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前輩:
我買了一台揚迪356s1(GVC製造,揚迪代理)的筆電,因為之前用的是桌機,其中一顆60G的硬碟、一台DVD,一台燒錄器。因為桌機的配備還可以用,所以試著想買個外接盒來裝燒錄器與硬碟。我的電腦有三個USB1.1和一個IEEE 1394的插孔。我想請教一下大家:
問題:
(1)外接盒該買IEEE1394的介面還是用USB2.0的介面(如後者,我得加買pcimca的usb 2.0來擴充後,才能外接)?
(2)我知道,IEEE 1394的傳輸速度為400MB,而USB2.0是480MB,看起來應該是USB2.0比較好,但在網路上得知,這些數據都是理論值,實際上跑起來應該沒有那麼快,所以請教一下,那一個傳輸介面比較快?比較穩定?
另外在請教一個問題,有關內接式燒錄器:
在我去訪價一個外接盒,一個至少要價1500~2500元。而一個內接的燒錄器約3000元,但體積小可攜。也許我直接買一個內接式燒錄器還比外接式的還值得。
因此我看了一下我自已的筆電的設計,其中,左手邊是DVD-Rom,無法抽換;但右手邊的軟碟機是可以被抽換的,而且大小與規格與內接式燒錄器很像(如TEAC的24xCD-R/RW),我靈機一動,也許我可以在原本的軟碟機的位置上,換上像是TEAC的24xCD-R/RW內接式燒錄器。我今天有打電話過去揚迪的客服(響了很久才有人接),接電話的男客服工程師,因為他手上沒有機器,他只看了規格表,就說應該不能這樣接,他連我的軟体機是可以被抽換的設計,也不是很清楚,認為這只在另一台sanyo的筆電才有這樣的設計。只看規格表怎麼知道實際上能不能換TEAC的24xCD-RW?我請他找工程師測試一下,再給回覆。他的雖然很盡力地在做好他客服工作,抱持者和悦語氣,但我已經覺得他已經有點不耐煩了。在今天五點他們下班以前,還是沒有打電話過來回覆測試的情形,我猜他可能覺得太煩了,隨便打發。
問題是:這種筆電中,可抽換式的軟碟機與光碟機、燒錄機的的規格設計是不是都是通用的規格?是否有詳細的說明資料可供參考呢?
希望各位大大,不吝指教。
但是你的筆電上並無USB2.0的接頭, 所以要多花錢才行, 這錢花不花自己去衡量囉..
就以傳輸速度來說..400MB與480MB 對於24X的CDRW並無差異的..因為24X CDRW的
燒錄速度為 24X 1500KB=36000KB = 36MByte, 400MB / 8 BIT =50MByte,
所以 兩者傳輸速度皆高於燒錄速度.
二. 一個5.25"外接盒約1500~2500, 一個內接式燒錄器約1000~1500,
一個USB2.0 外接式燒錄器約2700~3500...
大小有差異, 組合彈性不同..外接盒以後可以變DVD燒錄器啊...

三. 基本上筆電上的各個功能模組皆不相同..所以要改機的機會是非常小的..除非你是該公司的RD, 知道CDROM是用那一型號, 又資料排線及電源腳位排法相同, 且外型又剛好可以
插入原位置..這就同一品牌不同型號筆電來說都非常不可能了, 更別說是不同品牌的東西, 除非是同一個東西賣不同品牌用不同型號, 那又另當別論了....

天漸黑 心不想睡 點點星光 靜靜躺在黑夜 你曾說 在你心中 我是你唯一的夢 夢開始飛翔 在每一個晚上 心也會靜靜停在想你的地方 夢開始飛翔 飛翔在你如夢的晚上
mosaico wrote:
一. 目前IEEE 1394並非是每台電腦的標配, 以USB 2.0 看似比較普級,
但是你的筆電上並無USB2.0的接頭, 所以要多花錢才行, 這錢花不花自己去衡量囉..
就以傳輸速度來說..400MB與480MB 對於24X的CDRW並無差異的..因為24X CDRW的
燒錄速度為 24X 1500KB=36000KB = 36MByte, 400MB / 8 BIT =50MByte,
所以 兩者傳輸速度皆高於燒錄速度.
二. 一個5.25"外接盒約1500~2500, 一個內接式燒錄器約1000~1500,
一個USB2.0 外接式燒錄器約2700~3500...
大小有差異, 組合彈性不同..外接盒以後可以變DVD燒錄器啊...
三. 基本上筆電上的各個功能模組皆不相同..所以要改機的機會是非常小的..除非你是該公司的RD, 知道CDROM是用那一型號, 又資料排線及電源腳位排法相同, 且外型又剛好可以
插入原位置..這就同一品牌不同型號筆電來說都非常不可能了, 更別說是不同品牌的東西, 除非是同一個東西賣不同品牌用不同型號, 那又另當別論了....
謝謝大大的回應。
再請教一下!!
1、如果就第三點所說,在ebay賣的這三項物品:
LITE-ON 內接式NB用 combo燒錄光碟機
最便宜TEAC DW-224E DVD+CD-RW COMBO機心
CD-R/RW_Matsushita_24X全新筆電機心
如何知道是適合自已筆電的機型呢?這個不是通用的內接式燒錄器嗎?
2、就第一點而言:如果在不擴充的情況下,只使用usb1.1的接頭來接燒錄器,他的傳輸速度是怎麼算的呢?我試著算了一下120MB/8bit=15MByte,大約只適合10x的燒錄速度而已囉??(這樣算對嗎?)
主要是覺得穩定性比較好, 大量傳送資料時不容易出錯.
而 USB 2.0 是在普遍性和較多電腦上可以當開機碟.(降速相容 USB 1.1 也算).
所以我手邊只有一台 CD-RW 是 1394/USB 2.0 兩用的
(偶爾要拿到其他電腦裝 USB 燒錄, 在我家是用 1394 燒錄),
像硬碟就一定裝 1394 外接盒.
至於 USB 1.1 的速度: 12Mbps = 1.5MBytes/s
光碟的一倍速 = 150KBytes/s
但是實際上跑 4~6 倍速比較穩定(不會啟動燒不死功能)
slime wrote:
如果光以 1394 外接盒和 USB 2.0 外接盒比較, 我比較喜歡 1394 ,
主要是覺得穩定性比較好, 大量傳送資料時不容易出錯.
而 USB 2.0 是在普遍性和較多電腦上可以當開機碟.(降速相容 USB 1.1 也算).
所以我手邊只有一台 CD-RW 是 1394/USB 2.0 兩用的
(偶爾要拿到其他電腦裝 USB 燒錄, 在我家是用 1394 燒錄),
像硬碟就一定裝 1394 外接盒.
至於 USB 1.1 的速度: 12Mbps = 1.5MBytes/s
光碟的一倍速 = 150KBytes/s
但是實際上跑 4~6 倍速比較穩定(不會啟動燒不死功能)
1394 加一票!
我曾用過DVD燒錄機來測試(BENQ 800A, NU 082),1394燒8X很穩沒問題(外接盒是最普遍的OXFORD 911),而USB2.0(Cypress)就不行了,只能6倍燒錄而已,目前我還沒找到比較好的晶片

至於USB1.1的部分,我試過不下5台外接式的燒錄機, 不啟動燒不死功能的話,只能4X燒而已...

內文搜尋

X