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一直都是顯示晶片的領導者,雖然ATI來勢匈匈,但仍無法超越GeForce的技術,很幸運的獲NVIDIA玩家體驗會的資格,下午二點興高采烈的來到位於內湖基湖路NVIDIA總部

▼迎面而來的是清楚且顯眼的NVIDIA LOGO以及二位親切的保全人員。

▼大廳旁陳列著歷年獲得的獎項,數量還真不少。

▼主辦單位非常用心,訪客證上印有參加人的姓名,還充當電梯小姐送我們到會議室。

▼此時吸引我目光的是眼前兩位Show Girls,我快步向前詢問電話...不...是請教是否為mobile01體驗會(調查結果為克萊兒及佳橘)

▼回神後才開始辦理報到手續。

▼這次的伴手禮是我我很喜歡的輕便袋,因為本身為防水材質,冬天泡湯或夏天游泳,都很方便。

▼內容物也不馬虎。

▼這是...蘋果計算機嗎?


▼現場提供的甜點和飲料也超優,晚餐可以省下來了。

▼大家都忙著體驗NB,我當然也不是閒著。


▼大塊朵頤的吃著,心裡總覺得好像少做了些什麼。

▼為了所有01網友的福利,我應該挺身而出。




▼活動終於要開始囉,呃~今天是要來幹嘛的?忽然進入零的領域


▼媽呀!主持人也超美的!!(好像有點忘了這次活動的重點了)

▼Nvidia超親切的Demy,除了有獎徵答時有露面之外,會後還親自到會議室門口送我們離開,不時問到,有沒有吃飽,點心及飲料可以留下來享用或打包,感覺非常窩心。

▼先用簡單的樹狀圖讓大家更清更楚這次體驗會上所有的產品以及類型,而MSI官網上找不到GE705就我以GE70取代。


▼首先是NVIDIA很年輕的Alex經理,簡單的告訴我們NVIDIA 600M系列晶片到底能帶給我們什麼。

▼從圖表可以看出,全球最大CPU製造公司Intel與NVIDIA關係密切,而AMD在2006年併購ATI後,漸漸往自己的路發展。

▼搭載NVIDIA 500M系列的筆記型電腦會有那麼驚人的佔有率原因之一應該就是NVIDIA Optimus™ 技術,這項節能技術自動感應筆電關於OpenGL、CUDA、PhysX、DirectX程式的運作,即時切換GPU開啟與關閉,玩家不會發現轉換時畫面幾有跳動的狀況,且不需手動按下筆記型電腦特殊鍵做切換,讓性能與電池續航力之間取得最佳平衡。

▼從這張官方白皮書的截圖就可以清楚看到,Optimus會先行判斷,如果要運用到3D或影像處理的話,才會開啟NVIDIA的顯示晶片來運算,平時就切換到內建顯示晶片來處理,讓續航力更持久。

▼這段有趣的影片解釋如果將繪圖的工作交給CPU及GPU,究竟差別在哪。(閃開!讓專業的來

▼受到眾多廠商肯定,因而將GeForce顯示晶片整合至Ivy Bridge支術的Ultrabook。

▼600M系列不只比前一代效能強兩倍,與內建IPG顯卡相比,更是快到十倍,不論是低高階都支援Optimus支術。

▼魚與熊掌皆我所欲也,高效能與輕薄低耗電竟然可以完美結合。


▼Ultra Book一直給我的印象都是輕薄低耗電,俗稱文書處理機,頂多用來上上網,但GeForce 600M系列強調同時也能提供高效能,就算每秒顥示幀數30以上,還是能流暢看到每個細節。

▼HD 3000/4000沒有辦法像GeForce一樣,流暢的玩遍市面上熱門遊戲。

▼從3DMark11的數據看來,HD 4000與GeForce仍有一大段差距。

▼就算是有註明支援DirectX 11,HD 4000仍超過一半的熱門遊戲跑不動。


▼以下為600M GT系列的一些官方數據,各項產品效能均為500M對應型號的兩倍

▼GeForce GT在3DMark上的比較圖,可以發現每一等級都有些許差異。

▼將每秒顯示幀數維持在30張,執行「戰地風雲 3 (Battlefield 3)」,GeForce GT 640M比GeForce GTX 285M待機時間長四倍,由此可見新一代600M系列有著驚人的進步,還能兼具輕薄外型。


▼我收集一些體驗會上NoteBook的資訊,大部份來自官網,以厚薄度來說,Acer應該是唯一的Ultrabook。

▼Bryan現場跑出來的分數,設定1920*1080 60Hz,反鋸齒4xAA來評比,雖然部份顯示為GD Graphics 4000,但從得分和評級來看,應該還是使用了GeForce 600M獨顯晶片,不過綜合CPU,RAM,和顯示晶片來看,數據似乎怪怪的,這可能和系統或驅動程式整合有點關係,大家參考一下就好。(Acer M3跑分圖取自於Bryan於01發表的測試文)






▼Acer的劉副理幫我們介紹超輕薄筆電M3,雖然是工商服務,但內容一點也不苦悶,現場總是笑聲連連。

▼Acer M3 Ultrabooks內建GeForce GT 640M,搭配i5處理器及固態硬碟,不但玩遊戲順暢且提供快速開機及長達8小時以上的電池續航力。


▼左圖為GeForce GT640M,畫面非常細緻,陽光穿過葉子的光影都有表現出來。

▼從pHysX遊戲中,您可以看到更多顆粒狀流體,以及逼真的動畫。

▼就像Alex說的,600M與前一代效能快兩倍。

▼實機質感很不錯,外型非常討好我,也是現場最薄的一台,配合Acer獨家技術1.5秒開機,2.5秒上網,快速喚醒等等,非常適合商務人士使用。

▼有興趣的網友可以參考Bryan超詳細的介紹。
內建獨顯與光碟機 15吋大螢幕 Acer Aspire Timeline Ultra M3 測試

▼而GeForce GTX 600M是專為玩家量身打造的繪圖晶片,速度比GT系列產品再快上兩倍,支援超過650款的3D遊戲,PhysX引擎讓你看清爆破畫面的每一顆碎片,如是重度使用者也可試試雙管齊下的NVIDIA SLI雙GPU技術。

▼GT VS GTX,可以看出GTX效能更為強大。

▼600M GTX系列的官方數據,皆支援SLI技術。

▼近年來追求效能的玩家一直在成長,需求也愈來愈大。

▼各大廠商都開始重視這些消費者,相繼投入Gaming Notebook的市場。

▼GeForce 600M系列當然成為了更大品牌合作的目標。THE WAY IT’S MEANT TO BE~


▼現場唯二的Gaming筆電資料以及Bryan跑分數據。(使用相同設定1920*1080 60Hz,反鋸齒4xAA來評比)




▼由於智慧型手機以及平板電腦的普及,人們對行動裝置也愈來愈挑剔,不再因為簡單的圖形介面而滿足。更快的上網速度、更棒的遊戲畫面,同時也代表著電量更容易耗完,但Tegra 3卻打破這個邏輯,魚與熊掌再度兼得,處理器核心越多卻更省電!

▼一段超屌的Tegra 3的影片,透明機殼真是漂亮(影片取自 Youtube)
▼最新的NVIDIA Tegra 3搭載4核心處理器以及一顆協同超低播電核心,4-PLUS-1。

▼研發代號為Kal El有五個實體核心,這五個核心皆為Cortex-A9架構,其中一個為協同(Companion)處理器,其它四個以效能為主,協同處理器則負責低功耗為首要,系統自動判斷選擇適合的處理器。但因為協同運算處理器不會與主要處理器同時運作,因此Tegra 3不被歸類為五核心架構。

▼由於工作頻率只有0~500MHz,所以在執行背景任務,播放音樂或同步Gmail連絡人,甚至播放影片,都使用低功率的這顆核心,當協同運算核心關閉後,管理邏輯單元繼續監控CPU的協同運算以及每一個主核心的負載,動態啟用或關閉四個主核心。


▼全新12核心的GeForce GPU,更比前一代快三倍。

▼圖中左半部為Tegra 2,可以看出右半邊的Tegra 3能看出更多細節。

▼Tegra Zone app可以搜尋到針對Tegra處理器做最佳化的精選遊戲,能在行動裝置上為消費者帶來更逼真與更具互動性的遊戲體驗,可在Google的 Android Market下載所選的遊戲有Dungeon Defenders: First Wave Deluxe HD、侍魂2:復仇之路及Galaxy on Fire 2 THD等。

▼測試我手上的SonyEricsson X10果然連安裝都不行。(不知是不是電池老化的關係,只是用Wifi下載這個app,三分鐘就掉4%的電力)


不小心找到教你不是 Tegra 處理器也可玩Nvidia 遊戲。
▼多核處理Java和Flash,讓上網速度提升。

▼HTC One X與SAMSUNG S3硬體規格上相差不大,但S3調教能力似乎較優,等正式上市後再來觀察看看。

資料來源: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17&t=2725137&last=35746115
▼透過HDMI訊號輸出,行動裝置真的已經媲美視遊樂器了。


▼NVIDIA:手機等移動裝置的SoC GPU表現預計會在2014年超過 Xbox 360

資料來源:http://chinese.engadget.com/2012/04/21/nvidia-projects-mobile-graphics-to-surpass-xbox/

▼每次看到01網友為Android跑分時,總是會看到TransFormer Prime穩坐第一,新一代的Pad 300T背板與底座外殼也由鋁合金改成了塑膠材質,厚度、重量都稍稍變大一些,拿在手上會不如Transformer Prime或Infinity那麼輕盈,不過比起一代Transformer或其他較笨重的平板,還是輕巧許多。

▼鍵盤雖然支援熱插拔,但於現在安裝時,發生一次接觸不良的狀況。


▼受Gegra 3的加持,Acer A510一樣獲得高五倍的效能

▼電池容量為10"平板中最大的,當然待機時間也最長。

▼針對倫敦奧運所推出的特別設計機種,機身背面除了acer logo之外,還有代表奧運精神的五環圖案設計。

▼01上已經有大大分享開箱了喔。
ACER ICONIA A510 簡易小開箱分享

▼超級熟面孔的Otis為我們解說搭載Tegra 3處理器的HTC One X有多猛。

▼雖然三種軟體都得第一,不過可能會因為SAMSUNG S3而有些改變。

▼個人認為Tegra 3和HTC還在磨合期,最近這一版1.29更新,聽說除了改善溫度的問題之外,還調整GPU描繪2D圖像的一些參數,讓瀏覽網頁更快更順暢,而Nvidia的驅動kernel也不斷更新,相信還有很多潛力還沒被激發出來。

▼以往HTC手機最為人垢病的一大缺點就是拍照,王雪紅聽到了,One X內建了一枚ImageChip處理晶片,讓相機啟動時間大幅縮短至0.7秒,自動對焦時間為0.2秒。

▼還能讓使用者按著相機快門鍵不放,連拍最多99張(快門聲聽起來超爽的),更重要的是,連拍完成後,可以從中選取最佳相片來儲存,並且能將拍得不喜歡的部份刪除,無論是最高階的One X,還是次低階的One V,都有內建,即使是低階單核心處理器,亦不受影響。

▼想深度瞭解可以參考Otis完整的測試文。
HTC One X 四核新旗艦 突飛猛進的影音娛樂功能
挑戰寵物高速連拍 HTC One X完整測試第二彈

這次活動的重點在於NVIDIA新繪圖顯示技術,高效能不等於高耗電,本來我也以為多核心使用的電力就會增加,但實際並非如此,反倒是能應需求啟用,達到節約能源的效果,運用在行動裝置上可以算是一大突破。而遊戲廠商紛紛使用NVIDIA PhysX /3D Vision技術,配合3DTV Play輸出到電視上,便能完整的享呈獻有的視覺效果。

▼最後附上活動花絮,大家都玩的不意樂乎。


















參加NVIDIA GeForce, Tegra玩家體驗會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