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sata硬碟開始大幅使用,但是效能到底有差很多媽??還是根本沒差呢??
之前用pata的硬碟
把資料備份到DVD時
不管怎麼整理 設定
燒錄速度 常常是8X最多只到12X
後來加了一片SATA卡
用SEAGATE 250G的SATA硬碟
燒錄這個硬碟的資料
就直上16X
而燒錄PATA硬碟裡的資料
還是8-12X之間
兩個ATA裝置在同排線上 光碟會拖慢硬碟速度
所以燒錄速度會上不去
現在 筆電多將這兩裝置分開處理 比較沒有此類事情發生
--------------------------------------
例如
在iBook上 以及後來的MB MBP上
兩個ATA界面是分開處理的
光碟
通訊協定:ATAPI
單位號碼:0
硬碟
通訊協定:ATA
單位號碼:0
Master顯示的是 單位號碼:0
Slave顯示的是 單位號碼:1
有圖有說明

圖示說明為
光碟界面ATAPI
使用Master 單位號碼:0
硬碟界面ATA
也是使用Master 單位號碼:0
--------------------------------------
尤其是SATA界面只對應一個裝置 光碟與硬碟各一單獨SATA
不然就是 硬碟用SATA 光碟用ATA
而SATA界面另外一個好處 是佔用CPU資源較ATA小
減少電腦資源耗損 讓電腦提供使用者更多的資源去運作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