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價格、外型、重量的前提選擇下列幾款13吋的輕薄筆電但卻猶豫不決不知道要選擇那一台~1.Acer TimelineX 的 3830TG (無光碟機.RAM只有2G)2.SONY VAIO S系列的 SB16GW或SB17GW(獨立顯示卡AMD Radeon HD6470M比ACER NVIDIA GeForce GT540M分數低 CPU就不清楚了)希望有專業的人士能幫忙提些建議(急~)另外誠問那邊有專業熱心的商家可提供呢?(地點:台北或高雄)
也許您可以考慮 Fujitsu Lifebook LH531.整體的價位攻能比也算是蠻 OK 的.採用 Core i5-2410 / 4GB DDR3 / 500GB / DVD SuperMulti / nVidia Geforce 410M-1GB 獨顯.雖然顯示卡效能不是太強, 但若您不是以玩 GAME 為主要需求, 我相信從一般的使用都絕對足夠.提供您參考看看.
其實有差別, 可能胖哥沒有特別注意在這個部份. 我簡單來說明一下好了 :nVidia Cuda 架構平台 :http://www.nvidia.com.tw/object/what_is_cuda_new_tw.htmlCUDA 是NVIDIA所推出的平行運算架構,透過駕馭繪圖處理器(GPU)的極致威力,帶給運算效能不可思議的大幅提升。目前全球市場已售出上百萬顆支援CUDA技術的繪圖處理器,意味著世界各地的軟體開發人員、科學家,以及研究人員皆利用強大的CUDA技術針對包括影像與影片處理、計算生物學與化學、流體動態模擬、斷層掃描影像重建、地震分析、光線追蹤,以及更多其它廣泛的領域進行探索。CUDA 背景 :運算已從CPU所執行的『中央處理』發展成由CPU和GPU執行的『共同處理』。為了跟上全新的運算模式變化,NVIDIA發明了CUDA平行運算架構,CUDA架構已內建於其GeForce、ION、Quadro 和Tesla 繪圖處理器中,為應用程式開發人員提供 重要的安裝基礎。在消費性市場中,幾乎所有主要的消費性影片應用程式,包括Elemental Technologies公司、MotionDSP公司與LoiLo公司的相關產品,都是透過CUDA加速開發完成,而尚未使用CUDA的消費性影片應用程式開發者也即將採用此強大的架構。CUDA一直以來都在科學研究領域廣受歡迎。例如,CUDA目前為分子動力學模擬軟體AMBER加速運算速度。全球已有超過六萬名學術與醫療機構的研究人員使用AMBER來加速新藥的發明過程。在金融市場中,Numerix及CompatibL兩家公司皆表示CUDA能支援全新對應風險(Counterparty Risk)管理應用程式,並可加速18倍的運算速度。目前有接近400家的金融機構在使用Numerix的產品。專為GPU運算而設計的Tesla繪圖處理器為採用CUDA的指標。全球已有超過700套GPU巨集安裝至從能源產業的Schlumberger公司 與Chevron公司 ,到金融業的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等FORTUNE 500大的公司中。加上即將上市的Microsoft Windows 7與Apple Snow Leopard加持,GPU運算勢必成為主流。GPU在這些全新作業系統中扮演的不只是繪圖處理器的角色,亦是可於所有應用程式中執行工作的通用平行處理器。OPEN CL 部份 :OpenCL™(Open Computing Language)為在CUDA架構上運作,以進行異質運算的低階API標準。使用OpenCL,開發人員可利用類似C語言的程式語言在GPU的運算核心上撰寫程式,充分發揮NVIDIA GPU所具有的龐大平行運算能力,進而打造出無與倫比的運算應用程式。自從開始投入,並在2009年6月針對Windows和Linux推出全球首個實際運用於GPU的OpenCL標準軟體,NVIDIA始終主導著產業工作小組定義OpenCL標準的任務NVIDIA熱衷於支援所有能讓開發人員發揮GPU平行處理能力的程式語言和應用程式介面語言。NVIDIA長期擁護及支援各種標準,這是因為更廣泛的程式語言選擇,將能讓更多數量及種類的應用可以利用GPU上的平行運算。藉由C/C++和Fortran程式語言的支援,以及API語言,例如OpenCL和目前已可使用的DirectCompute,GPU運算已成為現今的主流。針對GPU提供如此廣泛的開放和標準程式語言解決方案,NVIDIA為全球唯一的處理器業者。NVIDIA針對 OPenCL 提供領先業界的支援:2010十一月 – NVIDIA發表更新的Visual Profiler和針對OpenCL應用程式的cuda-memcheck支援。七月 – Khronos Group 認證NVIDIA的OpenCL 1.1為業界首個符合標準的軟體。六月 – NVIDIA發表更新的Visual Profiler和針對OpenCL開發人員的全新軟體開發套件程式範例。六月 – NVIDIA針對數千名開發人員發表符合標準的開發工具R256 OpenCL 1.1三月 – NVIDIA發表Visual Profiler 3.0,針對在Fermi架構GPU上運作的OpenCL和CUDA C/C++應用程式提供整合支援。三月 – NVIDIA發表具有Khronos認證ICD的R195驅動程式,能讓應用程式同時在NVIDIA和其他供應商的處理器上使用OpenCL。一月 - NVIDIA發佈R195驅動程式更新版本,針對Direct3D9/10/11緩衝分享(buffer sharing)和迴路展開(loop unrolling)提供開發人員所需的OpenCL衍生指令集。一月 – Khronos Group批准NVIDIA提供的ICD規格,讓應用可同步使用多個OpenCL實作。2009十一月 – NVIDIA發佈R195驅動程式,支援OpenCL v1.0規格的特性選項,例如雙精密度數學運作及OpenGL緩衝分享。十月 – NVIDIA主辦GPU技術大會,為更多的500餘名開發人員提供OpenCL訓練。九月 – 透過網路研討會,NVIDIA完成1千餘名開發人員的OpenCL訓練。九月 – NVIDIA開始在所有Windows和Linux的終端使用者(公共)驅動程式套件中,提供符合OpenCL 1.0的支援。九月 – NVIDIA開始在所有Windows和Linux的終端使用者(公共)驅動程式套件中,提供符合OpenCL 1.0的支援。七月 – NVIDIA針對開發人員舉辦首次「GPU運算和OpenCL介紹」和「OpenCL程式設計最佳實作進階」網路研討會。七月 – NVIDIA發佈 NVIDIA OpenCL 最佳實作指南,提供最佳化技術和指導,讓OpenCL可以達到快速、精確的成果。七月 – NVIDIA將可安裝客戶端驅動程式(Installable Client Driver)的來源碼和規格提供予Khronos OpenCL工作小組,希望讓應用能同步使用GPU上的多個OpenCL實作。六月 – NVIDIA發表業界首個符合OpenCL標準的驅動程式和開發人員軟體開發套件。四月- NVIDIA發佈業界首個針對Windows和Linux的OpenCL 1.0驅動程式,伴隨此一發佈,NVIDIA提供多達一百多頁的NVIDIA OpenCL程式設計指南;告訴開發人員如何將現有程式碼由CUDA C移植至OpenCL的OpenCL JunpStart指南,並舉行開發人員論壇。2008十二月 –於SIGGRAPH Asia舉行期間,NVIDIA進行全球首個OpenCL GPU展示,此展示運作於NVIDIA筆記型電腦GPU上。六月 – Apple將OpenCL協定提交予Khronos Group;主持此OpenCL工作小組的NVIDIA志願者出線。2007十二月 – NVIDIA Tesla產品奪得「PC Magazine傑出技術大獎」六月 – NVIDIA首度發表Tesla C870,此為史上第一個針對高效能運算而設計的GPU。五月 – NVIDIA發表首個能在筆記型電腦和工作上運作OpenCL的CUDA架構GPU。2006十一月 – NVIDIA發表首個能運作OpenCL的CUDA架構GPU。如果單單指考慮 3DMark06 等的遊戲分數體驗效果, 或許 nVidia Geforce 410M 針對和 Intel GMA HD3000 差距並不是很大 (就差一個 Geforce 410M 可以 Support DirectX 11, 而 Intel GMA HD3000 只能到 DirectX 10.1); 但若考慮到 nVidia Cuda 架構所帶來的繪圖效能上的 Support , 這就是 Intel GMA HD3000 沒辦法支援到的部份了.這裡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