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挑選筆電
想說在顯示卡方面想挑獨顯的
在小弟幾年前以往買筆電時粗淺的認知
是如果是單獨可插拔的獨立顯示卡會比只有在主機板上的陽春型顯示晶片好吧?
價格上有獨顯卡的也會比內建顯示晶片貴一些
而且在日後獨顯卡若要更換升級應該也比較方便
幾年下來是否現在筆電已經進步到都是直接採顯示晶片了?
NVIDIA GeForce GT 540M 2G DDR3同樣這個東西
為什麼有的賣場是標示獨立顯示卡?有的賣場只是標示顯示晶片?
到底它是卡還是已經燒在主機板上的獨顯晶片?
霧殺殺?懇請諸位電腦達人釋疑?
因為高時脈的RAM單價高,所以要獨立記憶體的顯卡,
所謂的獨顯,應該指的是"獨立記憶體"的顯卡。
但畢竟焊在主機板上的顯卡,可在PCB Layout時就規劃好,距離也較短,
可能是插RAM的速度還是不如直接焊RAM的速度,且NB還要省電,體積要小,
所以,過去NB不管是Share或獨顯卡,RAM"主要"還是直接"焊"在主機板上的固定位置,
過去還有獨顯的RAM可以拔起來的NB,但也在固定位置,不是一般DDR/SDram的規格。
現在電腦插的RAM時脈也很快了!比N年前獨顯的RAM還要快,而且很便宜。
顯卡Share"用插的"RAM也是可以! 當然,3D效能還是比較現在獨顯的要差。
比方說,1.5萬有找的acer AS4750Z,用的是intel HM65晶片組的內顯,
應該是Share電腦插的RAM,但RAM也可能焊死在主機板上(看有幾個RAM插槽)。
開機後,會有些"插的記憶體"被顯卡佔用。
比方說,原本2G只剩1.5G可以給OS用,可能可以從Bios調整分給顯卡多少記憶體。
但大多是把Share的RAM調大,3D效能還是沒增加多少..

貴了2千元左右的acer AS4750ZG,型號多了個G,則是HM55晶片組+GT520M顯卡。
也就是GT520M的獨立記憶體1G的顯卡,成本大約2千元。原本插的2G RAM,還是有2G可以給OS用。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