB...

如果預算有限想買台NB取代桌機, 我想你可以試試看!

PS.我沒打廣告, 只是看到有這樣的事實, 提出和大家分享而已~~
有人有看過P4的輕薄機種嗎?應該很少吧!
記得我看過一篇報導,因為P4的散熱問題無法解決,所以廠商幾乎都無法在體積上縮小,這好像也是Intel推出P-M的因素之一!
關於訊馳機效能不如P3或是P4的講法,是小老頭自己爬文出來的感想,並非有任何數據支持這項觀點,請不要用這點修理小老頭,在此為筆誤向大家致最深歉意。
至於有人對這種比較深表不以為然
我會提出這樣比較想法是基於,如果訊馳機"綜合"性能都比P4 NB要佳,為什麼不用這種"訊馳"架構來組裝桌上型就好?
當然訊馳架構硬體設備價格較高是一原因,那還有其他原因嗎?

casio2800 wrote:
關於訊馳機效能不如P3或是P4的講法,是小老頭自己爬文出來的感想,並非有任何數據支持這項觀點,請不要用這點修理小老頭,在此為筆誤向大家致最深歉意。
至於有人對這種比較深表不以為然
我會提出這樣比較想法是基於,如果訊馳機"綜合"性能都比P4 NB要佳,為什麼不用這種"訊馳"架構來組裝桌上型就好?
當然訊馳架構硬體設備價格較高是一原因,那還有其他原因嗎?


為什麼要分開 Centrino 與 P4

下如問為什麼要今開 Notebook 與 Desktop!!!!

因 NB 不段發展,再不如 P3 年代要省電,要加上速度才行
引致 Centrino 的規格出現了
P M 是用上 P 3 的架構,P4 的效能取樣 加上更新的技術,是 完全針對和照顧到 Notebook 的使用時間和速度

P4 始終有限制,而 P4 發展 HT, P M 就更省電,更快

桌上型又要省電,會自動降速???

總結就是 Centrino 的 Notebook 現在已成主流

除了你們選購 NB 是可以提供更多的擴充,例如 Printer Port, USB x 5 ........

如果不是,現在的 P M 已足夠了!

如果要求速度,3D能力的話,真是用 桌機 會較好
P4設計時是要用拉高時脈來提升效能,
而數位IC的耗電量卻是和時脈成正比!所以P4比較耗電,但,本來就只是想要提升效能~
為了要提升時脈,所以pipeline就要加長,加長後就要面對分之預測失敗時產生bubble的問題
如果軟體對P4做最佳化,那效能上應該會提升不少!
不過很麻煩,沒人要做~~

PM本來就是設計給NB用的,要顧及省電的問題,
所以就不是用提升時脈的方法來增加效能,而是利用加大cache,和縮短pipeline來達成,
pipeline縮短後,分之預測失敗的機會縮短,效能自然會提升。
為何一開始不用PM來發展desktop?因為這樣就不能玩「時脈遊戲」啊!!!
懂得人都知道,時脈不代表效能,但是不懂的人絕對是先看時脈~~~~
你看AMD被Intel的「時脈遊戲」打的多慘~~~~

CPU的效能那個比較好???
如果今天有一個專門為P4最佳化的C compiler,經過這個compiler寫出來的軟體在P4上的效能一定很高,
但在PM上的效能可能就很低了~~搞不好同時脈的P4還可以打敗PM,
相反的狀況,PM1.7可能可以打敗P4 3G!!
只是以現有的compiler而言,PM大概可以加1G挑戰P4

P4最大的問題就是耗電,和發熱高!所以用在NB上一定輕薄不起來,
如果NB不考慮帶著走,那買P4也不錯,
但如果像我一樣天天背著,我建議還是買2kg以下的!!

P4為何有HT??我覺得(個人觀點)應該不是一開始設計時就想到的!
應該是發現pipeline太長,branch prediction fail後bubble太多,
所以Intel的工程師就想辦法利用這些bubble~~~ 所以就變成HT啦!!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